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氮肥,使用硝態氮肥、銨態氮肥、尿素卻各有講究

氮肥,是目前我國農業生產中用量最大的一種肥料。它是以氮元素(N)為主要成分,施用到土壤之後為作物補充氮元素營養。

氮肥是化學肥料中當之無愧的“老大哥”。截至目前,我國使用氮肥已經有五六十年的歷史了。在這幾十年中,隨著農業技術的進步,氮肥產品也在不斷的更新。

從最早的硫酸銨到硝酸銨,再到尿素、碳銨等。這些氮肥產品由於製備方法及成分的差異,具有各自的理化性質。因此在施入土壤之中,為作物補充氮元素的方式以及對土壤的影響有所區別。今天,老王就為大家講一下常見氮肥的一些常識,供大家借鑑。

氮肥對作物的作用

在以前沒有氮肥的時候,我們通常使用農家肥產品。農家肥含有豐富的磷鉀及其他營養元素,而氮元素比較匱乏。加之土壤中也含有磷鉀等營養,氮肥的缺乏限制了作物的產量。

同樣是氮肥,使用硝態氮肥、銨態氮肥、尿素卻各有講究

尿素

氮肥是我國農業生產中用量最大的一種肥料產品,是作物所需三大元素氮、磷、鉀中最多的養分。它是作物形成蛋白質、葉綠素、酶的主要組成部分。

俗話說“氮長葉子磷長果,鉀肥沒事長柴火”。當氮肥充足的時候,植物體內葉綠素含量充足,光合作用增強,作物生長旺盛,特別是莖葉生長速度快枝繁葉茂,為高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作物缺乏氮肥的症狀

上面已經說了,由於氮肥的特性,除了豆科植物自身具有一定的固氮作用對氮肥需求量較低,其他作物的氮肥主要靠人工補充氮肥。

當植物缺乏氮肥的時候,植株生長緩慢,新葉長勢緩慢葉片發黃,下部的葉片漸漸發黃枯死。氮元素是葉綠體的重要組成部分,當植物嚴重缺氮的情況下,會導致作物缺乏光合作用死亡。

特別是禾穀類作物譬如小麥,缺氮會導致小麥分櫱急劇減少,嚴重的情況下不會分櫱,作物穗小粒少容易早衰呈現早熟性,產量下降。

同樣是氮肥,使用硝態氮肥、銨態氮肥、尿素卻各有講究

玉米苗期缺氮

玉米缺氮時候下部葉片黃化,葉尖枯萎呈 “V”字形。而蔬菜類作物缺氮葉片小、色澤淡綠、厚度降低,容易導致纖維素增加口感下降。果樹缺氮新梢瘦弱,葉片色淡,果小皮硬減產嚴重。

當然,凡事有利也有弊,氮肥缺乏對作物產生危害,當氮肥過量的時候,同樣會產生不良的影響。

當氮肥過剩的情況下,作物出現徒長旺長的現象,組織細毛柔嫩易吸引病蟲害。主要表現生長過於茂盛,不斷產生新的腋芽,降低作物的抗旱、抗倒伏、抗病蟲能力。

同時禾穀類作物出現貪青晚熟秕粒多,結實率、千粒重顯著降低。豆科作物結莢少產量降低。薯類作物產量下降、澱粉含量降低。而瓜果類容易落果成熟期推遲,果實內氮素增加降低果實口感。

農作物缺氮了不行,多了同樣有害處。因此在實際的農業生產中,我們要根據作物的生長、天氣、土壤等情況,酌情為作物補充氮肥。適時、適量選擇合理的氮肥產品,最大限度發厙氮肥的作用。

氮肥的三種形態

目前氮肥產品中,根據氮元素存在的形態區別,把氮肥產品分為三種。分別是銨態氮肥、硝態氮肥及酰胺態氮肥。這三種氮肥各有自己的優點和劣勢。因此,在使用的過程中,我們要充分了解這三種形態的氮肥產品的差異,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產品為作物補充氮肥。

1、銨態氮肥

銨態氮肥主要指氨水以及氨跟酸反應生成的銨鹽。常見的銨態氮肥產品有碳銨(碳酸氫銨)、氯化銨、氨水、硫酸銨等。銨態氮肥中氮元素為正電荷,而土壤中的土壤膠體為負電荷,很容易被土壤膠體吸附固定供作物吸收,不易隨水流失。

銨態氮肥具有以下特點:

易溶於水,無論哪種銨態氮肥都非常容易溶於水,然後產生銨離子及相應的陰離子。作物可以直接吸收利用,做追肥肥效較快。

易被土壤膠體吸附延長肥效。銨離子與土壤膠體中的陽離子交換之後吸附在土壤膠體中,不易流失,能夠持續的為作物提供養分。

鹼性條件容易分解。銨態氮肥由於其組成成分,在遇到鹼性物質的時候容易分解釋放出氨氣,導致肥效流失。

同樣是氮肥,使用硝態氮肥、銨態氮肥、尿素卻各有講究

水田適合銨態氮肥

因此,由於銨態氮肥的這個特性,在水稻這些水田作物上面,非常適合使用銨態氮肥,能夠大大提高氮肥的利用率。

同時,在作物吸收利用的過程中,能夠直接以銨離子形態被植物吸收,當作物吸收過量的銨態氮會對鈣、鎂、鉀等元素的吸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此外,使用高濃度銨態氮對作物容易產生肥害,銨態氮肥在鹼性環境下容易揮發流失。

