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你努力綻放的樣子真好看

前言

文學評論家夏衍說,世界上氣力最大的,是植物的種子,一粒種子可以顯現出來的力,簡直是超越一切。

因為,一粒種子,不論壓在它上面的石塊如何重,也不管石塊與石塊之間的縫隙是怎樣的狹窄,它一定是要曲曲折折地頑強不屈地長到地面上來的。

生之初,我們每個人的都是一粒小小的種子,因為肩負著“為著嚮往陽光”和“達成生之意志”的使命,才使我們的生命充滿了無窮的力量和無限的可能。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你能給生命拓展多大的空間,它就有多大的潛能。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你努力綻放的樣子真好看

石縫裡的小花

1

生命開始的一瞬間就帶了鬥爭來的草,才是堅韌的草。——夏衍

春天的時候,從網上購得一小包太陽花的種子。這些種子可真小,平時人們形容小總愛說芝麻大點,可這太陽花的種子充其量也就有一粒芝麻的十分之一大小。它們的確是太小了,細細碎碎的,單獨一粒放在那肉眼還真不容易看得見它。

找來花盆填滿土澆透水,把這些太陽花的種子均勻地撒下,而後薄薄的覆了一層土,只是怕土蓋多了小芽沒有能力鑽出來。

朝等暮盼,半個多月過去了還不見一顆小芽鑽出土來,輕輕拔開土層只見這些種子已經乾癟爛掉了。原來是我的好心幹了壞事,土還是覆少了。

把剩下的種子再次撒下,吸取了上次的教訓,這次我給它們覆蓋了大約5cm左右的花土。幾天後的一清晨,我發現花盆裡擠滿了好奇的小腦袋,我的太陽花終於破土而出了。原來,生命的力量真不可小覷。

讀汪曾祺老師的散文《人間草木》,有一段豆芽記事,至今難念。秦老九去田裡點豆子,剩了一把,他懶得拿回去,就用力掀開了田頭的一塊大石頭,把豆子扔了進去然後又把石頭放下。後來他偶然路過田頭,發現那塊大石頭長高了不少,蹲下來一瞧,他驚訝的張大了嘴巴:原來是他扔下的那把豆子齊刷刷地長了出來,它們竟然把大石頭給頂了起來。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你努力綻放的樣子真好看

石縫裡的小草也開出燦爛的小花

2、

300年前,清代詩人袁枚寫下了一首名為《苔》的小詩。

白日不到處,

青春恰自來。

苔花如米小,

也學牡丹開。

陰暗潮溼的角落裡,一叢綠油油的青苔在一個不經意間明亮了詩人的眼睛,內心油然升騰起一股對生命的敬重之情:如此弱小,如此倔強不甘。

《苔》,是詩人寫給這世上每一個平凡而又努力綻放的生命的讚歌。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你努力綻放的樣子真好看

長在潮溼陰暗處的青苔

300年後,2018年2月28日這天,這首小詩被鄉村支教老師梁俊和他貴州深山裡的學生們帶到了中央電視臺《經典詠流傳》的舞臺上。

一首20個字的小詩,被梁老師和孩子們用最質樸無華的聲音演譯出來,歌聲響起,瞬間感動了億萬中國人。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你努力綻放的樣子真好看

被梁老師帶到央視舞臺的學生

2013年,梁俊帶著他的新婚妻子來到貴州省石門坎小學支教。在這裡,梁老師採用詩歌吟唱的方式,教孩子們識字、識情、識意,讓孩子們從心裡真正地愛上語文、詩歌和寫作。

2年的支教時間裡,梁老師不但教孩子們背熟了100多首古詩詞,還把50多首古詩詞譜上了曲,和孩子們一起吟詠彈唱,《苔》就是其中的一首。

梁老師說:“‘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我發現,原來我也是可以做一些事情的,這就是我的價值吧;而在我的心中,大山裡的孩子們也一樣能找到生命的價值,等待綻放出來的時刻。”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你努力綻放的樣子真好看

鄉村支教的梁老師

遇見梁老師,是這群生活在偏遠山區裡的孩子們的確幸,是梁老師給了他們力量和方向。正象歌中唱的那樣“夢站成山脈,溪流匯成海,夢是指路牌,為你點亮未來。”

深山裡,梁老師為孩子們築起一個美麗的夢,一顆顆夢想的種子悄悄地在生根發芽,“風一來,花自然會盛開”,孩子們的人生終有一天也會象牡丹一樣美麗綻放。

梁老師在他的公眾號裡寫到:“能學唱古詩詞,學習語文,最終學習的是如何尋找生命的價值。”

苔米如米小,也學牡丹開。每一個自強不息的生命都值得被尊重,每一份執著的耕耘都值得被點贊。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你努力綻放的樣子真好看

師生同臺演唱《苔》

3、

生命的本相,不在表層,而是在極深極深的內裡。——席慕容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那年大旱,城裡的樹木枯死了大半,唯有一位老園丁負責管理的樹木依然鬱鬱蔥蔥枝繁葉茂,成了這個城市裡一道別樣的風景。

眾人不解,紛紛向老園丁討教經驗。老園丁說:“你們是按部就班的管理,有規律,給這些樹養成了習慣,它們只需等待就成了,已經沒有了自主生存的能力。

我這個人比較懶,對它們是散養。飢渴不定,沒辦法,它們就得自己主動地去尋找生存下去的法子。這樣一來,它們的根系就會在地下不斷地拓展、不斷地延深,久了就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根系網,能夠時刻吸收儲存水份,就算一時半會兒斷了水源供應它們也能自給自足……”

眾人恍然,為老園丁的智慧更為生命的頑強感嘆不已。

老園丁的智慧管理,讓人不由地想到沙漠裡那道綠色的風景線——仙人掌。科學家發現它們也有驚人的策略來解除乾旱。仙人掌的根都扎的較淺,只在地表下一點點,但它們卻延展它周圍幾英尺遠,儘可能地吸收儲存土壤裡的水份。當雨季來臨時,它馬上又長出更多的根來儲存水分;在氣候炎熱乾旱時,它又馬上枯萎脫落掉一部分根系以便保存水份供應。

適者生存,這是自然界亙古不變的法則。這世上的動植物都是一樣的,只要是想生存下去,總是會有各種各樣的精彩活法,因為生命的潛能是無限的。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你努力綻放的樣子真好看

沙漠裡的仙人掌

結束語

能夠來到這個世上,每一個生命都不容易。

如果,生而為花,就努力綻放出最美的花朵;如果,生而為樹,就竭盡全力長成樹的高度;即使生為一株小草,也要把弱小燦爛到極致直至無能為力;如果,生而為人,那就應該努力創造出生命的價值,活出意義。

因為,每一個生命都是努力綻放的花朵。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你努力綻放的樣子真好看

曇花一現,怒放的生命

本文劉玲子candy頭條首發,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立刪,謝謝您的關注和支持。

騰訊視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