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為何一定要匆忙查抄和珅,聰明一世的和珅為何不早做打算?

二米空間


和珅是清朝乾隆時期有名的貪官。因其為人世故圓滑,善於琢磨皇帝心思,朝中關係上下通透,因此,頗為乾隆所喜愛,可以真正算得上是一人之上萬人之下的地位。但是在乾隆皇帝死後不足五天時,嘉慶皇帝就匆匆下令將和珅收押天牢。這種做法,讓人頗為不解,畢竟嘉慶剛剛接受帝國的權力,如此迫不及待的就對前朝老臣下手,行事之狠辣,做法之雷厲讓人咋舌。

那麼,縱橫乾隆一朝的和珅,難道就察覺不到嘉慶會對他動手嗎?為什麼不提前做好準備呢?事實上,聰明如和珅,如何會想不到自己這棵乾隆朝的大樹,必然會在乾隆皇帝駕崩後,遭受到來自各方面的打擊,特別是會深受新皇的忌憚。大風颳來,是遲早的事。但是,臣子畢竟是臣子,皇帝要說什麼做什麼,已經不在是他能左右的,已經無能為力。從乾隆離世的那一刻起,他已經是嘉興帝砧板上的魚,要殺要剮只能是悉聽尊便。

嘉慶為何下和珅下手

可究竟又是什麼原因?能夠讓嘉靖皇帝能夠在短時間內,迅速做出將和珅扳倒的決定呢?有人說,為了和珅貪汙的鉅額財富。畢竟和珅在乾隆朝時期貪汙了非常多的資產,說他富可敵國,絲毫不為過。但這顯然是不成立的,畢竟堂堂的一國之君,絕不可能為了點金錢財富就將先皇留下的重要大臣拿下。其實無非倆字兒:皇權。只有當皇帝覺得自己的皇權遭受到威脅時,才會不惜一切拿下先帝留下來的大臣。

為什麼嘉慶會覺得和珅威脅皇權呢?乾隆皇帝在位60年後,為了不超過聖主康熙在位的時間,最終在和珅的建議下,選擇了退位當太上皇,由皇十五子允琰登基為新皇,史稱嘉慶帝。但是乾隆並沒有放棄手中的權力,只是退到幕後遙控著朝廷大局而已,相當於嘉慶帝手中是沒有任何權力的,在明面上的傀儡皇帝而已。

乾隆皇帝退位成太上皇時,已經是85歲高齡,親力親為的處理國事,已經力不從心。所以往往會把很多的重要事情,交代給和珅這位近臣去處理,這在無形當中給乾隆減少了很多負擔。可他沒有注意到的是,他輕鬆的同時,卻給他的兒子嘉慶帶來無盡的痛苦。身為九五之尊,空有其形而無其實,根本無法接觸到任何實質權力,無法體現皇帝的威嚴,國家要事也基本上管不了。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乾隆死後才得以改變,足足長達四年的時間,這當中所積累的怨氣可想而知有多大。

和珅真的毫無準備嗎?

話說和珅這麼聰明,難道就沒有注意到嘉慶在未來可能會對他動手嗎?答案很明顯,和珅必然是有所察覺的,只是確實是有心無力而已。或許有些人會說,既然乾隆那麼信任和珅,那麼和珅,為什麼不能夠在乾隆立儲時做點手腳呢?這還得說說乾隆的子嗣,雖然他的兒子挺多,但是真正長到成年沒有幾個。還有兩個兒子是過去給了宗族王爺,而嘉慶帝允琰恰恰又是僅剩的三位皇子中皇帝的最佳人選。而且乾隆皇帝雖然年老,卻不至於在立儲這件事情上打馬虎眼。

除此之外,和珅是有真正給自己做過打算的,只不過他的舉動,並沒有獲得嘉慶皇帝的認同罷了。和珅在得知乾隆將讓位於嘉慶時,第一時間就給王府送上了賀禮--一對玉如意,寓意著恭賀之喜,然而嘉慶皇帝並沒有買賬。後來給和珅定下的20條大罪裡,其中就有一條是和珅曾經向嘉慶透露過皇位的繼承人。我估計和珅自己也蒙圈,憑啥禮物你收了,罪名還得我來承擔?

我是小芊芊,一個喜歡戲說歷史的小妞,每天聊點趣味歷史小知識,留下你對歷史的見解,友情分享,歡迎留言評論,歡迎你關注我呦!

小芊芊愛歷史


嘉慶皇帝是在乾隆帝去世後的十五天內砍掉了和珅這顆大樹,之所以如此迅速,我認為初衷是和珅對嘉慶帝沒有足夠的重視,而深層原因是當了三年傀儡“兒皇帝”的嘉慶帝,急需樹立自己的政治威嚴,所以和珅是槍打出頭鳥的一個犧牲品,隨之而來的是嘉慶帝對翰林大學士等舊臣的一系列大清洗。而這場政治大清洗運動,嘉慶準備了三年,他以忍讓認慫的態度矇蔽了和珅,又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鐵腕手段送給和珅致命一擊,且一擊斃命。

和珅的後路

和珅的聰明是不可否認的,所以在乾隆帝決定立儲的時候,他就已經開始為自己留後路。在乾隆帝執政後期,和珅的主要政敵可以說只有福康安、阿桂、劉墉、董誥四人,和珅對付這種能力不下於自己的政敵,手段就是無論他們怎麼彈劾自己,自己總是誇對手,誇的乾隆皇帝都認為這些人心眼太小。和珅一邊誇一邊向乾隆帝舉薦他們去做一些賣力不討好的軍國大事,這便將乾隆帝身邊的核心能臣支配的忙忙碌碌,自己則成為乾隆帝身邊唯一的心腹。


