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可以逆轉和完全消退嗎?

楊淵濱


有朋友問:剛則查出長了頸動脈斑塊,還能逆轉和消除掉嗎?

這是一個很多人非常關心的問題,有人說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斑塊是不可逆轉的,但也聽到過有些人經過一段時間的干預治療,斑塊縮小甚至消失了,那麼斑塊究竟能不能逆轉和消失呢?

先來了解一下動脈斑塊是如何發生的?

所謂斑塊是一種形態學上的描述,實質上它是血管壁中脂質化物質形成的團塊,這些團塊的組成成分包括脂肪類物質比如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等,還有機體用於清除血管異物的吞噬細胞等等,由它們混雜在一起而形成,

在斑塊形成的早期,大量甘油三酯等脂肪通過低密度脂蛋白被運送進血管內皮細胞中,起過一定的限量時,機體就會調動吞噬細胞來吞噬過多的脂肪,以達到清除的目的。但隨著脂肪數量的增多,一來吞噬細胞的數量越來越不夠用,吞噬了大量脂肪的吞噬細胞因過量吞噬發生了死亡,就會像皮膚“化膿感染”一樣形成“粥”一樣的壞死物質,這樣的物質形成了便積存在了血管壁中而無法得到清除,越積越多就形成了斑塊。

由此可見,在血管內皮中積存的脂肪較多、吞噬細胞尚能發揮吞噬作用而未發生壞死、還沒有大量形成“粥”狀物質的這個階段,如果能採取大量減少脂肪進入血管內皮,同時增強並促進吞噬細胞吞噬功能,將血管內皮中的脂肪慢慢清除掉,就可以阻止斑塊的進一步形成並清除掉脂肪堆積形成的團塊。而一旦錯過了這樣的機會,有了“粥”狀物質的形成,特別是這些“粥”狀物發生鈣化、纖維化成為了血管壁的一部分時,便不可能再被清除,成為了不可逆轉的病變。

因此,能夠得以逆轉並清除的斑塊是指早期形成的斑塊,這一階段在控制血壓、血糖、戒除菸酒等避免血管內皮受損的基礎上,嚴格控制血脂特別是降低運送脂肪進入血管內皮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將有機會逆轉與清除掉早期斑塊(早期軟斑)。

國內外研究證實:將低密度脂蛋白至少控制在2.1mmol/L以下才可能有這樣的結果,特別是能降低至1.8mmol/L以下獲得的機會會更大;低密度脂蛋白得到這樣的控制,即便是對已經形成的不可逆斑塊,也可以起到縮小與穩定的作用。

如果你是動脈粥樣硬化及斑塊發生的高危險人群,比如糖尿病、高血壓、高尿酸、高血脂、吸菸酗酒、長期熬夜的人,你的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了多少呢?特別是發現有早期動脈斑塊的人,積極控制低密度脂蛋白,改變不良生活方式,逆轉與消除斑塊還是有可能的,千萬不要錯過這樣的時機。


女王朱瓊


動脈粥樣硬化是一種全身性炎症性病理過程,不同部位出現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可以導致不同疾病。比如說出現在心臟的冠狀動脈就是冠心病,出現在頸動脈的斑塊就是頸動脈斑塊病變,出現在大腦就是腦梗塞。動脈粥樣硬化一旦惡化變得不穩定,這時候就可能導致急性心肌梗死或者腦梗塞,導致患者致死致殘。

其實,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過程中,第一位需要重視的是血脂,這已經被更多醫生和患者意識到,這也是為什麼讓低密度脂蛋白達標的原因。而高血壓就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的另外一個關鍵影響因素,血壓增高可以導致明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發展。血糖升高更是一個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因素,這也是為什麼說糖尿病和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是等危證的原因。

在醫學界,ASTEROID試驗第一次證明了,通過強化降脂可以達到讓粥樣斑塊消失的作用。一般說來,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需要達到1.8mmol/l以下,近年來歐美醫學界甚至提出進一步降低至1.4mmol/l以下。這樣做的主要目的就是控制住動脈粥樣硬化性斑塊,甚至讓斑塊逆轉。

