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之后,涅槃重生

当今社会,大部分人在某个时期都或多或少会有点抑郁的表现,大家也会在聚会聊天中因为某句话或某个举动而相互自嘲“你抑郁了吧”,这是见怪不怪的事情,就好发烧感冒一样,人人都会得之,而其中发病率最高的要数女性,因为十月怀胎,不能吃自己想吃的,也不能玩自己想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坐着或者躺着,这个时候就难免会多想,比较敏感,可能因为一句话就会发脾气生闷气,可能因为饭菜咸了或者淡了就闹情绪,可能因为婆婆不经意的一句话就委屈流泪,小事就成了大事,大事就成了心病,心病的时间长了就成了抑郁,就好比钻进了死胡同,看不到方向和光明,迷失了自我一样,忘记了回头。

什么是抑郁?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它的范围很广,发病时间不稳定,也许你这个月抑郁了,下个月自己又想开了,就像感冒一样,你不吃药它也会自愈。比如突然分手了觉得自己很委屈,想想自己又没做错什么,天天给他洗臭袜子,给他做好吃的,陪他熬夜玩游戏,啥事都顺着他的脾气来,为什么就不要自己了呢?是自己做的不够好吗?越想越气,越气越哭,越哭越痛,情绪颓废,不吃不喝不出门,糟践自己,如果自己走不出这种困境,抑郁就在所难免。想开了,走出来了,就会觉得柳暗花明又一村,好男人不止他一个。

抑郁之后,涅槃重生

老年人也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他们大部分的诱因是孤独,一种老无所用的孤独。空巢老人基本都会有点抑郁,特别是想念孩子的时候,特别是过年孩子不回家的时候,那是一种被人遗弃的孤独,由心而生,让人痛的无法呼吸,这些老人可能每天都坐在院门外看着斑驳的墙壁和地上的蚂蚁,每天都会撕一张日历,算着日子苦苦等待,等待家人的归来,哪怕热闹两天也不枉这一年的张望,可有时候等来等去也是一场空。无人交流,无人诉说,无人倾听,老人慢慢的会长时间的呆滞,不爱说话,神色木然,抑郁就不请自来了,虽然他们可能都不知道什么是抑郁。

每个人都需要存在感,老年人也需要,如果把孙子留给老人照看或许可以让他们觉得自己还是有点用处的,在农村,如果家里的孙子不让自己带,那么村里人就会说闲话“儿媳妇肯定是嫌弃她婆婆不会说普通话,不讲卫生,不认识字。”老人如果想的开的话就皆大欢喜,比较父母带孩子要比老人带要好一点,敢说敢打,而爷爷奶奶能给予的只有宠爱;如果老人想不开的话,就会觉得儿子儿媳看不起自己,越想越狭隘,最后自己把自己想崩溃了,无端的找存在感,谎称自己生病,让千里之外的儿子不得不立马赶回家,结果可想而知,大吵大闹,不欢而散。老人如果以此为乐,那么这个家庭可能就要分崩离析,亲人都会被拖累的相互仇恨,这也是抑郁。

抑郁之后,涅槃重生

职场人也是抑郁高发人群,大量同事关系的处理,陌生的请柬纷至沓来,去还是不去是个问题,去了自己心里不甘,只不过是同事而已,一周也说不上几句话,走在大街上可能都不敢确定那个人是不是自己的同事;不去吧,面子上过不去,毕竟在同一屋檐下讨饭吃。有时候一个月的工资可能全都莫名其妙的送出去了,就像打水漂一样,连个泡泡都没有。同事之间的尔虞我诈,为了业绩相互诋毁和争抢,三人一组,五人一帮,谁也不服谁,都想把对方踩在脚下嘲笑一番。

同事之间的情谊无非就是一场真心话大冒险,就看你敢不敢说,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小报告也许就在你说真心话的时候别人就已经在心里打好底稿了。老板给的压力,同事之间的猜疑,充斥着自己的生活,如果找不到发泄的出口,那么抑郁必将如期而至,让你变得孤立无援,怨天尤人。

抑郁之后,涅槃重生

在我们长大和成长的路上都会遇到压力,如果无法排解,久而久之就会淤积成病。小孩子也会有抑郁表现,比如堆积如山的作业和父母的怒吼,让无辜的孩子成了固定的靶子,你羞辱一句,我踹一脚,超出了孩子的承受能力,自杀和离家出走就成了孩子抑郁的表现。

为什么说抑郁是阶段性的,是可以治愈的?这就好比步入中年之后,总是扭头就忘了自己要做什么,于是就绞尽脑汁的想,想不出来就茶不思饭不进,想不出来谁也不打扰我,想不出来的时候就无法无天,任何人不得靠近。如果想起来就皆大欢喜,判若两人。

抑郁之后,涅槃重生

于孕妇来说,耐心的守护、陪伴和谅解是防止抑郁的良好方式,陪爱人一起看看电影,说说笑话,回顾下从前的照片,让她有事可做,有事可想。于老人老说,陪伴和交流是最好的良药,每天晒着太阳和孩子讲讲过往,心情舒畅通透,抑郁这团乌云也会随风飘散。于职场人来说,和三五好友偶尔相聚,喝酒聊天,把所以的不快和烦恼都装进酒里,然后一饮而尽。

抑郁往往是别人先发现,而自己是后知后觉的,就算有也会否认,自己会觉得自己方方面面都很正常,比如整宿整宿的睡不着觉;拿着手机翻几个小时,却不知道看的啥;拿着电视遥控器选来选去,却不知道自己想看啥,愤怒的丢到一边,然后又再次拿起来,再次选来选去。其实我们都会被抑郁俘虏,庆幸的是有些人可以自我救赎,有些人需要别人的救赎。抑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沉迷于此,不想回归自我,同样,抑郁也是一次重生的机会,看清自己,才会发现截然不同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