到了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已經當了六十年皇帝的乾隆帝要兌現自己的承諾,堅決不要比爺爺康熙帝在位更久,於是決定立太子準備禪讓。這時的和珅先是拿出拍馬屁的功底,恭維乾隆帝身體硬朗,定能活到百歲,不必這麼快立太子,此話一出,乾隆帝的皇子們算是恨透了和珅。可乾隆帝並未聽和珅之言,堅決要定立太子,並最終擇定了皇十五子永琰。這裡可以看出,和珅對於皇帝更迭的對策首先就是拖,依仗乾隆帝對他信任,盡力拖著乾隆帝繼續主持大局,這個辦法在嘉慶即位後仍然是其操縱朝政的主要手段。



在沒能阻止皇帝擬訂太子之後,和珅選擇了另一個辦法,那就是對繼任者進行試探,這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是邀功式的向永琰送了個玉如意,此時的乾隆並未公開太子人選,和珅近水樓臺先得到聖意,便將此喜訊以送禮的形式傳達給永琰,以示擁戴。永琰是一位頗有智慧的皇子,他給予和珅的回應是非常感激,並稱贊和珅是大清柱石,本應自己親自前往拜會和大人,才對得起和大人如此厚愛,並寫下一首《詠玉如意》,傳至和珅耳邊便迷惑了他的判斷,令他認為永琰是個軟柿子,所以感嘆到“不足以與我鬥智謀”。




經過第一輪試探後,和珅開始改變一味獻媚的態度,轉而進行暗中觀察,他將心腹吳省蘭安排在嘉慶身邊,時常查看嘉慶帝的詩稿,並監視嘉慶帝身旁不利於自己的臣僚,再逐一解決掉,從而達到孤立嘉慶的目的。在這一輪較量中,嘉慶帝依舊是安分守己,且常故意寫下歌頌和大人的詩句,使之傳到和珅的耳朵裡,這便更加迷惑了和珅,也促進了和珅進一步的強硬對策。

時至嘉慶元年(1796年),福康安在鎮壓苗民起義時去世,次年阿桂也因病去世,隨著乾隆帝進入垂暮吐詞不清,只有和珅能夠聽懂乾隆帝在說什麼,所以乾隆上朝時,和珅與嘉慶並立乾隆帝兩旁,乾隆帝聖諭皆由和珅之口傳向百官。這樣的權力下,健在的劉墉裝老回家,董誥也裝瘋賣傻退出政治舞臺,和珅成為清廷實際掌權者。他將福康安的弟弟福長安作為心腹培養,扶進軍機處,嘉慶帝的口諭到了軍機處如同廢話一樣,無人搭理,此為和珅第三步對策——硬剛嘉慶帝。

嘉慶的快刀

在君臣博弈的三年中,嘉慶帝屬於夾著尾巴做人,身為皇帝,不僅受制於乾隆太上皇訓政,還要受制於權臣和珅的排擠,憋著一肚子火的嘉慶帝在嘉慶四年終於迎來了復仇的機會。

乾隆帝在嘉慶三年臘月病倒在床,到了除夕之夜的皇室家宴中,五世同堂的天倫之樂並沒有給乾隆帝的病情帶來好轉,反而是諸多皇家禮儀使其疲於應付,終於讓這位89歲的太上皇油盡燈枯於正月初三。在乾隆太上皇駕崩之後,嘉慶皇帝終於熬出了頭,他從一名傀儡兒皇帝晉升為紫禁城裡真正的主人。他能夠自主決策的第一件國家大事便是太上皇的國喪之事,而這也是他處理和珅問題的最佳機會。



嘉慶皇帝的第一步便是在正月初三當天,口諭和珅總攬太上皇喪儀,這等重要大事交給和珅統領,實際上是穩住和珅情緒,以免和珅出現異動。和珅得此重任正得意時,嘉慶帝第二道口諭即發,卓令安徽巡撫朱珪即刻進京,這個朱珪不僅是嘉慶帝的老師,更是和珅在官場上的死對頭,這個人事調動才讓和珅清醒過來,但他也許只會想到一朝天子一朝臣,嘉慶總不至於在大喪之日動殺心,大不了辭官回家,豐厚的家底足夠自家幾代人享用。

“有上皇近臣為之緩頰,幾目朝廷法律猶同兒戲!”——《清史編年》

到了正月初四,嘉慶帝免去和珅一切職務,並令和珅為太上皇守陵,這與和珅所想的最壞結果無異,他便試探性的向嘉慶提出請假回家半天,換洗乾淨了再來撫靈。而嘉慶帝一口否決了和珅之請,這才讓和珅明白大勢已去,嘉慶帝這是要切斷他與外界的一切聯繫,控制他的人生自由。嘉慶帝雖已有殺念,但礙於百官輿論不敢操之過急,因而採取了敲山震虎之策試探百官。因時逢清廷鎮壓白蓮教起義,所以嘉慶藉此機會痛斥所有參與剿匪的文武官員,斥責他們謊報軍情,貽誤戰機,並在最後點明是因為上邊有太上皇近臣幫爾等隱瞞。此聖諭本是引百官彈劾總督鎮壓白蓮教的和珅,可百官雖明聖意,卻又不敢率先彈劾,此時嘉慶帝剛提拔的領班軍機大臣王傑率先發力,他指使學生廣興率先上折彈劾,隨即朱珪亦指使學生王念孫複議,這便引起了百官集體彈劾和珅的浪潮。