而CAMELOT研究顯示通過對於患者血壓的嚴格管理,患者能夠接受情況下儘量達到130/80mmHg以下,結果研究顯示動脈粥樣硬化性斑塊有消退趨勢。研究顯示,這種斑塊消退的變化,主要原因是來自於血壓的嚴格控制,而不是使用了某種降壓藥。

總而言之,越來越多的醫學研究顯示動脈粥樣硬化性斑塊通過對於血脂、血壓等危險因素的嚴格控制,是可以消退甚至逆轉的。那種“斑塊一旦形成就無法逆轉”的觀點,逐漸在被現代各國的醫學界改變。不過提醒大家,這並不代表每一個人的動脈粥樣斑塊都可以被逆轉,逆轉斑塊無論怎麼說都是小概率事件。但是,我們是可以通過生活方式的改變、控制高危因素和必要的藥物治療,達到延緩和遏制動脈粥樣斑塊的進展的目標的。


張之瀛大夫


我是小影大夫。上了60歲的朋友去體檢,或多或少會有一些動脈斑塊,有些會有心梗和腦梗的症狀,那麼動脈粥樣斑塊能完全逆轉和消退嗎?目前來說,可以通過藥物和改善生活方式的方法來穩定斑塊,有些還可以使得斑塊有所縮小,但是要完全使得斑塊消失,那就很難了。

動脈硬化斑塊形成是目前影響中老人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而斑塊的形成和遺傳、高血壓、糖尿病、生活方式等有很大的關係。上了年紀的人去體檢,都會發現這些動脈硬化的痕跡。如果有動脈硬化,還需要一下血脂。高血脂、高血壓和糖尿病都會加重動脈粥樣硬化,一定要控制好,否則動脈斑塊會繼續進展。


我們是要通過用藥控制血壓血脂,戒菸戒酒,良好的睡眠,少應酬,低脂飲食,目的是要來穩定斑塊,讓斑塊儘量縮小,或者使得容易脫落的斑塊穩定住,稱為不容易脫落的硬斑塊,有些朋友通過上述的方式來複查時斑塊已經開始有所縮小了。

但是即便是每天堅持用藥,有良好的生活方式,也很難讓斑塊完全消失不見,特別是硬的鈣化斑塊,幾乎很難消失。如果斑塊能保持穩定,不脫落,不繼續進展,也已經很不錯了。

去年,一個朋友出現了胸悶就診,做了冠狀動脈CTA發現有兩支血管出現了斑塊,管腔堵塞了70%左右。隨後在醫生的指導下,控制血壓血脂,也少出去應酬了,也真的把菸酒都戒了。這一年來,沒有發生過胸悶的症狀了,今年來複查,發現斑塊有所縮小了,管腔也比去年更通暢了。雖然說,不能使斑塊完全消失,但是能這樣保持下去,也是很不錯了。


小影大夫


老李是1年前心梗的,當初心梗的時候有非罪犯血管也有狹窄,因為急診造影只處理罪犯血管,就留著那條90%的狹窄擇期處理。

手術後長期口服藥物,定期複查,症狀好轉沒有再次發作心絞痛症狀。

一年後老李再次複查造影入院,處理那條殘餘狹窄,看看之前的支架血管是否完好。

造影結果讓我們都為之欣喜,支架不僅沒有再狹窄,另外殘留狹窄由原來的90%變成70%,不需要植入支架了。

這幾年老李戒了菸酒,認真服藥定期複查,還是很有效果的。

舉這個例子不是告訴大家斑塊就一定能逆轉,因為這個是個案,一般甚至更多的病人,斑塊在服藥的情況下還有進展的趨勢,尤其是合併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的病人。

首先動脈斑塊是如何形成的?

