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史(二十五):老祖母庇佑下的新贊普(上)

吐蕃史(二十五):老祖母庇佑下的新贊普(上)

|吐蕃史/週三更新/噠噠的馬蹄(撰文)|

隨著歷史車輪的行進,吐蕃王朝再次迎來新的統治者,吐蕃王朝歷史上的第36位贊普——赤德祖贊(又被譯為墀德祖贊、棄隸蹜贊、棄迭祖贊、棄隸縮贊、乞黎蘇籠臘贊、尺帶珠丹),又因為其"鬍鬚如老翁",所以又被稱為"梅阿聰"(意為"鬍鬚先祖王")。

吐蕃史(二十五):老祖母庇佑下的新贊普(上)

赤德祖讚的在位時間為704年至755年,也就是唐朝的武則天長安四年到唐玄宗天寶十四年這段時期。其在位初期,與唐和親,迎娶金城公主,吐蕃和唐朝再次進入了"蜜月期"。但是好景不長,隨著吐蕃"太皇太后"赤瑪倫的去世,唐朝玄宗皇帝的登基,吐蕃和唐朝再次兵戎相見。但是事實上,這時候的赤德祖贊所面對的應該是處於巔峰狀態的唐朝。在這裡多說一句,唐朝二百八十九年的歷史一般來說可分為四個時期,分別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個時期。其中盛唐主要就是指玄宗開元元年(713)――代宗大曆元年(766)約五十年。但是這個再細分的話,最能體系盛唐氣象的就是唐玄宗統治下的開元年間了,史稱"觀夫開元之治也,則橫制六合,駿奔百蠻"。但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赤德祖贊卻能領導吐蕃王朝和唐朝打的有來有往,甚至在交鋒初期,逼得唐玄宗都打算御駕親征了。儘管在其統治後期,唐朝逐漸佔據優勢,但也沒能消滅掉吐蕃,只是將吐蕃的勢力範圍限制在青藏高原之上,防止其再次干預西域。但是吐蕃雖然北上受到了阻擊,南下卻收穫頗多,最大的收穫就是把南詔國給拉攏了過來。並且唐朝對吐蕃的這種限制也只是曇花一現,隨著天寶十四載"安史之亂"的爆發,雙方局勢瞬間逆轉,吐蕃開始佔據上風。不過那個時候已經和赤德祖贊沒有什麼關係了,那是他後代統治時期的事情了。

不過很可惜的是這麼一位有作為的贊普,在藏族史學家和藏族史籍中卻沒有得到太大的重視,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其統治後期因為大力推崇佛教遭到仇視佛教的大臣的謀殺,中道崩殂,導致沒有得到太大的重視。事實上,他的一生是很值得我們介紹的,在接下來的時間,我們會用幾章來好好介紹一下這位被歷史埋沒的贊普。

正所謂"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每一位有大作為的人物都會有一個非同尋常的經歷,赤德祖贊也不例外。和他的父親赤都松贊一樣,兩人都是幼年即位,只不過赤都松贊是六歲繼位,而赤德祖贊則是一歲繼位。與赤都松贊是由上任贊普指定為繼承人不同的是,赤德祖讚的王位來的有點莫名其妙,他的父親赤都松贊死在了南詔,並且死的特別突然,根本沒有來得及指定繼承人,而在赤德祖贊之上還有一個同父異母的哥哥,一個和自己的父親同父異母的大伯,怎麼算王位都不會落到他的頭上,當然這也不是一個一歲的小孩能考慮到的事情。但是誰也沒想到,最後就是這個什麼都不知道的一歲的小孩當上了贊普,究其原因,便是因為其背後有著一個強大的祖母。

吐蕃史(二十五):老祖母庇佑下的新贊普(上)

我想如果赤德祖贊能聽到漢人的老話"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一定會什麼贊成的點點頭,可以說,赤德祖贊在正式親政之前就是在其祖母赤瑪倫的庇佑下。總的來說,赤瑪倫主要為赤德祖贊做了三件事:一是奪得王位;二是與唐和親;三是平穩交權。

我們先來看看第一件事奪得王位,這個之前我們在將赤瑪倫的時候曾經談過,所以這裡只是簡單的提一提。當時一歲的赤德祖贊所面臨的形勢也是很嚴峻的,先是自己的大伯在一幫大臣的支持之下,公然在尼泊爾宣稱自己為新的贊普。後來自己同父異母的大哥又被大臣們推上了贊普王位,眼看王位離赤德祖贊越來越遠,但是這個時候天降救星,老祖母赤瑪倫親自出馬為自己的一歲的小孫子撐腰,先是把自己庶子逼得不僅取消贊普稱號,而且連他之前的泥婆羅國王位也給取消了,算得上是一擼擼到底了。緊接著,又下令廢黜自己那個已經當上贊普的那個孫子。就這樣,在老祖母一頓神乎其神的操作之下,赤德祖贊喜提"吐蕃贊普大禮包"。之前我們也提到過,赤瑪倫之所以會扶植赤德祖贊繼位,原因可能是因為其母族的勢力,所以這裡不再詳談。

吐蕃史(二十五):老祖母庇佑下的新贊普(上)