“不速治其罪,無識之徒觀望贅緣,別滋事端;發之速是義之盡,收之速是仁之至。”——《清史稿》

有了彈劾和珅的輿論導向,嘉慶立即於正月初五將和珅收監,但在太上大喪期間又覺得“然則治之得無太急”。正當拿捏不定之時,直隸布政使吳熊光抵京悼念太上皇,這位省部級官員本是乾隆帝看中後欲提拔入軍機處的,但當年和珅插了一腳,說他太過年輕,資歷不夠,硬是給擋在了軍機處之外。因此他得知嘉慶心思之後,便極力勸說應當快速處理和珅,這就堅定了嘉慶帝快刀斬亂麻的決心。


時至正月初八,嘉慶帝下令查抄和珅、福長安家,根據《庸庵筆記》記載,從和珅家裡抄出黃金白銀幾百萬兩、寶石四千多顆、黃金器皿五千多件、貂皮裘服八百多件、上等山參六百八十八兩;與此同時,所抄古董、工藝品價值連城,甚至有些連皇宮裡都未趁見過,珍珠之類需以鬥裝,再有家外田地、商鋪、銀號、當鋪無法估算。這些抄沒的家產在清廷留存下來的檔案中並沒有估價,只是民間流傳為1000萬兩白銀至8億兩白銀不等,而學界比較認可的是《庸庵筆記》中估計的2.3億兩,而當時清政府一年的財政收入也只不過4000萬兩左右,所以民間也有流傳說“和珅跌倒,嘉慶吃飽”。


在抄家結束以後,嘉慶開始召集親信給和珅議罪,就我們現在的觀點來看,可能覺得貪汙如此鉅款已經無需再議,但就當是的政治環境來說,貪汙腐敗是乾隆中後期官場的潛規則,大官大貪、小官小貪,就連清政府官方也是通過發放數額巨大的“養廉銀”來平衡這個現象,所以若論貪腐定罪,力度顯然不夠。所以在最後擬訂的和珅二十大罪狀中,並未提及腐敗,這多少也有為乾隆帝挽回顏面的意圖。

在二十大罪狀中,大致可以分為五類,第一類是經濟問題,主要以“與民爭利”為體現;第二類是攬權專擅,主要以排擠賢良為體現;第三類是任意延擱軍報,主要以督辦鎮壓白蓮教不利為體現;第四類是洩露國家機密,就是乾隆還未宣佈太子人選時,就以玉如意洩露出來;第五類是對太上皇大不敬,這才是其定罪時最致命的條款,萬罪以謀反和不敬為首,關於這一點,著重強調了和珅入圓明園進門不下馬,入紫禁城進門不下轎,太上皇批奏因字跡潦草而被和珅撕毀等,這是嘉慶皇帝隱忍三年所觀察的最致命一擊。

“五十年來夢幻真,今朝撒手謝紅塵。他日水泛含龍日,留取香菸是後身。”——和珅絕命詩

此類罪狀擬訂之後,嘉慶帝才向百官反問“人言和珅有異志,有諸?”百官這才感受到曾經的兒皇帝如此狠辣,紛紛表示罪狀屬實,且不可饒恕,並建議凌遲處死。正月十五日,嘉慶帝下聖諭宣佈和珅罪狀與處理決定,和珅之子豐紳殷德這才知道父親的遭遇,連忙讓妻子固倫和孝公主前往皇宮斡旋。這位和孝公主是乾隆65歲時老來得子,是其最小的閨女,疼愛如掌上明珠,嘉慶皇帝也非常喜歡這個妹妹,礙於這個關係,將凌遲處死更改為令其自盡,並宣佈和珅對大清有功,只處罰他一人,免連坐家族成員。正月十八日,和珅被押送回家,在監視下懸樑自盡,死前留下絕命詩,言語中流露出滿滿的不服氣,表達了對自己一生經歷非常滿意,並影射了如果有機會,一定會將皇帝當作掌中玩物,也真可謂是百年難遇的曠世奇才!


綜上,從乾隆皇帝去世到處死和珅,前後共計十五天,嘉慶皇帝用了三年作為隱忍,用了十五天作為報復。有人說懲治和珅是因為財政危機所需,其實這種看法太過淺薄,嘉慶皇帝在乾隆去世以後需要樹立自己的政治權威,殺雞儆猴的做法已經不適合當時的政局,倒不如殺猴給雞看,因為他更需要官僚體系作為國家運轉的動力。所以在處理掉和珅以後,為避免案件擴大化,嘉慶做了妥善的善後事宜,正月十九日便發佈上諭,申明和珅一案已經辦結,不大規模地牽連百官,以安朝臣之心。嘉慶帝對於和珅的處理可謂是快刀斬亂麻的經典案例。

參考資料:《清史稿》、《庸庵筆記》、《清仁宗皇帝實錄》


棍哥觀史


乾隆在位期間,一直對和珅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他知道和珅的勢力是非常大的,也知道和珅是一個十足的貪官,但是乾隆沒有除掉和珅,對和珅又愛又恨,和珅的確精明,幫乾隆解決了不少大麻煩。就從乾隆與和珅的相處中,乾隆深知和珅是一個怎樣的人。

