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A江湖20年,攜程劍指“出海”

OTA江湖20年,攜程劍指“出海”

20年前,攜程依靠在機場、火車站發小卡片起家,創造了一個在線旅遊行業的成長奇蹟。20年後,攜程正力圖重塑自己,破繭重生。

10月29日,在攜程20週年盛典上,攜程宣佈更名,從Ctrip正式更名為Trip.com Group(攜程集團)。

11月12日,攜程公佈了“11.11旅遊會員日”大促的戰果。最新統計顯示,當天攜程各類國內遊、出境遊度假產品,整體銷量再創新高,同比去年雙十一銷售額增長136%,訂單量增長159%。

而在11月14日,攜程集團則公佈了截至2019年9月30日第三季度的財務業績。數據顯示,攜程在第三季度收入為10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2%;營業利潤為2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2%。若不計股權報酬費用,本季度攜程的營業利潤率為25%,是過去6年同時期的最高值。

三季度財報亮眼

北京時間2019年11月14日, 攜程集團公佈截至2019年9月30日第三季度的財務業績。財報顯示,該季度攜程淨營業收入為105億元,同比增長12%,環比增長21%。

OTA江湖20年,携程剑指“出海”

盈利水平方面,三季度毛利率為79%,與2018年同期和上季度持平。三季度歸屬於攜程集團股東的淨利潤為7.93億元,相比2018年同期淨虧損為11億元。若不計股權報酬費用和權益類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三季度歸屬攜程集團股東的淨利潤為23億元,相比2018年同期為17億元人民幣。

具體業務上,旅遊度假業務和商旅管理業務增速較快,前者營收16億元,同比增長19%,主要源自線下門店和低線城市的滲透;後者營收3.35億元,同比增長26%,得益於商旅客戶的增加和產品結構的優化。住宿預訂業務增速也不錯,營收41億元,同比增長14%。交通票務業務增速墊底,營收37億元,同比增長僅3%。

國際業務上,國際酒店和國際機票業務增速明顯。其中國際酒店業務(除大中華地區目的地)同比增長50%,Trip.com品牌的國際機票業務連續12個季度實現了三位數的機票票量增長。

攜程的危機

實際上,攜程的問題暴露得很快。

攜程遭遇危機的餘溫尚存,曾經捆綁銷售、親子園虐童、訂單被轉賣、用戶頻繁投訴、大數據殺熟和系統故障等風波一輪接一輪。

就像滴滴順風車事件一樣,一起事故帶來的是一個公司在產品、流程、管理、戰略等各方面,系統性危機。對佔據超過90%網約車市場的滴滴來說,面臨的是前所未有的掙扎和救贖。

攜程同樣如此。

攜程的轉型並不是今年才發出來的信號。

OTA本是一門高毛利、盈利能力穩定、擴張的邊際成本低的好生意,換言之,行業的壁壘並不高。

如今在OTA領域,四方來犯。

同程藝龍與馬蜂窩達成戰略合作,並在微信生態下持續佈局;飛豬也依託阿里大生態獲得了支付寶、淘寶等阿里系超級APP的流量支持,資源與現金流都極其充沛。雖然攜程系也試圖用逼迫站隊、價格戰、封殺、斷供的伎倆圍剿競爭者,但背靠巨頭流量的後來者們,搶佔市場的速度並不亞於當年的攜程。

比如,在生活服務領域,美團酒旅以及飛豬對攜程的包抄。

2014年6月,美團酒店事業部成立,增長某種程度上依賴於高頻次的餐飲等日常消費,向低頻的酒店、機票等業務導流,訂單數量快速增加;2018年5月,飛豬推出OTM模式,對攜程傳統的OTA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挑戰。

尤其是美團酒旅,在戰略節奏上考量,美團打出“到家”和“到店”兩大長板之後,酒旅是美團要劃出的第三條增長曲線。

OTA江湖20年,携程剑指“出海”

在今年的十一黃金週,美團酒店、美團門票分別在10月1日,10月3日創下單日入住間夜量300萬,單日入園人次360萬人次的行業新紀錄。這一數據還刷新了美團今年在五一小長假期間的行業記錄。

根據今年Q2財報顯示,美團國內酒店間夜量同比增28.9%至9400萬,按照間夜量統計口徑,美團早已在2018年Q1超越攜程,目前僅次於Booking和Expedia,成為全球第三大在線酒店預訂平臺。