2、硝態氮肥

硝態氮肥主要有硝酸鈉、硝酸鈣、硝酸銨等產品。硝態氮肥具有以下的特點。

易溶於水肥效快,由於其吸溼性很強,在存放的過程中嚴禁放在潮溼的地方,容易導致氮肥的揮發流失。

同樣是氮肥,使用硝態氮肥、銨態氮肥、尿素卻各有講究

硝態氮肥吸溼性很強

流失性強。硝態氮肥施入土壤之後,主要存在於土壤的溶液之中,因此容易隨水流失造成浪費。並且在氧氣不足的情況下,在反硝化細菌作用下轉化為氣態揮發,因此硝態氮肥不能應用於水田作物。

因此,硝態氮肥常用於旱地作物,由於其肥效快且容易揮發流失,不適合用作種肥和基肥,做旱地作物追肥效果最好。

3、酰胺態氮肥

酰胺態氮肥只有一種,就是我們常用的尿素。它含氮量46%,是固態氮肥中含量最高的產品。它具有以下特點。

中性肥料無殘留,對土壤影響最小。尿素施入土壤之後,在脲酶細菌分泌的脲酶作用下,水解成為碳酸銨或者碳酸氫銨,因此使用的範圍比較廣泛。

同樣是氮肥,使用硝態氮肥、銨態氮肥、尿素卻各有講究

尿素

尿素肥效緩慢但持效期長。尿素作為酰胺態氮肥,無法直接被作物吸收,需要脲酶細菌的參與。但是細菌的活性與溫度、溼度有很大的關係。一般土壤溫度越高轉化越快,如果在25度左右的條件下,尿素2-3天即可見效。如果在溫度低於10度的情況下,需要7-10天甚至更久的時間。

尿素使用方式及用途廣泛。尿素不僅可以用來做基肥也可以做追肥,無論是酸性土壤還是鹼性土壤,水田還是旱地,都適合尿素的使用。但是尿素在生產過程中,容易產生縮二脲成分,縮二脲對種子和幼苗有毒害作用。在做種肥或者苗期追肥的時候,一定要購買縮二脲不超標的產品,防止產生毒害。

總結,三種氮肥產品,就肥效、持效期、安全性來說,他們具有各自的特點和優勢。

作物吸收速度從高到低:硝態氮肥>銨態氮肥>酰胺態氮(尿素)

肥效持續時間(不考慮揮發的情況下):銨態氮肥>酰胺態氮肥(尿素)>硝態氮肥

使用安全性:硝態氮肥>銨態氮肥>酰胺態氮肥(尿素)

對土壤的友好性:酰胺態氮肥(尿素)>硝態氮肥>銨態氮肥

使用氮肥的注意事項

上面已經說了每種氮肥產品的優缺點,因此,在使用氮肥的時候,我們要注意以下事項。

1、銨態氮肥與鹼性肥料或者在鹽鹼地使用的時候,會產生氨氣造成氮素揮發浪費,降低肥效。特別是在溫室大棚這種密封的環境下,揮發的氨氣會對作物產生毒害,一般儘量避免銨態氮肥的使用。

2、硝態氮肥難以被土壤吸附固定,容易隨水流失,因此多用與旱地作物,水田避免使用。另外硝態氮肥遇到有機質會在反硝化細菌作用下損失氮肥,不可與有機肥一起混用。同時硝態氮肥長期使用,會導致土壤中殘留大量的硝酸根,容易讓作物體內富含只有致癌作用的亞硝酸鹽物質。

同樣是氮肥,使用硝態氮肥、銨態氮肥、尿素卻各有講究

追施埋入土壤肥效利用率高

3、尿素是目前應用最廣、適用性最好的一種氮肥產品,適合基肥和追肥。但是在使用過程中,由於其轉化吸收需要一個過程,我們在使用後進行埋土提高肥效,避免地表撒施浪費。同時部分產品含有縮二脲,縮二脲含量超過0.5%,不可用做根外追肥。在用作種肥、苗期追肥或者葉面噴施的情況下,要購買縮二脲含量低的優等品使用。

4、調理土壤提高氮肥的利用率。目前我國農業生產中,由於缺乏有機質、土壤酸化等問題,氮肥的當季利用率往往只有30%左右。因此,我們可以使用有機肥、生物菌肥等產品對土壤進行改良。提高土壤的團粒結構,增加對各種營養元素的吸附能力,可以大大提高氮肥的利用率,從而降低氮肥的用量。

好了,以上就是關於三種形態氮肥的介紹以及氮肥使用的注意事項。各位朋友,喜歡請點贊關注老王,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