嘉慶殺掉和珅一是因為乾隆的聖旨。乾隆在去世之前就留這樣的聖旨,告誡嘉慶一定要除掉和珅,他深知嘉慶一定不是和珅的對手,他的狡猾奸詐與深謀老算一定會讓嘉慶吃盡苦頭,說不準江山就會斷送在這裡。

而是因為嘉慶與和珅有一定的仇恨。在乾隆讓嘉慶即位的時候,和珅就對其百般阻擾,從此兩人就結下仇恨,並且如果不殺掉和珅的話,就單憑嘉慶的資歷,一定會做一個傀儡皇上,所以一旦上位就會匆忙除掉和珅。


史家小客棧


嘉慶皇帝可不僅僅抄沒了和珅的億萬家產,更是毫不留情地要了和珅的命。

1799年2月7日,乾隆皇帝在養心殿中嚥了氣,放開了他已經緊緊拽了近64年的權勢。

1799年2月22日,乾隆皇帝死後僅僅過了半個月,他生前最寵信的和珅便被他的兒子嘉慶皇帝給賜死了。

嘉慶皇帝的所作所為是不是很急迫?確實急迫。

那麼,嘉慶皇帝為什麼會在乾隆皇帝屍骨未寒的時候,這麼急迫地對和珅下手?

嘉慶皇帝在1795年的時候接受乾隆皇帝的禪位,當上了皇帝,可是,誰也沒想到乾隆卻不是真心想要禪位,乾隆仍然緊緊地抓著皇權不放手。

乾隆宣佈禪位給嘉慶之後,沒過多久,為了告訴所有人他只讓位,但不讓權,又發佈了一條命令:“朕在明年雖然會歸政於永琰,可是,今後所有的軍國政事,你們仍然上奏於朕,唔,你們在奏疏中稱朕為太上皇即可!”

如此一來,嘉慶只能老老實實地當一個沒有權力的“傀儡皇帝”,事事皆由乾隆說了算。

嘉慶這個“傀儡皇帝”一當便是近4年的時間,他也幾乎一直處於被架空的狀態,所以手中幾乎沒有皇權可言,換作是誰,誰心中又能沒點怨氣?更何況,這近4年的“傀儡皇帝”生涯讓他幾乎失去了一個皇帝所應該具有的尊嚴和威信。

所以,他急於在乾隆死後迅速地找回自己的場子——讓別人看到他作為一個皇帝的權力和威信,讓別人對他產生敬畏心。

嘉慶皇帝想要迅速建立自己絕對的權威,最快也是最有效的辦法便是推倒他爹乾隆皇帝所留下來的權威。

他想推倒乾隆所留下來的權威的最好方式則是選擇拿乾隆生前的一個或者幾個寵臣開刀,最終,他的目光盯住了乾隆生前最為寵信的一個人——和珅!

和珅當時所扮演的角色,也確實很適合用來給嘉慶皇帝立威。

和珅不僅僅是乾隆的寵臣,在無數人看來,他更是一個善於溜鬚拍馬、蠱惑皇帝的佞臣,他在當道之時,極力打壓和剷除異己;他還是一箇中飽私囊的貪官,他的貪腐可謂是三千年來所未有,積累了無數家財。

野史記載和珅貪汙金額高達“二十億兩有奇政府歲入七千萬,而和珅以二十年之閣臣,其所蓄當一國二十年稅入而強”,即便正史所記載的沒有這麼多,但也不會差到哪兒去,如《清史稿》所記也有“藏銀、衣服數逾千萬”、“夾牆藏金二萬六千餘兩,私庫藏金六千餘兩,地窖埋銀三百餘萬兩”、“薊州當鋪、錢店貲本十餘萬”。

嘉慶皇帝對和珅下手,不僅能夠趁機立威,向所有人宣告乾隆時代已經成為過去,嘉慶時代已經開始,更能夠趁機撈一筆數額超乎想象的橫財,填補一下因為乾隆的揮霍而日漸見底的國庫,何樂而不為?

所以,和珅註定了會成為嘉慶皇帝砧板上的魚肉,被嘉慶皇帝吃幹抹淨。

不過,對於嘉慶皇帝的出手,聰明一世的和珅卻為什麼沒有沒有早作謀劃,從而避開這場即將落到自己頭上的禍事?

實際上,和珅在很早之前便已經做好了打算,遠比我們想象的要早很多。

乾隆皇帝是在乾隆六十年九月宣佈立時為和碩嘉親王的嘉慶皇帝為皇太子,但是,在這個任命還沒有正式宣佈的時候,和珅便已經明確知道了乾隆要傳位給嘉慶。

於是,和珅為了能夠在嘉慶即位以後,仍然能夠嘉慶朝站穩腳跟,繼續享受權勢和富貴,便偷偷地溜去找嘉慶,王爺呀,皇上已經決定正式立皇太子啦,還會禪位給您呢!