由於高血糖、高血脂、吸菸、環境等因素所致的血管內皮損傷,脂質沉積斑塊形成。血管逐步狹窄,斑塊不穩定破裂血栓形成,故形成梗死,心臟、顱腦、腸繫膜動脈、外周動脈都是一樣。



在動脈粥樣硬化的治療,基石是抗血小板及他汀穩定斑塊。抗血小板主要是斑塊破裂預防血小板聚集,而他汀則是抗血管內皮炎症、穩定斑塊等作用,可以使斑塊縮小,但是是不可能沒有的,只能能有很大程度的減慢斑塊進展。

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他汀治療。但是不能濫用藥物,任何藥物都有他的副作用,比如:他汀有肝損害、肌溶解等作用,它不能當作沒病去預防病的藥物,而是當斑塊進展到一定程度(通常狹窄50%)則需要口服他汀,而他汀口服需要檢測肝功能及肌酶。



不要神化藥物,也不要神化食物。斑塊是否進展,在於因素很多,環境、相關疾病等等,而不是單純在於一個藥物,所以有病需要服藥並且嚴格把握正確的生活飲食習慣,無病的需要有好的生活飲食習慣、積極的生活態度去面對每一天。


心血管王醫生


很多朋友都知道,動脈粥樣硬化,動脈血管斑塊等問題,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風險因素,還有很多朋友希望能夠了解,發現了動脈硬化斑塊問題,還能夠逆轉和消除斑塊嗎?而實際的情況可能會另很多朋友不開心,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問題,往往是很難逆轉的,完全消退更是難上加難,但通過合理的控制和干預,動脈硬化的斑塊有可能會有所減小,至少也能夠保持穩定,從而減少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到底應該如何做?今天就來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其實動脈粥樣硬化和斑塊問題很多時候是同一個問題,之所以出現粥樣硬化,正是因為血液中的脂質在血管內壁下方形成沉積,最終被氧化代謝融合後,形成黃色粥樣的脂質核心,最終覆蓋上方平滑肌細胞增生,纖維蛋白等物質覆蓋的纖維帽,形成的“斑塊”問題,才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問題的出現,動脈血管的粥樣硬化斑塊並不是一天形成的,也不是形成後就不再變化的,如果不積極的予以控制,動脈硬化斑塊會逐漸增長,造成動脈血管的進一步狹窄,如果冠狀動脈狹窄超過50%以上,就會影響心臟的供血,還會出現心絞痛,心臟功能逐漸發生變化等慢性損害;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還可能會進一步加大血管內壁的炎性反應,導致出現斑塊破裂或潰破等問題的出現,當斑塊出現潰破時,激活人體的凝血機制,導致血小板等凝血物質的聚集,形成血栓,堵塞血管造成急性的心血管事件發生,因此,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問題,之所以要積極的進行控制干預,主要還是為了減少心血管風險事件的發生率。

那麼如何改善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問題,降低心血管風險呢?其實說起來也並不複雜,主要還是2個方面的事情,一是合理控制相關慢病;二是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做好心血管疾病預防。

合理控制相關慢病,做好心血管疾病預防

對於有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問題的朋友,可以根據情況來評估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大小,如果是已有心血管疾病問題,如明確診斷冠心病或者發作過急性心梗的朋友,那麼這種個情況不用評估,直接就是心血管疾病的極高危風險患者,對於此類患者,我們所要注意的,就是要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復發風險。

此種情況下,一定要注意三高的控制,高血壓,糖尿病都是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素,都要注意控制,如果能夠把血壓平穩的控制在130/80以下,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控制在6.5%以下(根據不同情況,老年人可適當放寬標準),對於減少心腦血管風險是件的發生,就是很好的控制。

在血脂控制方面,對於已有心血管疾病問題的朋友,一定要更加嚴格,通常建議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控制到1.8以下更為安全,如果能夠嚴格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同時還能夠保證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正常,載脂蛋白的水平也在合理範圍內,不但能夠起到穩定斑塊的作用,同時也有一定可能會使斑塊縮小,雖然完全消失的逆轉較難,但斑塊縮小,心血管疾病減少的風險,還是有可能做到的。除了血脂控制以外,對於已有心血管疾病問題的朋友,一般還推薦結合身體情況,服用抗血小板藥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這些藥物能夠抗血小板聚集,減少血栓風險。

