孙燕姿求推荐的背后,是新能源车市怎样的黑暗现实?

汽湃观察 | 孙燕姿求推荐的背后,是新能源车市怎样的黑暗现实?

当一个明星公开发微博,求推荐新能源汽车时,你会想到什么?

汽湃观察 | 孙燕姿求推荐的背后,是新能源车市怎样的黑暗现实?

11月10日,新加坡歌手孙燕姿在新浪微博上发起关于更换汽车的话题,并向网友征求意见:“现在的油电/纯电车有什么推荐?”

微博发出后,众多网友前来献策。吉利、东风日产、蔚来、威马等车企纷纷“蹭热点”,为自己的车型打广告站台。据不完全统计,在这条微博下评论的主机厂商官方微博号已超过30个,一场轰轰烈烈的新能源汽车宣传战由此开打……

如果谁要告诉我,这真的是孙燕姿本人因为不知道买啥车而发微博求助,我是万分之一万不会相信的。大多数娱乐明星社交媒体账号的背后,都有着公关团队的影子,发这样一条与“娱乐”八竿子打不着的信息,背后一定有其推手。

汽湃观察 | 孙燕姿求推荐的背后,是新能源车市怎样的黑暗现实?

孙燕姿本人所在的新加坡,是一个人多地少、并不鼓励个人购车的国家,就连特斯拉都没有在新加坡进行售卖。但“巧”的是,就在今年4月11日,吉利旗下的几何A,就选在了新加坡上市——吉利安聪慧当时就曾表示,几何A已经有海外订单,其中尤其聚集在东南亚和欧美。

更“巧”的是,吉利不仅回复了孙燕姿的微博,更是唯一一个参与了孙燕姿发起的微博话题“#是时候换车”的主机厂。如果几天后,传出孙燕姿代言吉利旗下新能源汽车的消息,大家肯定不会太过惊讶。

当然,以上都只是“巧合”。

汽湃观察 | 孙燕姿求推荐的背后,是新能源车市怎样的黑暗现实?

因为孙燕姿一条微博,引发了新能源车企的狂欢,但背后隐藏的究竟是什么?

一方面,大多数消费者或许真的不知道新能源汽车该买什么。是买油电还是纯电?买合资、自主还是特斯拉、蔚来这样的新生品牌?

毕竟,纯电的续航里程依旧是最大痛点。标称动辄超过500公里,实际驾驶中连空调和收音机都不敢开,电量焦虑依然让不少人望而却步;此外,屡屡发生的自燃,尽管有车企亡羊补牢的召回,但依然让消费者们有些望而却步。

汽湃观察 | 孙燕姿求推荐的背后,是新能源车市怎样的黑暗现实?

而油电混动能不能“上绿牌”,同样让无数人焦虑和纠结。“我排着队,拿着‘新能源’的号码牌”——这也难怪,网友借用孙燕姿歌词的这一句调侃,在新闻评论中获得了最高赞。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多年,如今已经突破了两百万辆的产销规模,关于新能源汽车究竟能不能买的疑问依然存在。

汽湃观察 | 孙燕姿求推荐的背后,是新能源车市怎样的黑暗现实?

事实上,不仅消费者困惑,连主机厂也对未来有着迷惑——混动、纯电、乃至方兴未艾的氢燃料电池,究竟哪一条才是未来之路?就连此前在混动和氢燃料电池领域遥遥领先的丰田,也在孙燕姿发问几天前宣布了和比亚迪合作造纯电车的消息,试问:丰田之外,又有谁敢说对未来心中有数?

就在孙燕姿发问第二天,当车企们仍在纷纷借势营销时,中汽协发布的数据给了新能源车市一击重击——相较于传统“金九银十”中整体车市销量降幅有所收窄,10月的新能源汽车销量降幅却依然在加剧。10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万辆和7.5万辆,分别同比下降35.4%和45.6%。

同比下滑45.6%,这是一个近乎腰斩的数据!

汽湃观察 | 孙燕姿求推荐的背后,是新能源车市怎样的黑暗现实?

在今年6月我国新能源补贴政策退坡之后,新能源汽车市场已连续4个月出现同比下滑。作为一个外国人,孙燕姿或许对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一无所知——这是一个发展与政策紧密相关的特殊市场;业内更有传言,新能源补贴将在即将到来的2020年进一步萎缩,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势必还将再遭寒流。

汽湃观察 | 孙燕姿求推荐的背后,是新能源车市怎样的黑暗现实?

屋漏偏逢连夜雨,11月12日,又从工信部传出消息:根据相关要求,对《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实施动态管理。经统计,第二十一批《目录》于2018年11月发布后,共有141款车型在12个月内无产量或进口量,拟从《目录》撤销——“12个月内无产量”,这些“工业垃圾”究竟有何存在意义?

在孙燕姿发问的同时,中国的新能源车企们如果能够静下心思考一个问题,对于这个行业来说就是善莫大焉——当下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中,有多少来自终端消费者的真正需求,有多少用于各种“XX出行”、更像是资本运作的产物,又有多少,甚至只是单纯为了补贴而制造出来的工业垃圾。

汽湃观察 | 孙燕姿求推荐的背后,是新能源车市怎样的黑暗现实?

当然,我们也要承认,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从早年间集中于“油改电”的

粗糙之作,和“老头乐”式的微型车。如今中国的新能源车企已经纷纷投入正向研发,无论续航里程,还是车内空间、驾乘品质,都有了相当大的进步,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但另一方面,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不得不认清一个事实,依靠政策“托市”,终究不能长远,如何在补贴彻底退坡之后,依然能够凭借自身实力与燃油车型一较高下,是新能源汽车面对未来必须解决的痛点问题。

毫无疑问,只有真正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消除续航、安全等隐忧的新能源汽车,才能最终为“孙燕姿疑问”给出最优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