和珅原以為自己將這個消息告訴嘉慶,自己便能夠討得嘉慶的歡心,嘉慶也會感激涕零地收了自己,可是讓他沒想到的是嘉慶竟然完全沒有領情,這件事反倒成為了嘉慶後來收拾和珅時所羅列的和珅犯下的第一大罪。

不過,說到底嘉慶最後給和珅定罪最重要的還是和珅的貪權和貪汙,和珅貪權等於是在分嘉慶皇帝的權,貪汙等於是在搶嘉慶皇帝的錢,又犯了眾怒,所以嘉慶皇帝不可能容得下他。

嘉慶皇帝之所以只用了短短半個月的時間便收拾了被乾隆寵壞了的和珅,除了嘉慶一步一計之外,說到底還是因為和珅只是一個寵臣,不是一個權臣。

寵臣一旦失去了皇帝的寵信,便會瞬間失去自己幾乎所有的權勢。

可是,權臣卻不需要皇帝的寵信,不論是皇帝寵信也好,是厭惡和提防也罷,權臣手中的權力都不會縮減半分,更有甚者能夠直接威脅到皇權,篡權奪位也不是沒有可能。

和珅是權臣嗎?顯然不是,所以嘉慶想要收拾和珅倒也不算難。

當然了,為了避免引起和珅的劇烈反彈,對朝堂造成不利的影響,嘉慶收拾和珅的時候還是用了計策。

他第一步是穩住和珅,讓和珅負責主持乾隆皇帝的喪事,讓和珅誤以為他會看在乾隆的面子上饒過他,從而有效避免了和珅的狗急跳牆。

他所走的第二步則是讓人蒐集和珅的犯罪證據,從而給和珅網織罪名,讓和珅辯無可辯、逃無可逃。

第三步則是在確定蒐集到的證據確鑿無疑之後,列舉和珅的罪名,直指和珅的要害,對和珅下手,一擊致命。

嘉慶雖然只是一個平庸之君,但是,他在對付和珅的過程中確實顯得乾脆利落。

這倒也不是因為他的計策有多高明,實際上這個計策很尋常,只是因為和珅不是權臣,手裡沒有能夠讓嘉慶投鼠忌器的兵權,這才讓嘉慶能夠如此乾脆利落。

嘉慶當了24年的皇帝,也只有收拾和珅一事能為人所熟知和樂道,餘下之事也不過爾爾。


吾與吾國


嘉慶皇帝為什麼匆忙查抄和珅呢?有下面三大理由:

1.和珅作死,嘉慶皇帝殺雞儆猴。

和珅的大靠山乾隆皇帝駕崩後,和珅沒有向嘉慶皇帝提出辭職奏摺,以求自保。他依然大權在握,一往如昔的貪戀權勢與榮華富貴。

當時朝政大臣們多有貪汙,風氣十分不良。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乾隆皇帝駕崩後,剛剛拿到天子之權的嘉慶皇帝也想作出一番事業。整改朝廷內外風氣,勢在必行。

於是,繼續作死的大貪官和珅被嘉慶皇帝“殺雞儆猴”了。

2.抄和珅一人,便可富一時的國庫。

據《清朝野史大觀·和珅家財》等野史記載,和珅總財產是“二十億兩有奇政府歲入七千萬,而和珅以二十年之閣臣,其所蓄當一國二十年稅(歲)入而強”。

和珅貪的錢,可以匹敵一個國家二十年的稅收。如果和珅號稱貪官第二人,那麼都沒有貪官有能耐稱第一了。

嘉慶皇帝上位初期,國庫資金十分緊張。如果你是嘉慶皇帝,試想一下,你面前有一個這麼有錢的小肥羊在,你能不急衝衝的下手。

3.查抄和珅,一種“收攏人心”的政治手。

雖說乾隆皇帝比較坑兒子,不過把和珅留給嘉慶皇帝,何嘗不是一片愛子之心。

和珅的貪汙罪名,世人皆知,有許多臣民遭受過和珅的迫害。嘉慶皇帝一上任便把和珅給查抄了,必是大塊人心,民心所向

和珅作為大貪官一枚,他肯定不是傻子,他怎麼沒有為自己留條後路呢。不,和珅留了好幾條後路,只不過還是逃不過一死罷了。

1.和珅本想賺個從龍之功,不過嘉慶皇帝不買單。

在乾隆皇帝向天下人宣佈嘉慶皇帝為下一任皇帝之前,和珅便已經偷偷將玉如意送給了嘉慶,藉此洩露了這重大機密。

可是嘉慶皇帝並不想被收攏,上任依舊查抄和珅。可笑的是,這洩露機密一事,也在那和珅二十大罪之內。

2.和珅為兒子豐紳殷德求娶固倫和孝公主,以此一躍成為皇親國戚。

固倫和孝公主,是乾隆皇帝第十個女兒。她倍受乾隆皇帝的寵愛,與嘉慶皇帝也有著兄妹之情。

不管和珅兒媳婦身份如何,嘉慶皇帝都不會對和珅網開一面,於國於私都不可能。

不過這個後路還是有一定效果的,至少豐紳殷德沒有被株連,和珅也有了一個體面的死法。





歷史小八卦迷


這是乾隆給兒子嘉慶當皇帝的“資本”,皇位附贈“新手大禮包”,和珅只是皇家的“奴才”!!!

因為電視劇的貢獻,乾隆時期的大臣和珅我們都不陌生,特別是把他定格為阿諛奉承、溜鬚拍馬、打壓清官的大貪大惡的大官形象,讓我們娛樂的同時也過了把癮。

和珅作為乾隆時期權侵朝野的第一大權臣,其形象肯定不是單一的。他固然有貪腐的一面,但在業務能力上也肯定毫不遜色,要不然按照乾隆的聰明機智也不可能讓他活那麼久。

那為什麼一個有能力的、聰明的貪腐權臣不想好自己的退路呢?

