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打母亲霸气回怼决斗:面对校园欺凌,要教孩子学会这三招

近日,“女孩被男同学往眼里强塞纸片”上了热搜。

河南禹州一女童的眼睛里时不时冒出一些小纸片,家人带她多次前往医院,取出了几十片大小不一的纸片。

而这些纸片,竟然是三个男同学强行塞进去的!

一个月来,看着女儿忍着疼痛,让医生从自己的眼镜里取出异物,她的母亲既心疼又愤怒。连网友也忍不住用“骇人听闻”来形容。

有什么仇怨,让三个男孩这样欺凌这个女孩?往别人的眼睛里塞纸片,这种可怕的行为如果说是“闹着玩”的,打死我也不信。

孩子被打母亲霸气回怼决斗:面对校园欺凌,要教孩子学会这三招

前段时间,刷屏电影《少年的你》,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校园霸凌。

我们总以为,小孩子都是天真烂漫的,可那些残忍的行为告诉我们,有些孩子的“恶”超乎了我们的想象。

不管是肢体上的碰撞,还是语言和情感上的谩骂排斥,校园暴力都实实在在地影响着孩子。所以,我们必须要教孩子保护好自己。

而面临校园欺凌,一定要让孩子学会这三招:

01. 不要害怕,勇敢地说“不”

害怕拒绝的人,往往会让对方得寸进尺。

有人说,几岁的孩子能有什么暴力,无非就是你推我、我推你,闹不了多大。可如果今天你的孩子对别人的推搡不置可否,那明天就有可能被更多的孩子欺凌。

每个人都有“从众心理”,孩子也不例外。

几个孩子欺负一个孩子,时间长了,所有的孩子都会选择欺负他,而不是帮他。因为帮被欺负的那个人,意味着自己也会被孤立和欺凌。《少年的你》中,就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孩子被打母亲霸气回怼决斗:面对校园欺凌,要教孩子学会这三招

所以,当孩子第一次被人欺负的时候,一定要教会他坚定地说“不”!

可以先让孩子面对镜子大声练习说:“不”:“不要打扰我”、“走开”等等。教孩子一定要用坚定的眼神,面对欺负他的人。

有的时候,可能只是无意间的碰撞,有的时候可能是别人试探性的打扰,但是一个果断的“不”,很有可能让对方“知难而退”。

如果一再地试探和侵犯,孩子都没有发声,那欺凌者就会更肆无忌惮了。

02. 勇敢还击,让别人知道你不好惹

虽然我们不提倡以暴制暴,但是如果有必要,我会教孩子勇敢还击。

看过一个小视频,孩子在学校挨揍了,妈妈知道后非常气愤,冲着他怒吼道:“你下午就去揍回来!我要看到他的牙齿,带着他的一颗牙齿回来!”“你如果还是被揍,我就揍你!”

孩子被打母亲霸气回怼决斗:面对校园欺凌,要教孩子学会这三招

当然了,这位妈妈也知道自己是在气头上,所以当孩子要下车的那一刻,她缓了缓说:“等等,我刚刚是骗人的。”

可是,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这位妈妈拿起了电话,拨给了打人者的妈妈:“你儿子打了我儿子,出来!决斗!”

孩子被打母亲霸气回怼决斗:面对校园欺凌,要教孩子学会这三招

孩子在学校被揍,到底该不该打回去,一直是家长们争论的焦点。

可是,如果孩子在学校被揍了,却一直不敢回手,不仅会助长欺凌者的嚣张气焰,还容易会变得懦弱自卑。

所以,当语言警告不管用的时候,还是要勇敢还击,让对方知道你并不好惹,以后也才会有所收敛。

03. 自己解决不了的,一定要求助老师和家长

有人很难理解,为什么绝大多数孩子在校园里遭受了霸凌之后,都选择隐瞒,而不是向老师和家长求助。

孩子不愿意求助,大致有两个原因:

  • 受到了威胁:“你要是告诉家长,我就打得你好看”、“你如果告诉老师,我以后更欺负你”。不要小瞧这些语言威胁,对于小孩子来说,这些话就足以让他们心生恐惧,不敢求助了;
  • 孩子之前试图求助过,但是被忽略了。有时候孩子吞吞吐吐,说不想去上学,如果父母不深入沟通,是发现不了校园霸凌的。有的父母,每天忙于工作,根本就没时间听孩子说话,一来二去的,孩子有什么委屈就只能往肚子里咽了。

没有安全感的孩子,到哪都会没有安全感,所以对于施暴者的威胁,他们选择了隐忍。

孩子被打母亲霸气回怼决斗:面对校园欺凌,要教孩子学会这三招

有位网友就曾说,自己初中三年都是熬过来的,那段时间不管自己做什么、说什么,多会遭到同学无情的嘲笑,还会有拳打脚踢。直到上了高中,她才摆脱了那个梦魇,慢慢走了出来。

事实上,校园暴力对孩子身体和心灵上的伤害,是无法用时间抹平的。哪怕是若干年后,那些遭受过校园暴力的人,依旧很难放下。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首先要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然后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状态。一旦发现有不对劲的地方,一定要细致耐心地沟通。

要告诉他们,如果不幸遭受了校园暴力,那绝对不是什么丢人的事,也不是他的错。父母,是他坚强的后盾。

不要让孩子独自承受孤单、害怕,不要让他们在承受身体的伤害时,还要承受心灵上的煎熬。

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愿每一个孩子都能被温柔以待

菈妈:自由撰稿人,喜欢阅读经典育儿和心理学书籍,专注科学育儿和亲子情感的二宝妈。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欢迎关注我,一起探讨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