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溝是一條怎樣的河流?為什麼除了楚漢戰爭時期,中國歷史上對它均很少再提及?

jamie1987


秦漢之交,項羽和劉邦劃鴻溝為界,中分天下,達成楚河漢界的休戰協議的。我們今日形容兩個人對某件事有著完全不同的看法,也可以用“鴻溝”來表達,鴻溝這條在歷史上用了幾百年的運河,後來隨著黃河改道不復存在,但是其歷史價值是不容忽視的。

那麼鴻溝是誰修的,是什麼時候修的呢?這要追溯到戰國時期。

公元前364年,秦國入侵魏國,在河東地區,也就是魏國都城安邑附近的石門,大敗魏軍,斬首魏軍六萬。

六萬顆人頭,冷冰冰的數字,創造秦與三晉交戰的斬首記錄(後來數字不斷刷新),對魏國上下的心理震撼不言而喻。

魏惠王並非一個打江山的宗主,而是一個繼承了上輩龐大國力的守成之主,為規避風險,當年便下令遷都。

遷都是個複雜的過程,尤其是魏國這種霸主的遷都,距離又那麼遠,相當於將一座大都市,從河東地區,跨越太行山,搬遷到大梁。

一直到公元前361年,跨越四個年度,魏國遷都才算初步完成。

圖-戰國前期三晉的疆域\t

魏國重心東遷之後,戰略重點也在轉移,由於濟水以南不遠處便是楚國邊境,魏國必須將國境線再次向南推進,以確保都城大梁以南有足夠的縱深。

魏國在大梁附近的濟水,修了兩條運河,鴻溝(魏楚之間)和深溝(宋國境內)。

鴻溝,連接濟水和潁水,水流方向為從北往南。由於濟水是黃河的一支分流,潁水又是最終流入淮河的,因此鴻溝實際上是溝通黃河與淮河兩大河流的一條運河。

鴻溝的戰略意義,在於魏國若順運河南下,很快能夠攻擊楚國城邑,楚國反向逆流而上,難度則非常大。有了這條運河,魏國與楚國的地緣平衡,又一次被打破,魏國明顯是佔據地利的優勢。

後來的幾十年,魏國也果然南進,攻佔楚國更多的城邑,很難說魏國將士的作戰能力,就一定比楚國強多少,魏國開挖的這條運河,的確也是魏國佔優的原因之一。

深溝,又稱菏水,連接濟水和泗水,水流方向為從西往東,水流速度比較快。

圖-魏國東部疆域

深溝最初是春秋戰國之間,吳王夫差修築的一條運河,當時夫差為了讓吳國龐大的水軍能夠開赴與晉國會盟之地黃池(今河南封丘),開挖這條運河。吳國修築深溝,是臨時性的,因此河道不寬,經過一百多年河道已多處阻塞。

現在魏宋兩國重新修築深溝,將濟水和泗水打通,這樣宋國境內出現一條橫貫東西的運河,魏國也可以從大梁走水路直達泗水流域的魯國,這對魏宋兩國的經濟,都有很大提振作用。

深溝與濟水交匯處以西,催生一個大都邑陶(又稱陶丘或定陶)。陶本來是曹國都城,城不算大,人口也不算多,但隨著深溝的拓寬和貫通,陶城的經濟戰略地位凸顯,迅速從戰國之世脫穎而出,成為可以與洛邑、大梁、邯鄲、新鄭、臨淄等並駕齊驅的大都邑。

以陶城為中心的宋國陶郡,後來發展成戰國時期最富裕的一個郡,齊、秦、魏都曾攻佔過這塊富甲天下之地。

深溝的戰略意義,與鴻溝類似,也是從魏國順流而下,進入宋國乃至魯國腹地。戰國中期和後期,魏國先後從齊國和秦國手中奪取陶郡,深溝功不可沒。

當然這個過程比較複雜,先是齊國滅亡宋國,接著五國伐齊,魏國取得宋國舊地三郡當中的兩郡方與、大宋,秦國佔領其中一郡陶郡,最後魏國又從秦國虎口拔牙奪取陶郡。

到了戰國後期,宋國舊地大部分為魏國所有,這其中魏國抓住天時的機遇,也利用地利的優勢,更有將士眾志成城的決心。深溝在魏國並宋的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是毋庸置疑的。