對於有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問題的朋友,還未發作心血管疾病,但評估心血管風險屬於高危的朋友,三高的控制同樣重要,血壓血糖的控制目標不變,而血脂的控制指標可以適當放寬,一般說來,對於心血管疾病高危風險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控制到2.6以下,就是可以的,當然如果在身體耐受的情況下,也可以考慮更低的目標值,比如控制到2.1以下,基本就可以使斑塊不再生長,保持斑塊的穩定,如果能夠達到前述的相關條件,斑塊的減小也是有一定可能的,但不建議為了縮小逆轉斑塊,而去服用大劑量的降脂藥強效降脂,保證用藥安全性的前提下,控制血脂達標,保持斑塊穩定,是更安全的做法。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做好心血管疾病的預防

這是很容易被忽略的方面,卻是有時候比服藥更重要,更基礎的方面。

想要減少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心血管風險,在服藥之外,首先要做的,更應該要做的,就是健康良好生活方式的保持!

這個方面說起來簡單,其實很多時候比堅持服藥的難度更大,因為堅持服藥的難度不大,只要記住每天吃藥就可以了,但長期的良好生活方式保持,卻需要克服口腹之慾,保持合理健康的飲食習慣和飲食結構,卻要克服自己的懶惰,堅持每天進行合理的運動鍛鍊;卻要克服自己多年的吸菸喝酒習慣,做到戒菸限酒;卻要克服手機娛樂產品的誘惑,每天不熬夜,保持良好的睡眠,這些方面,都需要嚴格的自律性,而很多朋友之所以出現動脈粥樣硬化甚至是動脈粥樣硬化性的心血管疾病問題,正是因為平常生活中不能嚴格自律,多個不良生活因素,長期影響而造成的。

因此,想要減少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心血管風險,想要逆轉斑塊,使斑塊穩定,變小,就要有決心讓自己改掉生活上的影響心血管健康的不良生活習慣,控制好體重,合理健康飲食,加強運動鍛鍊,提高身體素質,戒菸限酒,保持平和心態,保持良好作息,這些方面,如果都能夠做到,心血管的整體獲益,是任何藥物預防都無法比擬的,對於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風險的降低,控制好動脈硬化斑塊穩定性的作用,也是巨大而無可替代的。

最後總結一下,通過合理控制血脂指標,動脈硬化斑塊可能會出現逆轉性的縮小,但想要完全消失一般很難,對於動脈硬化斑塊問題,我們更多需要做的是,控制好斑塊的穩定性,儘量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如果能夠保持健康良好的生活習慣,同時積極的進行相關慢病的調理控制,控制好斑塊穩定,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李藥師談健康


可以明確地說,絕大部分的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是不可能逆轉的,完全消退更是可能性極小。因為這個動脈斑塊的產生過程,實際上是一個血管內壁受損和老化的過程。

這裡面只有一種斑塊是有逆轉和消失的可能的,就是新生的斑塊。斑塊的生成過程是這樣的,先是血管的內壁受損,而負責修復的血管內壁的平滑肌細胞是有吞噬作用的,最喜歡攝入血液中的膽固醇這類醌類物質,但是如果血液中含有過多的腦固醇成分的話,就會被大量攝入進入血管的內皮下。之後平滑肌細胞老化壞死裂解後,裡面的膽固醇就沉積在血管壁下,形成了動脈硬化斑塊。

而新生的斑塊還比較小,裡面的成分才有機會被代謝出去。這裡面有兩種機制,一個是血管的損傷沒有持續發生,另一個是血液中的膽固醇的成分沒有大量存在。這個就是他汀類藥物抗動脈硬化斑塊的一個主要目的。然後,才會有逆轉的可能。

不然的話,血管的老化過程會一直持續下去。最後機化,鈣化,成為了頑固存在在血管壁上的存在。而上面仍然可以有新生的斑塊,這種新生的斑塊在受到損傷的情況下,還會出現破潰,形成類似潰瘍的情況。而血栓也最喜歡在上面生長,最終導致心肌梗塞或腦梗塞這類問題。


醫家故事


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可以部分逆轉,但是不能完全消退。可以通過藥物,將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帶來的疾病風險降至最低。

