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险!揭阳地都这个古村明清两代文武人才辈出

埔尾黄氏在桑浦山下奠下基业,营建宜居家园,传承诗礼家风,崇文尚武,明清两代人才辈出,成了远近闻名的“进士之乡”和“武举之乡”。今天的《最美是家乡》我们就来了解这个古村所涌现的文武人才。


浪险!揭阳地都这个古村明清两代文武人才辈出


在埔尾上乡的黄氏家庙内,一块“进士”匾和一块“中宪大夫”匾都是为他们的先贤黄鹏而立。黄鹏字抟之,号南溟,史料记载他自幼侨居潮阳,黄氏族人称他的母亲早丧,随父亲到潮阳谋生,被潮汕先贤萧端蒙的父亲萧与成收为义子,一度改姓萧。

埔尾社区居民 黄颂兴:黄鹏是松江公的曾孙,他的爷爷是东斋公的儿子,黄鹏从小跟着父亲在潮阳讨生活,在那个地方给萧与成做义子,萧与成教他读书,最终成才。


浪险!揭阳地都这个古村明清两代文武人才辈出


明嘉靖元年(1522年)黄鹏考中举人,后来连续几次上京赴考均未能及第。民间传说义父萧与成主动跟黄鹏说,你这只大鹏迟早是要高飞的,应该回归原籍,改回原姓,前程自然不可估量。于是黄鹏回到埔尾祖居地。后来再次赴考,果然高中进士。

埔尾社区居民 黄颂兴:有几次去后落榜,嘉靖十一年,1532年壬辰科,与林大钦同榜中进士。


浪险!揭阳地都这个古村明清两代文武人才辈出


中进士后,黄鹏先任福建闽县县令,因政绩显著,升任南京工部主事、兵部郎中,最后升任广西南宁知府,尚未到任便去世。

埔尾社区居民 黄颂兴:当县令的时候他的工作非常认真,受到当地人民的爱戴,政绩非常好,他的升迁非常快。


浪险!揭阳地都这个古村明清两代文武人才辈出


在良好家风的影响下,黄氏族人崇德尚贤,乐善好施。清雍正年间,下乡的黄垂裕成了富甲一方的善人,《揭阳县志》称他“性温厚仁和,利人济物,善行素著”,寿高八十六岁而得善终。

埔尾社区居民 黄俊鸿:50多岁的时候发家,有2700多田产,他是一位乐善好施的人。


浪险!揭阳地都这个古村明清两代文武人才辈出


除了广施仁德,黄垂裕十分重视子孙后代的培养教育,在村里建起书斋学堂,让后辈修文习武,报效家国。

埔尾社区居民 黄通泉:历代祖先都留有公田,办私塾,主要是培养后代。这个书斋甲第书屋是村子里规模比较大的书斋,这里培养出了五位武举人,其中两位是进士,都是同一家人。


浪险!揭阳地都这个古村明清两代文武人才辈出


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黄垂裕的孙子黄壮猷、黄壮略同榜考中武举人;乾隆十七年(1752年)和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兄弟两人先后高中进士。

埔尾社区居民 黄通泉:两人都是武进士,1753年(乾隆十八年)壮猷的亲弟弟壮图中举人,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壮猷的长子振容中举人,1804年(嘉庆九年)壮猷的孙子应科中举人。


浪险!揭阳地都这个古村明清两代文武人才辈出


自明至清,埔尾黄氏一门先后涌现了“文武三进士”和“兄弟”“父子”“五武举”,成了名副其实的“进士之乡”和“武举之乡”。

埔尾社区居民 黄通泉:54年间一下子出这么多厉害的人,五人都是在甲第书屋学习。


浪险!揭阳地都这个古村明清两代文武人才辈出


如今行走在埔尾的老寨内,随处可见的厚德轩、大书楼、甲第书屋等书斋学堂,是黄氏族人诗礼传家的真实写照;而进士第、大夫第和竹林居科甲第等诸多历史建筑,更映射着黄氏一族曾经的荣光,他们正激励着后代子孙不断进取,继续为家国添光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