大梁附近的碼頭船塢,泊滿載貨的大船小艇,晝夜燈火不息,夜間以千百計的腳伕忙於裝卸貨物,白天更是車馬喧譁,舟船川流不息,大梁作為中原最大的中轉站,這些碼頭船塢比任何其他地方更繁忙緊張。

圖-魏國東部疆域

兩條運河的開通,在沒有戰爭的和平年代,商業溝通變得更為順暢,魏國富國強兵的步伐又更進一步。

魏國東部發展得如火如荼,那麼魏國遷都就提上日程,離開經營幾百年的安邑,到東部的新興商業中心大梁。

經過幾十年的不斷擴建翻新,大梁城已經是中原屈指可數的大都市。


地圖帝


首先鴻溝是一條人工開鑿的運河,其聲名源於楚漢戰爭時期的楚河漢界,楚漢雙方以鴻溝為界中分天下。

鴻溝最先開鑿的說法

  • 戰國時期魏國開鑿

1、《水經注》卷二十二引《竹書紀年》稱:“梁惠成王十年,入河水於甫田,又為大溝而引甫水者也。”

2、《史記·蘇秦列傳》記載蘇秦遊說魏襄王,稱魏國“南有鴻溝”。

3、《水經》稱:“(河水)又東過滎陽縣北,浪蕩渠出焉。”酈道元注曰:“大禹塞滎澤,開之以通淮、泗。即《經》所謂浪蕩渠也。”浪蕩渠即鴻溝,此處又有附會大禹開鑿鴻溝之說。

  • 徐偃王開鑿

同樣是《水經注》中《徐州地理志》有“(徐)偃王治國,仁義著聞,欲舟行上國,乃通溝陳蔡之間。”清人全祖望認為徐偃王所開運河即鴻溝,則鴻溝最早是為徐偃王所開。

  • 宋王偃開掘鴻溝

有學者認為徐偃王是周穆王時期的東夷首領,大約處於春秋末年,但西周的生產力難以開掘這樣的運河工程。錢穆先生認為“徐偃王”為“宋王偃”之誤,宋王偃在魏惠王之後,也有宋國開鑿運河與魏國鴻溝相溝連的可能性。

鴻溝的歷史變遷

鴻溝的主幹道北起滎陽(今河南滎陽東北),其水源為黃河,大體為西北至東南流向。

歷史時期鴻溝的具體名稱不一,各個時期的叫法比較繁雜,此處文字不表,具體內容如下圖示:

這是鴻溝主幹道的通常認知。

秦國時的鴻溝與此圖一致。

到了西漢,鴻溝水系依然存在,但主幹道名稱變為狼湯渠,如下

西漢末年到新莽時期,黃河氾濫六十年,源於濟水的鴻溝也因大量河水的浸灌而淤塞。東漢政權穩定後,王景奉命疏浚黃河下游和汴渠水道,汴渠即鴻溝的支流汳水。經過疏浚,黃河不再氾濫,汴渠恢復通航能力。但鴻溝水系其他河流或部分斷流,或乾脆湮滅無聞。

因此東漢以後鴻溝的名稱就漸漸淡出了歷史舞臺,而汴渠則為我們熟知,也正是之後南北大運河的通濟河。

鴻溝的歷史作用

鴻溝的開鑿將黃淮平原的水系連為一體,構成了中原地區的水路網。鴻溝的分支眾多,流經範圍廣,促進了沿途的經濟發展。《史記·河渠書》雲:

“滎陽下引河東南為鴻溝,以通宋、鄭、陳、蔡、曹、衛,與濟、汝、淮、泗會。”

