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说:​一包咸鸭蛋

微小说:​一包咸鸭蛋

泡咸鸭蛋,那是村子里的老传统。咸鸭蛋不贵,一包十个,那是乡间的好味道。

村子有山有水,有溪有岸,有田有土,那都是鸭子生长的好地方。鸭子是村子最大的出产。村里村外,家家户户都喂养有鸭子,五六只,一二十只,多的有几百只。鸭子是村里人来钱的好路子。村里人有俗语:听见鸭子叫,就有钱来到。家里有朋友有客人进屋,抓一只杀了,那是待客的好菜。逢年过节喜庆了,鸭子是必上桌的。老人看病娃儿上学出门走亲戚,手里紧了没钱了,抓几只鸭子背着挑着去场镇上卖了,口袋子里有钱心里就不慌了。鸭子是村里人家的财富。

有鸭子,就有咸鸭蛋。

咸鸭蛋也是村里人家年年都要泡的。逢年过节要吃,栽秧打谷要吃,请人帮忙抬肥猪挑竹片的要吃,做大寿娶儿媳嫁女子要吃,山里山外有客人进门了也要吃。咸鸭蛋是村里人家待客时必不可少的味道。鸭子生蛋了,二十三十五十地捡起来存着,够数了,泡上几罐子几坛子,心里就踏实了。家里有人上门,一盘咸鸭蛋端上桌,几杯酒喝上,感情就到位了。你家娃儿出门打工过年要回来不?我家儿子快要娶老婆了。二叔家的女儿这次考试不错,考进城里的大学了。你一句我一句他一句,家常话拉开,一桌子的气氛就上来了。亲情友情再加上老一辈留下的感情,全在咸鸭蛋和酒杯子里。

要说村里人泡咸鸭蛋,还是刘二叔的手艺好。刘二叔泡咸鸭蛋,配料和蛋都是有分寸的。配料主要有黄泥巴、灰、水和盐。那黄泥巴,就取后山老窑厂那土坡壁上的老黄泥。灰呢,就用稻草烧成的草木灰。其它灰不行,碱性不好,泡咸鸭蛋上不了味。水,当然是用村子口老井的井水了。井水清澈见底,爽甜可口。盐就讲究一个量,咸淡适中,全凭经验。那鸭蛋就更是讲究了,都是大麻鸭子产的。一两年的仔鸭子不行,要用三年以上的老鸭子产的蛋。鸭子产下的蛋不能放久了,超过了一个月的就不行。老鸭子,新鲜蛋,那才是泡咸鸭蛋最好的材料。

黄泥巴加草木灰再加上老井水,慢慢地捏,慢慢地搅动,搅拌成能见人影子的泥巴浆。然后一小瓢一小把地放入盐。放盐最关键,放少了,鸭蛋要臭要坏,要成坏蛋;放多了,鸭蛋咸得丁口,那就真是“咸鸭蛋了”。泡上一坛子咸鸭蛋,至少要花费刘二叔大半天的功夫。配料拌好了,只见刘二叔拿着鸭蛋,轻手轻脚地一个一个放进装放黄泥巴浆子的坛子里。轻点,再轻点,把蛋打破了,那就一个蛋坏了一坛蛋。你别看泡咸鸭蛋是手上功夫,一坛子蛋泡下来,刘二叔也是满头冒汗,巧活儿,也是耗精力的。

咸鸭蛋出坛出罐时间的把握,那也是考经验的活儿。四十天是个关键时间节点。时间不够,味道上不来,还有怪味儿。时间长了,鸭蛋就泡老了,吃起来粗糙的很,难于下咽。刘二叔的咸鸭蛋刚出坛,全村都热闹了。买感鸭蛋吃咸鸭蛋去。刘二叔的屋檐下早早地就挤满了人。看着咸鸭蛋,好呀。绿壳壳,透亮透亮的。煮了,切开,有香气扑鼻,蛋白白净,蛋黄金黄,吃起来又细又沙,入口化渣,就是这个味儿。站着的,坐着的,抽叶子烟的,边喝酒边品尝咸鸭蛋的。不错,味道真不错,就比我家的泡的好。一包十个,你要一包,我要两包,他要三包的,不一会儿就卖完了。娃儿在广州打工寄三包去,朋友在城里寄两包去,明后天家里要来客人赶紧提一包回去。刘二叔的咸鸭蛋没愁销不掉的。

刘二叔一直是村子里的养鸭大户。早些年,刘二叔是干“鸭棚子”的,就是成天赶着鸭子顺河顺江地放的那号人。村里人养鸭子,还是刘二叔带动起来的。刘二叔泡咸鸭蛋的手艺,还是生活逼出来的。你想呀,顺江顺河地赶着鸭棚子,没有固定的吃饭场所,哪里黑了哪里睡。咸鸭蛋就是包里带的“干粮”,放鸭子到哪里肚皮饿了,从包里摸出两咸鸭蛋,一顿饭就算解决了。时间长了,吃得多了,刘二叔就摸索出来泡咸鸭蛋最好的功夫。

村子里人哪家的手艺超得过刘二叔呢。村东头李三娘人灵手巧,泡咸鸭蛋经常泡出臭蛋。村西头王铁匠的老婆一脸的黑斑云,泡咸鸭蛋的手艺也不错。可就是差那么一点火候,不是咸了就是淡了,吃起来总不是个味道。就是村子里有名的厨师肖六爷,办酒席那是一流的手艺。可每次办酒席,还得等刘二叔送咸鸭蛋上桌。村里人就爱吃刘二叔的咸鸭蛋。哪家哪户要是请客办酒席,桌子上没有一盘刘二叔的咸鸭蛋,大家总感觉吃得不句味道,酒足饭泡了,还是感觉缺点什么,没过瘾呀。

刘二叔家的鸭蛋多的是,咸鸭蛋随时都有。出远门的要带上几包走。进城读书的要带几包离开。就是那些多年没有回村的,回到村子,进村就往刘二叔家跑,要吃感鸭蛋。刘二叔人也实的,生意好坏,不卖高价,一包十个,随便你选,满意就买。鸭子,咸鸭蛋,刘二叔一家人的小洋楼都盖上了。

不过,你要仔细看刘二叔一家人一眼,就知道咸鸭蛋也不是那么好吃好卖的,辛苦呀。赶鸭子,喂鸭子,泡咸鸭蛋,哪样不是花时间花心血的。起早摸黑地把鸭子赶下田,养着喂着。小心,再小心地泡着咸鸭蛋。有时深更半夜了,一家人都还在忙活着。拌鸭饮料的,守着鸭子下蛋的,泡咸鸭蛋的,手里都是活儿呀。忙起来时,眼睛都熬得通红。乡下人,干哪样活不卖点力气和精力,行吗?

一包咸鸭蛋,一种乡间的味道。

有时走进村子,闻着咸鸭蛋的味道,我知道,自己到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