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生活,人们不外持两种态度:其一,我想怎样;其二,我该怎样

面对生活,人们不外持两种态度:其一,我想怎样;其二,我该怎样

面对生活,人们不外持两种态度:其一,我想怎样;其二,我该怎样。

“想怎样”的人歌颂自由,遵从内心的召唤;“该怎样”的人恪守规矩,信奉礼法。

“想怎样”的人永远在路上,直到死时,他目光的最后一瞥还是远方那一片天空;“该怎样”的人永远在舞蹈,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博得别人的掌声。

“想怎样”的人知道自己该怎样时就去怎样,“该怎样”的人想怎样时仍然想的是该不该怎样。

“想怎样”的人常常头破血流,因为他总是在摔跟头,因为路从来就没有平的;“该怎样”的人常常面带笑容,因为他从不摔倒,因为台上有别人为他铺就的地毯。

面对生活,人们不外持两种态度:其一,我想怎样;其二,我该怎样

“想怎样”的人总觉得“该怎样”的人的笑很做作,他对他说:“要当心,地毯下面可能有陷阱”;“该怎样”的人总觉得“想怎样”的人有些傻气,他对他说:“聪明点,总是在路上,何必呢?”

“想怎样”的人在不断放弃中度过一生,因为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该怎样”的人在不断选择中度过一生,因为他知道自己没有什么。

“想怎样”的人总在歌唱,因为他有孤独作伴;“该怎样的”人总在化妆,因为他有光环相随。

“想怎样”的人是海上一朵欢腾跳跃的浪花,“该怎样”的人是桌前一桢静雅端庄的照片。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想怎样”的人与“该怎样”的人在上帝的会客室里不期而遇。

面对生活,人们不外持两种态度:其一,我想怎样;其二,我该怎样

“想怎样”的人问:“你是谁,从哪里来?”“该怎样”的人反问:“你是谁?从哪里来?”

“我是我,从梦想国来。”“想怎样”的人随口答道。“该怎样”的人想了想说:“我是人,从现实国来。”

“你是人?人有你这样活的吗?”“你是你?你简直辜负了前辈师长、圣人先哲对你的期望。”

二人话不投机,争吵起来。上帝含笑摆手,止住二人的争论。

上帝没有做谁是谁非的评价,只给他们提了一个问题:“假如再让你们到尘世上去活一回,你们会怎样?”

二人沉默,许久,无人做答……

面对生活,人们不外持两种态度:其一,我想怎样;其二,我该怎样

李东辉,大学毕业后不久因病导致双目失明,此后开始文学创作,发表小说、散文三百多篇,百余万字。出版个人作品集两部。曾获首届中国盲人优秀文学二等奖,河北省散文大赛第一名,首届“浩然文学奖”二等奖,四次获得“廊坊市文艺繁荣奖”,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