一、動脈粥樣硬化的始動因素是血管內皮受損

動脈粥樣硬化是十分常見的一種疾病,也是導致患者心梗、腦卒中等疾病的首要原因。其在發病的最初期的始動因素,是動脈血管內皮受損與功能改變。造成血管內皮損傷的危險因素有高血壓、血脂紊亂、高血糖以及吸菸等。其中高血壓的危害最大,動脈粥樣硬化也最易發生在血管的分支、彎曲等部位,因為這些部位受到血流衝擊力最大,容易受損。

血液中的單核細胞與脂質物(主要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通過受損處進入到血管內皮之中。進入血管內皮的單核細胞會分化為巨噬細胞,巨噬細胞有很強的氧化能力,會把進入血管內皮的LDL-C中的脂蛋白氧化,從而激活了巨噬細胞表面的清道夫受體,使巨噬細胞對LDL-C進行吞噬。

通過清道夫受體進行的吞噬不受細胞內膽固醇水平的影響,使得脂質物質在巨噬細胞內大量蓄積,巨噬細胞逐漸變成富含膽固醇的泡沫細胞。在血管平滑肌細胞及內皮細胞表面也有這種清道夫受體,也會介導這些細胞攝取LDL-C,轉化為泡沫細胞。大量的泡沫細胞聚集形成脂紋,血管內皮發生隆起及變形,也就是形成了硬化斑塊。

所以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有3個關鍵點,1、血管內皮的受損;2、巨噬細胞與LDL-C大量聚集在內皮受損處;3、氧化的LDL-C激活了細胞的清道夫受體,吞噬膽固醇後轉化為泡沫細胞。所以想清除和逆轉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就要從這3個關鍵點入手。

二、出現了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之後怎麼辦

當巨噬細胞與平滑肌細胞轉化為泡沫細胞之後,就難以清除了。這是因為細胞內的脂質物想移除,需要肥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通過細胞內的溶酶體解離成遊離的膽固醇才可以。但氧化後的LDL-C激活的清道夫受體,不受細胞內膽固醇濃度的負反饋調節,所以膽固醇會大量蓄積,難以移除。

所以治療動脈粥樣硬化,主要就是阻止血管內皮的受損,降低血中LDL-C的濃度,減少LDL-C的氧化。阻止血管內皮的受損,主要就是控制血壓、血脂、血糖及戒菸,從根源上杜絕LDL-C進入血管內皮的機會。

使用降脂藥物可以降低LDL-C的濃度,尤其是他汀類降脂藥物,還可以抗LDL-C的氧化,減少巨噬細胞對LDL-C的吞噬。研究證實,當血液中的LDL-C降至2.0mmol/L的時候,LDL-C就停止向內皮中轉移;當LDL-C降至1.8mmol/L的時候,LDL-C就會從血管內皮中轉移回血液。這種轉移是指遊離的膽固醇,已經在泡沫細胞中的膽固醇沒有辦法移除,所以已經形成的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沒有辦法完全移除。

他汀類降脂藥物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穩定血管內膜,把不穩定的斑塊轉化為穩定斑塊。因為心梗、腦梗這些急性事件發生率,與動脈粥樣硬化的程度關係不大,而與不穩定斑塊的破潰和脫落相關。當不穩定斑塊轉化為穩定斑塊後,可以極大的降低心腦血管急性事件的風險。所以說,很多有動脈粥樣硬化的人當血脂降至正常了,醫生也要求繼續服用他汀類降脂藥,就是這個原因。

綜上所述,祛除損傷血管內皮的風險因素,可以有效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一旦形成之後,就很難完全消除。但是通過藥物治療,可以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發作的風險。用藥時,需要醫生的指導之下。用藥過程中發現問題,請及時諮詢醫生或是藥師。我是藥師華子,歡迎關注我,讓我成為你身邊的藥劑師。


藥師華子


動脈粥樣硬化是伴隨我們終生的一種病理生理過程,久而久之就會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斑塊形成以後,就會出現和導致血管狹窄,當斑塊不穩定以後,就會出現急性的血管事件。那麼斑塊危害如此之大,已經形成的斑塊可以逆轉和完全消退嗎?

