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留学的美国梦,坚持回国的中国梦,饶毅放弃院士、只爱科研

“对于好的科学家,我继续尊重,无论他们是否是院士。同理,对于不好的,我自然知道,也与他们是否是院士无关。”

他学业有成,果断放弃了美国前程,怀报效祖国之心归国,却在2011年落选院士之后,发文不再成为院士候选人。他性格耿直,曾表示,科学家不能留恋行政职务,应将在科研和教学上投入更多精力,因此直到现在也只是研究所资深研究员,但是无论是否院士,他依然坚持科研,是未来论坛咨询委员会委员,《知识分子》主编,现在已成为了首都医科大学校长。

他就是著名生物科学家饶毅。

放弃留学的美国梦,坚持回国的中国梦,饶毅放弃院士、只爱科研

饶毅带领的实验室进行高等动物发育的分子信号,细胞迁移的分子机理、及其在控制肿瘤转移的应用的研究,而他本人曾发现了两个眼睛在发育中来源于同一形态发生场、发现Slit 为神经导向蛋白质、提出体细胞运动共同分子机理、发现争斗的中枢和外周机理、求偶的分子控制。当下依然进行着生物方面的研究。

或许,对于饶毅来说,在国内的头衔少了一些,能够拿得出手的也多数是国外的一些头衔,但是却并不影响其为报效祖国的决心,去实现他心中的“中国梦”。42岁,饶毅便任(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神经科教授、(美国)西北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主持过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等支持的Gordon国际会议,人生一步步走向了巅峰,却在2007年决定回国,让很多人不解,而当时的他年仅45岁 ,回国后出任北京大学讲席教授、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如今,成为了首都医科大学校长。

放弃留学的美国梦,坚持回国的中国梦,饶毅放弃院士、只爱科研

“我希望,本世纪的华人能创造一个‘中国梦’:全体华人,不分地域、国籍,集体努力建设一个群体幸福的中国,以中国的实践为世界提供新的模式。在这个前提下,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回国:失去的是以个人成功为标准的“美国梦”,获得的是以个人与群体共同幸福为自豪的“中国梦”。

在这个前提下,我也希望归国者和国内的人成为同志:摒弃以关系为导向的旧习性,建立以事业为导向的新文化,携手并肩共同探索新道路。如果大家携手并肩,有可能以中国为基点推动人类进步。”

饶毅就是怀着心中这个“梦”,一直坚持着自己的科研和初心。

放弃留学的美国梦,坚持回国的中国梦,饶毅放弃院士、只爱科研

他就是这么一个科学家,心怀的科研,更心中有中国。他虽然不是院士,但是他对于科研,对于国家的这种情怀,是让人敬仰和钦佩的。无论当初饶毅科学家落选院士是什么原因,也无论是否他能不能成为院士,他所取得的成就却不会埋没,而正如他所说的那样,科学家应该重心在科研上,除了科研无他。

当下,有些人抱怨自己的祖国,却不知道他自己本人能够为这个国家做些什么。或许用饶毅科学家的话来说,我们不仅要问中国还有什么问题,而且要问自己可以为中国解决什么问题,这样中国才能崛起,才能越发强大。

致敬这位不屈的科学家,愿祖国富饶强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