  1.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和珅和乾隆玩心眼,肯定是玩不過乾隆的。首先乾隆肯定不會允許和珅謀反或者溜之大吉這種情況發生。他之所以寵信和珅,一方面的確因為和珅的能力,另一方面不就是因為和珅聽話嘛?!古代,下至小領導上至皇帝,不都喜歡聽話的人嗎?和珅也是如此,他聽話,他的能耐範圍在乾隆的可掌控之內。

  2. 和珅本身除了貪,根本與謀反之意。我們知道,和珅之所以遭到大家的記恨,是因為他可鄙的嘴臉,在皇家那家,他始終是一副奴才樣,其實從心底來說,他就是依附於皇帝而生存的。
  3. 和珅有一個手握兵權的弟弟,可惜沒能活的足夠長。和珅的弟弟和琳是深得乾隆器重的重臣,有能力而且會帶兵打仗,所以和珅的一部分地位是和弟弟和琳相輔相成的。然而,和琳不幸去世,剩下一個和珅其實並沒有多大威脅,嘉慶也就從容的下手了。
  4. 和珅太過相信自己與皇家的關係或者說他過於相信自己在乾隆心目中的地位。乾隆在世時,和珅在他心中肯定是有一定地位的,並且兩家還結了親,兒子娶了個公主。和珅本想安安穩穩走完一生,沒想到,乾隆只是把他當做了一個“大禮包”,肯定是要讓嘉慶來拆的。

所以說,和珅一是根本玩不過乾隆,二是和珅也沒有那個能力,他把自己定位為皇帝的“奴才”,其結果也只能為皇家所用。

我是xiaoZ彈史,翻看滾滾煙塵,知曉橫趣點點。歡迎【關注】我,一起尋找歷史中的真我!


xiaoZ彈史


和珅是乾隆皇帝寵信的重臣。乾隆皇帝在世時,和珅可謂位極人臣,權傾朝野。

然而嘉慶四年,太上皇乾隆駕崩不久,嘉慶皇帝便查抄了和珅,公佈和珅20大罪狀,並賞賜三尺白綾結束了和珅的性命。

那麼,一向以孝道著稱的嘉慶,為什麼在先帝剛死就查抄他的重臣和珅呢?聰明一世,善於揣摩上意的和珅,為什麼也不早作打算?經有書君分析,主要有如下原因:

嘉慶為什麼匆忙查抄和珅?

一是為了立威。

古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嘉慶的三把火是在太上皇乾隆死後才開始燒的。

乾隆晚年寵信和珅,和珅因此專權20餘年。凡是跟他不對路的人,他就在乾隆皇帝跟前讒言陷害;凡是巴結賄賂他的人,他就想方設法予以保全。

利用職務之便大肆斂財,結黨營私,打擊政敵,嚴重破壞了乾隆後期政治風氣。

乾隆認為只有和珅才最懂“聖意”。晚年上朝時,甚至讓和珅站在他和嘉慶的旁邊,滿朝文武上奏之後,由和珅傳達乾隆的旨意,相當於和珅在“攝政”,而嘉慶卻沒有實權。

因此,民間甚至稱和珅為“二皇帝”。

嘉慶曾對親信說“朕若不除和珅,天下人只知有和珅,不知有朕”。

嘉慶帝本來對和珅就深惡痛絕,待乾隆皇帝這座靠山一倒,嘉慶立即借誅殺和珅整頓吏治,清除積習,從而坐穩皇位。

二是國庫沒錢。

乾隆中年以後,也有了中年人的一些毛病。比如好大喜功,大興土木。比如遊山玩水,巡幸各地,六下江南幾乎耗光了國庫。到嘉慶即位的時候,已經面臨著嚴峻的財政危機。

和珅在被乾隆寵信的20餘年間費盡心機斂財,嘉慶早看在眼裡。抄了和珅,正好可以充實已經十分空虛的國庫。

據《清史稿》記載,和珅被抄沒的家產共有109處,家產共計11億兩白銀之多,還有堆積如山的金銀珠寶、珍稀古玩、屬國貢品等等,不計其數,可以說富可敵國。

而清廷當時一年的財政收入才7000萬兩白銀,和珅被沒收充公的家產抵清朝15年的財政收入。因此民間有“和珅跌倒,嘉慶吃飽”說法。

三是洩憤。

乾隆為了感恩爺爺康熙皇帝對他的厚愛和栽培,曾表示在位的時間決不超過康熙在位的60年時限。誰知乾隆太長壽,即位60年後仍身康體健。兒子都活不過他,17個兒子中,有13個兒子在他之前就死了。

嘉慶被選為太子,本來就是矮子裡挑長子,是乾隆沒有選擇的選擇。

就在乾隆猶豫要不要傳位給嘉慶時,和珅趁著在乾隆皇帝跟前兒說得上話,極力勸阻乾隆禪位給嘉慶。

一方面是對乾隆表忠心,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不讓自己的地位受到影響。因此,嘉慶與和坤產生了恩怨。

並且,和珅為了防止嘉慶培植自己的勢力,還常在乾隆面前說嘉慶的老師朱圭的壞話——朱圭可是從小教導嘉慶的老師,深得嘉慶的敬仰。

久而久之,乾隆聽信了讒言,就將朱圭革職查辦了。這事也被嘉慶記在賬上。

乾隆駕崩之後,嘉慶終於可以大展拳腳了,自然要拔掉和珅這個眼中釘。

和珅為什麼不早作打算?