在輔佐赤德祖贊繼位之後,赤瑪倫以"太皇太后"的身份輔政,而赤德祖讚的親生母親,也就是所謂的"太后"——琛妃贊瑪脫脫登則成了一個擺設,根本不能和自己的婆婆一樣插手政治,在之前將赤瑪倫的時候,我曾經認為可能是因為琛妃贊瑪脫脫登自身政治水平比較低,所以無法參與政務,但是今天我可能要改變我的這種說法。我現在覺得琛妃贊瑪脫脫登的參政能力應該也是不錯的,首先她和赤瑪倫一樣都是出身於吐蕃四大外戚家族(這四個家族幾乎世代都與贊普王室通婚),所以在家族耳濡目染之下琛妃贊瑪脫脫登應該也比較熟悉政治的,那麼為什麼在這個時候沒有出現過她的身影呢,很有可能是赤瑪倫將其死死的壓制住了,並且不僅琛妃贊瑪脫脫登本人受到了赤瑪倫的壓制,其家族甚至也受到了赤瑪倫的壓制。因為終赤德祖贊一朝,琛妃贊瑪脫脫登家族作為贊普的母家卻始終沒有一位成員當上大論(宰相),在《吐蕃大事紀年》中,也沒有見到有琛氏大臣的活動記載。所以當時很有可能的情況是琛妃贊瑪脫脫登雖貴為國母,但是在一個強勢的婆婆的壓制之下,也只能夾著尾巴做人。

讓我們再次回來我們的主題,赤瑪倫抱著自己年幼的孫子登上了王位,面對著自噶爾家族被誅滅之後已經元氣大傷的國家,赤瑪倫明白自己根本不能再向之前一樣大舉入侵唐朝,自己的兒子赤都松贊在位期間兩次入侵唐朝的失敗已經給自己敲響了警鐘。在這種情況下,赤瑪倫決定推行對唐友好政策,派遣使者前往唐朝請求和親。關於之後的事情經過,我們暫且賣個關子,留待下一章再講。我們接下來講講,赤都松贊在位時期兩次入侵唐朝的故事。

吐蕃史(二十五):老祖母庇佑下的新贊普(上)

赤都松贊第一次入侵唐朝是在久視元年(公元700年),史載"久視元年秋,吐蕃大將麴莽布支率騎數萬寇涼州,入自洪源谷,將圍昌松縣。"那麼,吐蕃為什麼要進攻"洪源谷"這個地區呢?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聖曆元年(公元698年)的時候,赤都松贊清算了噶爾家族,聖歷二年(公元699年)噶爾·贊婆率領親信死黨突圍投降自己昔日的死對頭唐朝,而武則天就把噶爾·贊婆等人安置在了洪源谷。面對吐蕃這一囂張行為,唐朝當然不能坐視不管,派遣時任司衛卿,兼涼州(今甘肅武威)都督、右肅政御史大夫,持節隴右諸軍州大使的唐休璟領兵救援,成功擊退了吐蕃的進攻,史稱"休璟以數千人往擊之,臨陣登高,望見賊衣甲鮮盛,謂麾下曰:'自欽陵死贊婆降麴莽布支新知賊兵欲曜威武故其國中貴臣酋豪子弟皆從之人馬雖精不習軍事吾為諸君取之。'乃被甲先登,與賊六戰六克,大破之。"

赤都松讚的第二次入侵則是在長安二年(公元702年),只不過這次入侵的地點不再是唐朝西北邊境,反而是唐朝南方邊境——悉州。史載".陳大慈為都督,長安二年十月,吐蕃贊普率眾萬餘人寇悉州。大慈與賊四戰,皆破之,斬首千餘級。"

可以說這兩次入侵唐朝的失敗,使得赤都松贊和赤瑪倫都意識到當前的吐蕃所需要做的是韜光養晦,與唐和解。

參考文獻:《冊府元龜》、《新唐書》、《舊唐書》、《賢者喜宴》、《吐蕃大事紀年》。

吐蕃史(因為最近沒辦法直接粘貼鏈接,想看往期的朋友可以複製下方標題返回首頁搜索哦!)

吐蕃史 | 我們的王從天上來的,還是連續七個

被砍死的贊普,吐蕃版“太康失國”,是神話還是陰謀?

君臣合作下的王子復仇記,吐蕃版的《哈姆雷特》

吐蕃史 | 返老還童、活埋,五贊王時代有多少傳奇故事?

吐蕃史 |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贊普淚滿襟

吐蕃史 | 撿漏吞併女兒國,松贊干布爸爸南征北戰的日子

吐蕃史 |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松贊干布13歲就成了沒爹的娃

吐蕃史 | 生於何時又死於何時的松贊干布

吐蕃史 | 番外篇:藏人史籍記載的的“文成公主入藏...

吐蕃史 | 番外篇:藏人史籍記載的的“文成公主入藏”故事(下)

吐蕃史 | 連滅兩大家族,建立中央集權

吐蕃史番外篇:和文成公主並列的異國公主,和她們的宮鬥故事

吐蕃史:松贊干布的“安內”:創文字、建立盟誓、遷都

吐蕃史:松贊干布的第二次整頓內政

吐蕃史:與大唐的一次聯合軍事行動

吐蕃史:松贊干布的“晚年”時光

吐蕃史:唐蕃“吐谷渾爭奪戰”

吐蕃史:唐蕃“西域之爭”(上)

吐蕃史:唐蕃西域之爭(中)之“三箭定天山”的薛仁貴的失敗

吐蕃史:唐蕃西域之爭(下)之一將無能,累死三軍

吐蕃史:從芒松芒贊到赤都松贊

吐蕃史:敲響噶爾家族滅亡喪鐘的一場內亂

吐蕃史番外篇:赤瑪倫——吐蕃王朝的“武則天”(上)

吐蕃史番外篇:赤瑪倫——吐蕃王朝的“武則天”(中)

吐蕃史番外篇:赤瑪倫——吐蕃王朝的“武則天”(下)

END

喜歡本文/作者,文末讚賞一下表達支持吧!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吐蕃史(二十五):老祖母庇佑下的新贊普(上)

知道點兒新故事了嗎?知道你就點個贊告訴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