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初三,每天晚上都要做作业、背书到夜里12点左右,这正常吗?该怎样帮助孩子?

白阴九骨爪


初三的孩子,按理说晚上作业量应该大一些,背书也无可厚非,但到夜里12点,这个学习量就有点大了。这是很不正常的,也是很不科学的。


面临中、高考,孩子晚上的学习任务重很正常,但保证充足的睡眠更重要。

中、高考可以说是中国学生最重要的两个坎,而初三和高三绝对算是人生中最充实、最珍惜时间的两个阶段。

晚自习上的久,复习任务中,课堂内容多,课后作业多其实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每天早上7:00到校,晚上22:00,甚至有学校23:00下晚自习也是常事。

其实在这个阶段,复习效率远比复习用时重要的多,而要保证较高的、有效的复习,充足而有质量的睡眠是重中之重。孩子每天夜里12点左右睡觉,即使他能很快就进入睡眠,到早上也无法保证有充足的精力去上课和学习。

事实上,每天晚上都做作业、背书到12点左右,肯定会影响睡眠,也肯定不是学校提倡的,也肯定是一种事倍功半的做法,于初三复习百害而无一利。


夜里做作业、背书到12点,可以找找以下几方面原因。

夜里做作业、背书到12点,可能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根据老梁的教学经验,从最可能到最不可能排序,大概如下:

第一,生物钟颠倒,白天的任务很难在规定时间完成,只能拖延到晚上来做。

老梁遇到过很多这样的学生,一上课就犯困,坐姿不端正、眼睛闭着听课、打盹的等,各种情况都有。但是他们一下课,或者一到晚上放学后精神状态就非常好,久而久之,就养成一个习惯,将大量的作业和任务留到晚上去做。其害处就是,白天听课效率低下,晚上要花很大功夫自己学习和补差,还不一定补得过来,典型的事倍功半。

第二,心理负担重,总觉得自己哪里都没掌握,紧张、焦虑的情绪影响了学习行为。

初、高三常见的异常行为多数是心理问题,而心理问题突出表现为紧张、焦虑、不自信的“高压”状态。经常会有一些孩子,因为焦虑和紧张,在白天听课时偶尔走神去想其他事情,从而对很多问题一知半解。越是一知半解,他越是焦虑、紧张,总想着利用一切时间来弥补自己的过失,于是很多人住校生选择在晚上就寝后“加班”,走读生则回到家后往往学到12点过后。

第三,学习能力差,基础薄弱,初三开始幡然醒悟,需要大量时间来补差。

有些孩子,初一、初二玩了两年,初三觉得自己该考个好高中认真读书了。白天认真听课,晚上利用休息时间补差,也是可能发生的。这种情况不常见,但并不代表没有。

第四,老师急功近利,组织学生复习没有规律和章法,本身布置的作业比较多。

这种情况也很少出现,一般来说能够带初三、高三的老师,都是学校的骨干教师,能带出好成绩的教师。他们比其他老师更懂初三、高三的孩子需要什么。

除非是学校很不负责人,或者老师的心气很高,但能力不足,才会让孩子“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


培养孩子科学应考的习惯,你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去做。

面对孩子每晚学习到12点的现状,父母能够做的事情不多,但必要的问询、建议,在有必要时的陪伴、禁止都是可以的。

第一,父母首先应该从老师、孩子、其他家长、其他孩子等角度多方位问询和沟通,搞清楚自己的孩子到底为什么12点还在学习。

问一问孩子,他自己为啥12点还在写作业、背书,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问一问老师,孩子每晚12点还在写作业、背书,正常不正常,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老师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学习到很晚。

问一问其他家长和孩子,是不是班里的大多数孩子每天晚上都学习到12点左右,是不是这个班的作业对全班所有人来说都过量了。

第二,不管什么原因,只要深夜学习影响到了孩子白天的听课效率和孩子的身体健康,父母应该想办法阻止。

父母要多与老师沟通,摸清楚孩子白天上课的状况,和老师说清楚孩子晚上的行为,与老师商量出一个适当的、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并通过老师和孩子谈话,自己和孩子谈话,疏导孩子的心理问题,给孩子定一个每晚学习的时间截止点,以确保孩子能够有充足的、有质量的睡眠。

这个调整周期可能在一个月,甚至更长,父母和孩子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三,若父母无法改变孩子的现状,不妨考虑用自己的行动去鼓励和转化孩子。