首先,和珅懷有僥倖心理。

和珅仗著與太上皇(乾隆)關係甚密,還是兒女親家,和珅的兒媳就是乾隆的十公主,即使太上皇不在了,他與新皇帝的關係不似與先皇密切,以嘉慶儒弱的個性,不至於會弄死他。

其次是嘉慶不露聲色,和珅沒有察覺。嘉慶剛即位時,有太上皇在,嘉慶的確很收斂情緒。縱使有人說和珅的壞話,他也不做任何表示,甚至還偏袒和珅。

和珅曾經將他的老師吳省蘭安插到嘉慶身邊,觀察嘉慶的動靜。

嘉慶知道吳省蘭是和珅的人,更是不動聲色,一點都沒有表露出自己的內心想法。

慢慢就給和珅一個假象:以為自己是老皇帝寵愛的心腹,新皇帝仰仗的老臣,嘉慶皇帝不會動他。

三是不能反,也無處逃。和珅雖然是軍機大臣,但軍機大臣這個頭銜其實是個虛職,雖然位高權重,但是他手裡沒有可供指揮的軍隊,他自己是一介文官,從未帶兵打過仗,不具備造反的條件。

而且造反可是株連九族的重罪,一著不慎,自己丟了性命不說,還要滿門抄斬的。

並且,從史料來看,和珅只是愛財,並無竊國之心。估計他也是賭一把,如果嘉慶真的對他有殺心,寧願以他一人的性命,換取全家人活命吧!

和珅死時不過49歲。隨著和珅的死,一個顯赫的家族也就此沒落。縱觀和珅一生,也有不少個人閃光點,但是作為被皇帝信任的重臣,他卻將天平卻倒向了財富,最終因此斷送了性命。

有書君語 :有書送書季開始啦~每週會免費贈送1000本實體書給大家作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讀之書《無聲告白》。私信回覆:福利,即可免費包郵領取書藉,本次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和珅跌倒,嘉慶吃飽”,這句話想必大家都聽過,很多人都好奇和珅這樣的鉅貪,乾隆難道就不知情嗎?其實不然,乾隆對和珅的所作所為十分的清楚,但他知道和珅所有的財產最終還是國庫的。雖然和珅很貪,但是和珅十分的忠心,辦事能力突出,十分會揣摩乾隆的心思,深得乾隆的喜愛,所以乾隆根本是捨不得殺和珅。

我們可以這麼理解和珅在乾隆朝貪汙的鉅額財務,其實是乾隆這個皇帝留給自己兒子的“儲蓄罐”,還有就是乾隆晚年多次下江南,導致國庫空虛,如果繼續從國庫裡面拿錢的話肯定會受到大臣的阻撓,所以他把這件事情交給和珅來做,既不用花國庫的錢,又可以達成自己願望,所以乾隆十分的依仗和珅為自己辦事,而且乾隆將自己最疼愛的十公主嫁給和珅的兒子豐紳殷德,這也導致和珅在朝中的權力越來越大。

乾隆一死,和珅自己也知道自己的好日子已經到頭了,只是自己沒有想到嘉慶會這麼快就對自己動手,乾隆死後十五天嘉慶就將和珅下獄賜死,派去查抄和珅家的大臣整整用了四個月才清點出所有的財物。嘉慶為何如此急不可耐的要殺死和珅,和珅跑不了,錢早晚都是嘉慶的。其實真正的原因是在乾隆當太上皇的這段時間裡,大權在握,但是身體的話卻越來越差,所以很多事情都是和珅在處理,當時和珅大權獨攬,嘉慶的話卻是有名無實,如果再晚點動手的話,說不定會被和珅廢除。後來嘉慶也點明瞭“天下人只知和珅,不知嘉慶”試想對於權力集中的封建統治者,怎麼會容忍這樣的事情發生。


微視集中營


和珅、乾隆、嘉慶這三人之間的關係是十分微妙的,嘉慶是乾隆的兒子,和珅是乾隆的寵臣,而和珅理應對嘉慶十分尊敬,但實際上嘉慶與和珅的關係很差,這就導致在乾隆剛離世後,嘉慶就將和珅扳倒了,而且速度之快讓人們都感到訝異。那麼嘉慶為什麼要這麼快下手,和珅那麼聰明,明知嘉慶不喜歡自己,為什麼不早做打算呢?

在古時候一朝天子一朝臣,所以在新皇帝繼位後,往往都會有一些舉動,而嘉慶當時的舉動就是除掉了前朝的鉅貪和珅,這個做法人人稱好,將他除掉算是大快人心,可是嘉慶的下手速度未免也太快了些,這一點確實讓人感到疑惑。其實嘉慶早就想要將和珅扳倒,他看不慣和珅在乾隆面前那副小人的嘴臉,但是奈何乾隆皇帝喜歡他,嘉慶也不能把他怎麼樣。

在乾隆離世後,和珅確實謹慎了一些,可是嘉慶已經下定決心要將和珅除掉,不管他有什麼舉動都一樣,而且嘉慶剛剛登基需要做一件大事來給自己立威,除掉和珅就再合適不過了,所以他不僅要趁早動手,還要加快行動。當然和珅也不傻,其實在嘉慶被定為接班人的時候,當時和珅就想要巴結嘉慶,和珅這樣做當然和珅也不傻,其實在嘉慶被定為接班人的時候,當時和珅就想要巴結嘉慶,和珅這樣做自然是為了給自己鋪路,但是嘉慶對和珅的印象差極了,所以無論和珅怎麼討好他嘉慶都非常反感,和珅看到這樣的情況自然也認命了,只不過他沒有想到嘉慶會這麼快下手。

