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苏俄海军史上的最强两栖战舰,总计建造3艘的伊万-罗戈夫级,都是源自70年代的产物。由于需要执行全球扩张和保持远海存在,苏联海军迫切需要提升自己的两栖投送能力。尤其是在远离本土的中东和非洲,都需要一支随时可以投入战斗的陆战部队。
然而,苏军由于缺乏高技术的两栖战经验,不得不继续坚守源自二战的技术。因此,基于新需求而设计出来的登陆舰,就成为了数种西方同类舰艇的退化结合体。
一直到1970年时,苏联海军都在使用非常传统的坦克登陆舰。这种源自二战时代的船型,主要帮助登陆部队抢占滩头。其最大特色就是在船艏设有专用的开口,以便坦克或登陆艇从前方直接出动。特殊的平底设计,更是让这类船型可以直接在浅滩上抛锚,却也因此不能具有太大的排水量与载重。在整个世界大战期间,美英两国都建造有大量的坦克登陆舰。
战后,两国的末代坦克登陆舰都在60-70年代之间开始服役。然而,由于垂直登陆理念的出现与大规模两栖投送要求的提升,此类船型在西方主要国家的海军中也逐渐失去了重要地位。在美国的新港级与英国的哈拉加德爵士级服役之余,直升机母舰+船坞登陆舰新式组合也被认可为未来的发展主流。
当然,对于当时的苏军而言,这样的巨大规模还有点天方夜谭。有限的资源都被用于潜艇和大型反潜舰队建设,两栖船队能获得的关注是少之又少。但既然有了远距离投送目标,就不能不发展船坞登陆舰级别的大型两栖船只。只是基于苏联军工部门的技术水平和保守心态,这款伊万-罗戈夫级始终难以摆脱坦克登陆舰的阴影。
仅从体量规模来看,伊万-罗戈夫级已经踏入标准船坞登陆舰的门槛。全船满载排水量有14060吨之多,并且可以运载2500吨的货物。在日常战备巡逻中,船上可以部署1个520人的陆战营,并为其配备25辆水陆两栖坦克。在执行特殊的重装投递任务时,也能输送53辆坦克或80辆步兵战车。加之船尾部分设有专门的坞舱,可以让部队直接从这里出发作战。专门配属的3架KA29直升机,虽然综合性能不如西方同类产品,但好歹是在数量标准上做到了一致。
但任何人从外观去看,就能轻易发现伊万-罗戈夫级就是款放大的坦克登陆舰。不仅在船艏保留了坦克出口,还将大部分运载空间都集中到船体的前半部分。这种极其鸡肋的设计,自然有规避尝试新技术的原因。但运载操作空间也就此被一分为二,非常不利于部队的快速出动。以行动最为迅速的直升机为例,由于船体的旧式布局,而被迫在前后两处平台起降。这样不仅影响了大规模投送效率,也在日后“阻挡”了其他大型直升机的上船部署。
若我们继续对这些不合理的细节深挖,就会发现苏联海军在设计时所需面对的大量顾虑。红色舰队无论如何壮大,都要比陆上红军的身份低了一截。在苏联高层看来,许多海外利益可能在下次战争来临后就迅速丧失。因此,两栖舰队的集中使用区域,多半还是家门口的波罗的海。
在那种完全服役于陆军西征模式下,反倒是传统的坦克登陆舰更为好用。如果能在最短时间内,将部队尽快送上敌方海岸,就算是完成革命任务。而且是由于战场的局限性较大,不需要苏军陆战队有堪比西方的远距离投送功能。所以船上的航空设置就更多是一种必须的点缀。相比好的综合性直升机,红军陆战队或许更加信赖能在海上移动的PT-76水陆坦克和装甲车。这些想法,无疑为伊万-罗戈夫级带上了先天不足的设计基因。
更为尴尬的是,勉强成为船坞登陆舰的伊万-罗戈夫级,还需要在实战中扮演西方两栖攻击舰的指挥平台角色。两相比较之下,苏军两栖投送能力的差距就暴露无遗。在红色帝国垮台后,这些功能有限而适应力差的大船,就很快遭到了裁撤厄运。首舰伊万-罗戈夫号,在1996年正式退役。次年,二号舰亚历山大-尼古拉耶夫号也被封存。作为三号舰的米特罗凡-莫斯卡伦科号,在2002年也收获了相同命运。
2003年,伊拉克战争在波斯湾地区爆发。俄罗斯海军一度计划出兵,在美军眼皮底下建立沿海基地。但在看了看自己手里的两栖舰状况后,这个大胆设想就被束之高阁。
2015年,由于法国方面拒绝交付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俄军还计划将2艘封存的四不像拿出来继续使用。但直到2019年时,才传出关于亚历山大-尼古拉耶夫号在船厂失火的新闻......
閱讀更多 冷炮歷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