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秒看懂5大醫藥公司三季報:(4)藥明康德

60秒看懂5大醫藥公司三季報

(1)華蘭生物、(2)恆瑞醫療、(3)科倫藥業、

(4)藥明康德、(5)邁瑞醫療

60秒看懂5大醫藥公司三季報:(4)藥明康德

藥明康德前三季度的

營收為92.79億元,同比増長34.06%;

歸屬扣非淨利潤為17.14億元,同比增長36.88%。

Q3單季度的

營收為33.84億元,同比増長34.71%;

扣非淨利潤為7.21億元,同比増長69.65%。

公司2018年的營收為96.14億元,而今年前三季度的營收已經達到92.79億元,差不多趕上去年全年的營收,在這麼大體量的營收下還能保持這麼快的增速,行業龍頭地位明顯。

藥明康德2018年營收為96.14億元,最新市值1555億元,國外對打的CRO公司IQVIA(昆泰)2017年營收為680億元,最新市值為1890億元,藥明康德相比昆泰來看,市值好像已經達到了上升的極限,但也許我們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思考。

公司的主營業務為CRO、CMO和CDMO全產業鏈業務,客戶是國內外的醫藥巨頭,目前公司的營業收入70%收入來自國外,國外的客戶也佔多數,就是因為國內的醫藥企業與國際巨頭還有差距,比如國內醫藥老大恆瑞2018年營收174億元,

預計今年營收將超過200億,但對比2018年全球製藥企業Top10辦單,排名第二的輝瑞2018年營收為536億美元(3752億元),排名第十的安進2018年營收為273億 美元(1659億元),都是在恆瑞的8倍以上。

作為擁有龐大醫藥消費群體的市場,國內也必然會誕生數十家營收過百億的醫藥企業,在國內醫藥企業成長的過程中,必然少不了CRO/CMO企業的助力,因此,國內的醫藥外包行業其實還是發展的初級階段,未來行業將保持20%的増長率。

另一方面,藥明康德是全球唯一一件實現對這個新藥開發全過程覆蓋的醫藥外包公司,有規模優勢,可以調動整合全球資源,以超過行業平均增長率的速度增長。

60秒看懂5大醫藥公司三季報:(4)藥明康德

除了本身的CR。業務,藥明康德下屬的毓承資本(2011年成立),2017年與通和資本合併成立通和毓承,在管資金規模超過100億元,專門投資醫藥領域。

藥明康德硏發團隊始終處於研發一線,充分了解行業發展的前沿和技術變化,利用這種專業優勢實現產業和技術上的互補。

截止2018年,公司投資企業高達52家投資的企業覆蓋領域涉及創新藥研發、AI輔助新藥研發、線上醫療諮詢平臺等,早期創投比例高達85%。

藥明康德已經不能僅僅定義為一個醫藥外包公司了,在CRO全產業鏈覆蓋後,還致力於打造全球領先的開放式藥物硏發和生產服務平臺,構建醫藥健康領域的生態圈。

在這個期間所積累的服務優勢和醫藥數據等競爭優勢都逐漸構建起藥明康德的護城河,後來的CR。公司都很難再追上去,因此我們認為藥明康德的估值不能直接與國外公司對標,它有自己獨特的發展遒路,也應該有不一樣的估值。

對標國內已上市的CRO公司,從PEG角度藥明康德的估值是比較合理的。

2019-2021年增長邏輯/業績預測

1、國內醫藥研發熱潮+研發外包滲透率提升,國內承接全球外包服務轉移,CRO、CMO行業快速増長;

2、公司業務從臨床前CRO向臨床階段延伸,實現CRO + CMO一體化、全球化經營模式;

4、2019-2021年淨利増速2%、25%、25%

行業&公司天花板:

1、2021年全球CRO規模預計479億美元,國內預計達到1165億元,17-21年複合增速20.3%;

2、2021年全球CMO/CDMO規模將超1025億美元,國內預計626億元;

3、未來3-5年全球CRO+CMO規模預計破萬億,公司預計還有3-5倍成長空間。

風險點:

行業高速增長,新進者增加,行業競爭加劇。

60秒看懂5大醫藥公司三季報:(4)藥明康德

60秒看懂5大醫藥公司三季報系列

(1)華蘭生物、(2)恆瑞醫療、(3)科倫藥業、(4)藥明康德、(5)邁瑞醫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