和珅在朝中黨羽眾多,他雖然不受嘉慶的待見,但是因為他是老臣,而且朝中的力量強大,所以和珅可能也沒有太擔心,他自然也會想到聯繫這些人給自己撐腰,但是一切都還沒來得及進行就已經被除掉了,所以當時的和珅應該是傻眼的。

嘉慶在清查了和珅之後,還將他抄家,和珅一輩子積攢的金銀財寶都進了大清的國庫,想來也算是百忙了一場。後來和珅被賜死,嘉慶達到了政治目的,除掉自己討厭的人,還給自己樹立了威信,更加重要的是,從此有錢了。另外嘉慶在對付和珅的時候是有嚴密部署的,他要在和珅聯繫朝中大臣之前將他扳倒,只有這樣才可以提高勝算,如果嘉慶走緩兵之計,也許和珅就會逃過死劫,那麼歷史可能就要改寫了。


歷史課課代表


乾隆在世時,和珅的受寵程度和權勢之大稱得上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我們從馬嘎爾尼稱呼他為“二皇帝”就能知曉一二了。這一切的榮華富貴於和珅來說,實在是得之不易。你想,一個既沒有貴族背景,又沒有進士文憑(和珅連舉人也沒有考上,只是個文員)的人,日後卻要與滿朝文武爭雄,直到平步青雲,其中的艱辛與難度可想而知。所以和珅憑什麼一路上位呢?當然是他的聰明才智了。這個就不展開說了,筆者要強調的是,和珅這樣的人精是不可能不提前防範後來的嘉慶的。


縱觀中國歷史,幾乎每次代際交替時,都會呈現出一個“潛規則”(就不說規律了)。那就是老皇帝的寵臣一般都會成為新皇帝的眼中釘。而且這種“潛規則”一般都會以一種正關係的表現出來,這也就意味著前朝老臣越得寵,後面的新皇帝就越敵視他。

熟悉中國歷史的和大人當然對這種不明不顯的“潛規則”非常熟悉了,所以嘉慶帝還只是個太子時,和珅就已經向他表現出了一些善意了。 儘管雍正帝建立了秘密立儲制度,但到了乾隆這裡卻沒用上,只因為乾隆活的夠長,他坐了六十年皇帝的寶座還不滿足,之後又當了三年多的太上皇才溘然長逝。所以嘉慶帝剛上位時,其實是非常憋屈的。

但是對和珅來說,乾隆當太上皇卻是非常有利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乾隆在世時,下一任皇帝是誰基本上就已經是半公開的秘密了。而和珅作為乾隆最寵愛的近臣,當然是最早知道這個消息的人了。


和大人多聰明一人,他就把這個消息提前透露給了後來的嘉慶帝,當然這一手和珅還是冒了不小的風險,可見到這裡和珅對嘉慶的態度已經開始從表達善意向討好轉變了。當然這種討好的程度和珅把握得還不錯。

他明面上在討好嘉慶,但是暗地裡卻也在限制嘉慶的權力。而太上皇乾隆當然是樂見其成了(說不定這裡面就有乾隆的授意),所以筆者才說嘉慶這個皇帝當得憋屈。事實上,嘉慶帝還只是個儲君時,就已經非常討厭和珅了,而現在這種憋屈只會讓嘉慶對和珅的敵意變得更大。

所以我們看到,乾隆一死,嘉慶帝就迫不及待地要整死和珅。 那麼嘉慶帝是怎樣清算曾經的“二皇帝”和珅的呢?只見乾隆一死,嘉慶就下旨讓和珅及其死黨福康安為先帝守靈,不得擅自離開。好傢伙,嘉慶帝直接來了一手釜底抽薪,這下子就讓和珅來不及搬救兵,只能坐以待斃。


然後嘉慶就馬上安排官員彈劾和珅,當然不外是一些莫須有的罪名,不提也罷。 值得注意的是,和珅被清算的主要罪名其實並不是貪腐,而是逾制和僭越。這就是嘉慶的高明之處了。

嘉慶帝深知清算和珅速度一定要快,最好是能打他個措手不及,所以嘉慶就把動手的時機選在了為乾隆服喪期間。那麼在此期間清算和珅,給他扣一頂冒犯先帝的帽子就再好不過了。

那麼嘉慶帝為什麼要清算和珅呢?坊間傳聞嘉慶此舉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抄和珅的家,以緩解當時的財政壓力,更有好事者為此造出了一句“和珅跌倒,嘉慶吃飽”,讓人哭笑不得。


事實果真如此嗎?筆者覺得不然。嘉慶曾經說過:“朕若不除和珅,天下人只知有和珅而不知有朕。”由此可知看出,嘉慶清算和珅,根本原因還是怕和珅危及他的統治,所以欲從根本上解決君權與相權之間的矛盾。

其實嘉慶此舉一點都不新鮮,他的祖輩們都是深諳其道的好手,嘉慶只是繼承了愛新覺羅家族的“優良傳統”罷了。當然,清算和珅也不排除其中有嘉慶的一點小心思在作怪,畢竟“帝王心態”不一樣。 所以說,和珅之禍非和珅不夠精明,實則是形勢使然,大勢所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