沿著鴻溝的支流黃河連通了淮河,由此可通過邗溝達於江水,復經堰瀆、胥浦、古江南河和百尺瀆,東南抵達太湖、東海以及錢塘江。沿濟水東流經滋濟運河可同齊都臨淄(今山東淄博東)。由河水西行入洛水,又可及洛陽。

交通便利帶來的必然是經濟繁榮,大大促進了黃淮地區的經濟發展。更重要的是,以鴻溝為體系的水路網為大運河的貫通奠定了基礎。


孝陵衛小校


關於這件事情我們必須得搞清楚的,便是這個鴻溝,事實上是一條人工河流,在戰國時期有多條人工運河起到了灌溉運輸等很多重要的作用,比如說秦國哇的靈渠以及鄭國渠,而這個鴻溝則是魏國為了滿足自己的軍事作戰需要,開挖出來的一條連通黃河,淮河的人工渠道。

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才造就了鴻溝,在這之後悲劇一般的命運,我們知道黃河這條河流它其中的泥沙含量特別大,無歧視到了現在黃河,每年他的河床都在不斷的抬高,這是因為黃河的河水裡面攜帶的大量泥沙沉澱以後抬高了河床,而在黃河裡面水流的作用比較明顯,沖刷的力度明顯偏大,而在運河和人工河流裡面黃河水則會面臨較小的水的阻力和沖刷力,這些河水中的泥沙會更加有機會沉澱於河床之上,阻塞河床。

這一點在歷史上面的多條著名的人工河流裡面都有體現,比如說北宋的汴京就有一條專門的人工河流,也就是《清明上河圖》上面的那一條河,這條河是人工挖的,每年由於黃河帶來大量泥沙以及這條河本身比較微弱的水流,所以每年到了冬季河流結冰的時候,都必須得花大量的資金派人到水面上去吧,河底的泥沙清淤!

等到了北宋滅亡之後,便經被女真人踐踏的破破爛爛之後,汴京這條河流就開始逐漸被荒廢了起來。

楚漢相爭時期鴻溝由於剛剛經歷戰國亂世,而且再加上其獨有的作用,所以鴻溝的地位特別穩固,其他的一些地方勢力也知道,每年都得花一定的心思去替這條鴻溝清淤。

但是楚漢戰爭結束之後,我們知道函谷關東遷了,函谷關的冬天並不是因為某個人自己的意志主導,而是當時老的函谷關,確實由於黃河改道的問題失去了獨一無二的軍事防禦能力,本來函谷關後面的黃土塬,你靠著黃河利用黃河獨一無二的防禦優勢,(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可以做到天下第一險關,但是在這之後黃河改道留下了大量的河灘平原,敵人的部隊完全可以沿著這些河灘平原攻入你的關中腹地。

所以在這之後函谷關東遷了不僅函谷關受到影響,就連潼關也受到影響,只不過潼關更多依靠的是中條山的防禦,所以對於黃河的依賴並不太大,一直沿用到了抗日戰爭。

但我們得說的就是對於這些險要的關卡來講,一半兒靠河流一半兒靠山地,但對於這些人工的河道來講,他們對於河流的依賴更加的深。

而且在這之後更加嚴重的問題,開始誕生也就是整個中國的政治文化經濟和糧食中心,從關中地區不斷的向東遷移。

都可以看到,在這之前隋煬帝修建的京杭大運河和在這之後的京杭大運河相比二者有著天差地別,這是為什麼呢?就是因為經濟中心東遷的問題。

經濟中心的東遷再加上黃河改道造成的河流不穩定,所以鴻溝的知名度越來越低,再加上在這之後直接把名字都給改了,所以這條鴻溝所起到的歷史作用彷彿在楚漢戰爭時期就已經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

既然如此,鴻溝仍然還是在這之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面繼續執行著自己溝通黃淮兩條流域的重要使命,但是隨著在這上面的船隻越來越少,隨著這條河流越來越荒廢,鴻溝也離開了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