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年級考滿分是成績假象?我並不認同這種觀點

今天看了一篇文章,說是讓家長不要被一二年級的成績所欺騙,認為一二年級考滿分是一種成績假象,我並不認同這種說法。

誠然到了三年級開始,學生的成績並不會像一二年級那麼高,也不會那麼穩定。但是如果就此否定一二年級考滿分是種成績假象,卻是一種很不負責任的說法。

一二年級考滿分是成績假象?我並不認同這種觀點

一、一二年級的知識簡單,需要學生更加細心才能考滿分。

一二年級的知識確實是比較簡單,但是這種簡單的知識更需要學會細心去做每一道題,細心去讀每一個題目的要求。如果一個孩子一二年級能考滿分,恰恰說明這個學生已經養成了很好的習慣。這種習慣對他以後的學習非常重要。

習慣對孩子來說很重要!到了三年級之後,隨著知識難度的增大,學習習慣帶來的成績差別就會體現出來。

如果一個孩子在一二年級能考滿分,我想這並不是一種成績假象,這是真實成績體現出來的孩子的優秀品質。

二、正確對待三年級之後孩子成績分化的現象

也許有人會說,有的同學一二年級能考滿分,到了三年級之後,卻只考七八十分,這難道不是成績假象嗎?

我們要正確去看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這種情況也許會有,但不代表每個孩子都一樣。我想一二年級能考滿分的同學大部分到了三年級之後還是很優秀的。

如果真的產生了這種現象,家長就要幫助孩子去查找原因。到底是知識的原因還是習慣上的原因。是知識沒真正弄明白還是自己的粗心造成的,亦或是計算能力不行導致的,但不能由此來否定一二年級孩子的努力。

三、不要以大人的標準去看孩子的知識。

可能有人會說,一二年級知識那麼簡單,稍微一考就能得滿分啊。這是在大人的角度去看一二年級的知識,但是對於六七歲的孩子來說,這些知識也許並不簡單。

所以我們不能去否定任何一個孩子的成績,不能否定他們為此付出的努力。相反我們應該誇獎那些能得滿分的學生,讓他們為自己從學習充滿自信,只有這樣才能在三年級這個分化的階段繼續得到一個好的成績。

一二年級考滿分是成績假象?我並不認同這種觀點

四、從低年級開始就要養成良好的習慣

行為形成習慣,習慣決定品質,品質決定命運。

小學階段是培養習慣的關鍵期,一二年級又是最佳期。從小養成良好習慣,優良素質便猶如天性一樣堅不可摧。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雲曉曾說過,成功教育從習慣養成開始。

習慣是一個人存放在神經系統的資本,一個人養成好的習慣,一輩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養成一種壞習慣,一輩子都償還不清它的債務。

我國偉大的教育家 葉聖陶先生則說:“教育是什麼?往簡單方面說,只是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習慣。” 教育的核心是培養人的健康人格,而培養健康人格應從培養良好行為習慣入手。我們在教育實踐中,就要以多種有效的方式來幫助小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從細節抓起,從現在做起,紮實有效地進行學生習慣養成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