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切除後有沒有必要做TACE?

o丶柒言


肝癌手術或肝移植術前後為增強治療效果,減少復發的預防性治療,可以進行TACE。

TACE是經導管動脈化療栓塞術的簡稱。

經導管動脈化療栓塞術,是經動脈或靜脈內導管將塞物有控制地注入到病變器官的供應血管內,使之發生閉塞,中斷血供,以其達到控制出血、治療腫瘤和血管性病變以及消除患病器官功能之目的。目前多用於肝癌的治療,包括:肝動脈化療栓塞(TACE),或肝動脈插管化療灌注(TAI)

對不能接受根治性治療如肝移植、腫瘤切除術或經皮射頻消融術的肝細胞肝癌(HCC)患者,經導管肝動脈化療栓塞術(TACE)或放療栓塞術(TARE)是治療的核心手段。

具體而言,在臨床中TACE主要適用於不能手術切除的中晚期HCC,無嚴重肝腎功能障礙,無嚴重凝血功能異常的情況,包括:巨塊型肝癌,腫瘤佔整個肝臟的比例<70%;多髮結節型肝癌;門靜脈主幹未完全阻塞或雖完全阻塞但肝動脈與門靜脈間代償性側支循環形成;手術切除後復發;肝腫瘤破裂出血及肝動脈-門靜脈瘻造成門靜脈高壓甚至出血。

另外在如下情況也可以應用TACE:肝癌手術或肝移植術前後為增強治療效果,減少復發的預防性治療;小肝癌,但全身健康狀況不適合或者不願意手術者。

這點可以回答您的問題。

TACE應用療效

經導管動脈化療栓塞術全程在影像學設備DSA導引下進行,精準、創傷小、痛苦少,術後恢復快,並且費用相對低廉。

經導管動脈化療栓塞術經過40年的不斷創新和發展,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副作用輕微。常見的副反應包括栓塞後綜合徵(發熱、疼痛、噁心、嘔吐)、穿刺部位血管神經損傷以及術中使用藥物或造影劑可能引起的過敏反應和腎功能損傷,上述副反應一般通過對症處理可以完全緩解消失。

TACE是安全有效的,而且還可以改善患者的遠期生存。多項國際研究支持。一項189名HCC<7cm的患者的隨機對照試驗顯示,c-TACE + RFA比單一RFA獲得的總生存率及無複發率更高。一項薈萃分析比較了RFA 聯合TACE治療與單一RFA對HCC 患者的療效(含571名病人的7項試驗),結論是相比單一RFA,RFA 聯合TACE治療達到更高的總生存率和無複發率。經導管動脈化療栓塞術(TACE)為代表的介入治療由於具有微創,療效確切,易於實施等優點,已作為不能手術切除肝癌的首選治療方法得到廣泛應用。

TACE與外科手術、放射治療、灌注化療、消融術等治療方法聯合運用以及結合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對肝癌治療療效增強,為HCC患者找到了更加有效的治療方法。


作者介紹:姚望,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腫瘤介入科,本人擅長腫瘤與血管疾患的微創介入治療,特別是對原發性肝癌、轉移性肝癌、肺癌、膽管癌、胰腺癌、膀胱癌、盆腔腫瘤的介入診療(包括局部腫瘤的化療栓塞、氬氦刀冷凍、射頻、微波消融、粒子與支架植入、藥盒埋置、全身規範化療和分子靶向治療)等方面也積累了較豐富的診療經驗。我會陸續推出介入治療的醫學科普。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第一時間收看!有問題可以留言給我。

中山一院姚望醫生


適應症等

適應證: 適用於原發性或轉移性肝癌、肝癌術後復發(肝功能Child分級為A、B-級)、肝血管瘤、腎癌、盆腔腫瘤等的治療以及鼻咽癌、肺癌、消化道、盆腔腫瘤大出血時的栓塞止血等。

禁忌證: WBC<3×10^9/L;肝腎功能嚴重不全;嚴重的出血傾向;碘過敏;嚴重的高血壓;心臟病及糖尿病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肝癌時嚴重黃疸、門靜脈主幹完全栓塞、嚴重腹水等不適宜行肝動脈栓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