一、斑塊能不能逆轉和消退?

已經有研究顯示,斑塊是可以在特定條件下發生逆轉的。但所謂的斑塊的逆轉只是斑塊負荷的減小,斑塊的趨於穩定,而不是斑塊的完全消退。斑塊的逆轉也只是斑塊的脂質核心出現了減小而不是完全消失。所以妄想斑塊完全消失目前還不可能!


二、怎樣才能讓斑塊逆轉?

其實能夠讓斑塊出現逆轉的情況並不多見,需要的是嚴格的藥物治療,加上嚴格的生活方式干預,以及戒除不良生活習慣等聯合基礎上,才有可能出現僅僅是微乎其微的“逆轉”。所以,斑塊逆轉並不是說隨便吃個藥就可以了,是需要為之努力的,而且努力不一定有結果!

三、不必談斑塊色變!

其實大可不必談斑塊色變,畢竟和出現皺紋以及白頭髮一樣,動脈粥樣硬化是我們必經之路,只是時間早晚!但也不能對斑塊置之不理,因為斑塊的出現,往往提示我們已經瀕臨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不遠,如果不加以注意,恐怕也不是正確的應對之道!

看懂了嗎?正確合理的處理斑塊,才是最明智的!關注我們,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給您!


心健康


動脈粥樣硬化是中老年人常見的慢性疾病。發現動脈粥樣硬化以後,應注意是否有不穩定斑塊形成,是否合併動脈狹窄,若有,應及時治療,不僅需要治療原發病因,還應預防心腦血管併發症的發生。那麼,經過治療以後,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可以逆轉或完全消退嗎?接下來,醫學莘將為您解析。

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是否可以逆轉或完全消退

動脈粥樣硬化是在高血壓、高血脂、糖耐量異常、糖尿病、吸菸等因素的作用下,損害了動脈內膜,為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進入內膜下提供機會。若病變持續發展,內膜損害將持續加重,發生動脈硬化,甚至斑塊形成。出現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以後,經過積極治療,往往可實現對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逆轉,但所謂逆轉是將動脈斑塊縮小,增加它的穩定性,減少破裂的機會,要想真正實現斑塊的完全消退,非常困難,可能在斑塊形成的早期,斑塊較小時,經過治療以後,可實現對斑塊的無限縮小,幾近正常。

隨著年齡的增加,患動脈粥樣硬化的幾率會逐年增高,不少中老年人行頸動脈彩超時都會發現頸動脈的斑塊,發現動脈粥樣硬化及斑塊以後,受先應自己排除一下有無高位因素,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吸菸、酗酒、心腦血管疾病家族史等,如果有,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可能是多因素引起;如果沒有,可能是年齡因素引起。在治療上:

  • 如果沒有不穩定的動脈斑塊,動脈狹窄程度低於50%,既往無腦卒中、冠心病等疾病,可以先通過非藥物治療,如低鹽、低脂、低膽固醇飲食,控制好血壓、血糖、血脂,戒菸限酒,減輕體重等;

  • 如果有不穩定動脈斑塊、動脈明顯狹窄、發生過腦卒中、冠心病等,應給予藥物治療,首選他汀,如阿託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其中,動脈嚴重狹窄的患者,若狹窄程度達到70-75%,伴隨明顯缺血癥狀,應安裝動脈支架,預防心肌梗死、腦梗死的發生。

綜上,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早期可實現逆轉,但完全消退的幾率較小。治療上:無不穩定的動脈斑塊,無動脈狹窄,無腦卒中、冠心病等疾病時,可先通過非藥物治療;若存在不穩定的動脈斑塊,明顯的動脈狹窄,發生過腦卒中、冠心病等疾病時,應據病情決定是藥物治療還是安裝動脈支架。

感謝大家的閱讀!

醫學莘期待大家的關注,呈上更多健康知識!

注: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若侵及版權,請聯繫刪除。文內容僅作為健康科普,不作為醫療建議或意見,不具備醫療指導條件。


醫學莘


完全可以,久病成醫(悟性高)者能懂,堅守“醫者仁心”的醫生能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