數據亮眼,也說明了美團酒旅業務作為第三大支撐有了相當的盼頭。更重要的是,美團對攜程形成的合圍是一種生態式的合圍。相當於,打通的是吃住行娛的場景,進行流量收割。

針對美團的威脅,在一次財報電話會議上攜程高管給出的應對策略如下:

利用中高端酒店預訂業務產生的利潤去補貼中低端酒店預訂業務,從而讓攜程可以向客戶提供最具競爭力的產品價格,尤其是在中低端酒店預訂市場,徹底打消任何潛在競爭對手進入這個市場領域的念頭。

理想豐滿,現實骨感。

攜程用的是垂直生態應對綜合生態,這一策略恐怕在國內酒店業務中,攜程和美團這一仗有戲可看。

加大布局線下門店

隨著互聯網流量的集中化以及新用戶數量增長出現瓶頸,導致在線旅遊企業介入實體零售終端,大規模向線下門店進軍。

2018年,攜程旗下的攜程、去哪兒、旅遊百事通三大品牌的線下門店數量已超過7000家,線下門店對跟團遊業務GMV貢獻率達到35%-40%。目前已在23個省(直轄市)落地,線下門店城市覆蓋率達到了80%,每年服務人數超過500萬。

另外,2019年攜程門店將在現有1700家的基礎上增開1300多家,其中660家要落地到縣級城市,開啟渠道下沉戰略。加上去哪兒、旅遊百事通門店,總數將突破8000家。

據艾瑞諮詢《2018年中國在線旅遊行業研究報告》顯示,在線旅遊各細分市場中,住宿和度假業務的滲透率還很低,更多用戶選擇在線下門店購買這兩項服務。因此,短期內線下門店還是旅遊行業獲取用戶的主要渠道。

易觀智庫於2019年4月份發佈《2019中國在線旅遊市場年度綜合分析》報告指出,2018年中國旅遊收入的同比增速,以及在線旅遊交易規模,都呈現為過去五年中的低位。

中國在線旅遊行業進入中高速發展階段。其中,2018年中國在線旅遊市場交易規模為9754.24億元,同比增速9.3%,相比過去五年增速放緩,並且首次在兩位數以下。回顧歷史數據,2013至2017年中國在線旅遊市場交易規模增速分別為30.0%、45.2%、49.6%、56.1%、20.7%。

攜程“國際化”

“在我們進一步擴大中國旅遊市場份額的同時,集團在出境遊和海外市場的業務碩果累累。”攜程聯合創始人、董事局主席梁建章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我們的目標是在未來三年內成為亞洲除中國大陸以外目的地市場領先的國際旅遊品牌。”

OTA江湖20年,携程剑指“出海”

目前攜程已經進入了業績平穩發展的時期。相比較2015年拿下藝龍和去哪兒,於中國在線旅遊戰場一掃六合之時,目前的攜程面臨著諸多挑戰。

其中最大的問題還是經過那幾年OTA之間的連年戰火和大力投入,國內機票、酒店在線預訂市場的增量和利潤空間已經不夠大。

從1999年初創,如今攜程二十歲了,稱得上是一家老牌互聯網企業,二十年來中國互聯網行業風起雲湧,潮起潮落,攜程幾經殺伐征戰,如今依舊是國內在線旅遊市場的領頭羊。

全球化是攜程二十年的一個新的起點,梁建章說新目標是“未來五年攜程要成為全球最大的國際旅遊企業”。

這並不容易,但攜程步伐堅定。

2016年11月,攜程以14億英鎊收購了英國的旅遊搜索巨頭天巡;2017年11月,攜程收購美國的社交旅遊網站Trip.com,將其轉型為攜程的國際版。2019年8月,攜程通過投資加併購的方式成為印度領先的在線旅遊公司MakeMyTrip的最大股東。

到了2019年第二季度,攜程的國際化已經取得了相當亮眼的業績:截至2019年9月,攜程的海外用戶數量超過1億,主要來自日本、韓國、美國、新加坡、英國等國。

20年前,攜程依靠在機場、火車站發小卡片起家,創造了一個在線旅遊行業的成長奇蹟。

如今,攜程正力圖重塑自己,打造一個嶄新的業務形態,內容社區和交易平臺聯動,國內和國際業務並行,高端和下沉市場一起發力,各業務之間既獨立又形成強關聯,一起飛速轉動,形成完整的旅遊服務閉環,這個老牌OTA巨頭也許真會破繭重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