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才是真正的一代“武學”大師,身為律師且俠肝義膽

他才是真正的一代“武學”大師,身為律師且俠肝義膽

一代武術史家唐豪

1937年1月,抗日救國會的沈鈞儒等七人被以所謂“危害民國”罪,提起公訴,這就是著名的“七君子事件“。在為七君子進行義務辯護的律師中,有一位叫唐豪的,不僅為保釋七君子出了大力,還帶著劍和護具,探望押在看守所的沈鈞儒等六人(史良押於女看守所),順便表演了劈刺和拳術。並講解了武術在抗日戰場上的實用價值,著名出版家鄒韜奮看後大加讚賞。這種律師為被辯護人表演武術的事可謂前無古人。

唐豪 字範生,江蘇省吳縣人。本名文豪,因為天性熱愛武術,就改名單字豪。到上海謀生後,從劉震南學六合拳術。1928年, 國立南京中央國術館成立,館長張之江聘唐豪為首任編審處處長。唐開始運用比較科學的史學方法開展研究,撰寫文章,大力提倡武術科學化。三十年代前後,我國武術界門戶之見極深,造成“少林”、“武當”的門派之爭。

他才是真正的一代“武學”大師,身為律師且俠肝義膽

當時,中央國術館內就設有少林門、武當門,各有門長,曾有兩個門長私下比武,傷了和氣。另外,一些怪力亂神的東西也充斥武術界。唐豪對此現狀深感不滿,他寫成《少林武當考》,由中央國術館發行。用大量史料來證明達摩和尚和張三丰道士都不會武術,指出所謂少林拳始於達摩,太極拳始於武當張三丰之說,都是後人的牽強附會。他的《中國武藝圖籍考》及其《補篇》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發表的《中國民族體育圖籍考》等著作,成為武術目錄學和文獻學的奠基石。

1932年1月,唐豪為了弄清楚太極拳的來源和演變, 同河南溫縣陳家溝陳氏新架拳家陳子明 一起去陳家溝實地調查。在陳家溝查閱族譜、家譜、墓碑,走訪遺老,整理研究“陳氏家譜”,“陳氏家乘”,弄清楚了陳王廷造拳的歷史。

他才是真正的一代“武學”大師,身為律師且俠肝義膽

1941年,在上海當律師的唐豪被汪偽通緝,他攜帶史料,匿居拳友的米店樓上,費了兩個月的工夫,寫成了《少林拳術秘訣考證》一書。原書《少林拳術秘訣》由上海中華書局出版發行。重版了幾十次,影響很大。這部書是清末留日革命人士的作品,是一部體育著作,也是一部珍貴史料。但其中有很多荒誕不經的成分, 唐豪考證引書的目的,除了尊重歷史事實外,還著重在喚起中華民的革命意識,以配合抗日救國的宣傳。這部《考證》於1941年12月發行。解放後,唐豪的思想有了新的提高,對此書見解也有所發展。1957年,他對此書曾進行過修改。

他才是真正的一代“武學”大師,身為律師且俠肝義膽

唐豪對中國傳統武術的體系化有巨大貢獻,著有《戚繼光拳經》、《中國拳術圖籍考》、《太極拳和內家拳》、《清代射藝叢書》等10餘種書籍。1954年後,在國家體委從事史料編撰工作,編有《中國體育史參考資料》8冊。1959年1月20日,唐豪因哮喘症在北京逝世。安葬在八寶山革命公墓。據友人回憶,唐臨終前曾說:“算來我已寫了武術史、體育史有一百幾十萬字,可說‘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