初三、高三的孩子都是敏感的,也是最不讲道理的。

当孩子不听父母和老师的建议时,父母不妨转变态度,在孩子的学习时间里陪着孩子一起学。明确给孩子一个指示:你学到几点,我陪你到几点。

孩子可能会有两种反映:其一,尽早结束自己的学习,提高速度和效率,不再磨蹭;其二,学习更加安心和扎实。不管是哪一种,父母陪伴的价值都将实现。


总之,初三和高三的学习生活是又苦、又累、又枯燥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话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还是对的。父母能够做的就是保驾护航,在适当的时候拉孩子一把。


师说新育


我教初中物理30年了,今年又教毕业班,这段时间学生作业的确很多,但是,一般说来学生下晚自习(晚上10点)学生已经做完了作业,题主说的每天晚上都要做作业、背书到夜里12点左右, 这种情况偶尔一次还算正常,如果每天都夜里12点左右才睡觉就不太正常了。

一周有一两次孩子作业做到12点左右是正常现象。

我校是一所省重点中学,既有初中也有高中,初中有早晚自习,住校生6:30起床,午休有65分钟,晚休时间为22:30。从我校作息时间表可以看出初中、高中的学生都很辛苦。

初三在撵进度,力争明年3月中旬左右结束新课,所以这一学期要上一年的2/3左右的内容,有些老师晚自习要考试,这样就导致其他科的作业没有时间完成,所以偶尔孩子作业做到晚上12点,是正常现象。

不过,每天晚上都做作业到十二点,这就不正常了。如果一个14~15岁左右的孩子每天没有8个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可能对身体不好,尤其是许多孩子正是长身体的阶段,不休息好是相当不利的。

对策:

一、充分利用好白天的课余时间。课间10分钟,可以分成343,前3分钟左右的时间回顾老师刚刚讲的知识,看看是否听懂了;中途4分钟休息、上厕所;后3分钟左右的时间,准备下一节课的书本、用具。这样一天下来已经比其他人多学习了近一个小时左右!

二、问~问~问~~。

我们常常发现,许多学生看着一道理科题(数理化),10分钟过去了,没有写出来,20分钟、30分钟过去了还是没有写出来。其实只要在读懂题以后,3分钟找不到方向,就应该及时问老师、问同学。如果是其他同学不空,暂时不做,把它记下来,课间休息问同学、问老师,一定要彻底搞清楚!

《错题集》的使用。问了老师、同学的题,一定要整理到《错题集》,我们的大脑往往有一种“思维定式”,但是有些思维定式是错误的,我们做理科题往往需要“转一个弯”,才能完成。一个问题第一次问了,会拐弯了,但是过几天有忘记方法了,所以再拿出来看看,就会豁然开朗,这样,萦绕在脑海中的“乌云”被彻底“驱散”。

三、认真且有思考的完成一套卷,比走马观花的完成十套卷要有效得多!

我常常发现,学生作业错的题,半期考试同样的问题又错,同样的问题错3次以上,这就是典型的“走马观花”。把一套题每一个题都搞清楚了,就把所有的知识点都搞清楚了,不然,不懂的问题永远不懂,做了10套题,不如一套题的效果!

四、问问你的孩子的班主任老师。

如果班主任老师说晚上12:00钟左右睡觉是正常的,那么就没有什么关系了,就属于正常现象。因为各个学校作息时间不一样,我们学校中午学生至少可以睡40分钟以上,保证每个学生每天都有8个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

总之,初三和高中阶段,都是非常辛苦的,每天都完成当天任务是必须的,但是学习方法、时间管理更重要。

最后,祝:莘莘学子,学习进步,考入理想学校!


平淡是真oymlq


题主好,初三学生每天晚上背书,写作业到十二点,在当前的中考升学环境下,基本属于正常情况,大可不必过于纠结焦虑。至于怎么帮孩子,得看具体情况。

初中生学习负担有多重

本人孩子读小学五年级,也不在初中教育阶段从事工作,对初中生的学习负担情况没有准确的量化数据,但平时关注初中生学习的机会比较多。下面两个例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初中生的学业负担,有助于理解为什么初中生会在12点后休息。

同事A,孩子今年夏天初中升学考试,成绩优异,以高分进入了当地最好的高中学习。回顾孩子三年的初中生活,同事连连感慨说:孩子不容易啊,真不容易!

A家女儿聪明懂事,家庭环境也不错,孩子从小学到初中都是学霸级别,成绩优异,学习习惯很好。进入初中后,作业明显增多,压力越来越大。从最早的每天晚上九点半写完作业,到十点半写完。

进入初三后,作业量陡然增加,孩子的自我要求也越来越高。每天六点半晚饭后,孩子完成家庭作业到十点半左右。但为了学习成绩在班级领先,孩子主动完成自己选的练习卷,语数英三套卷子,天天不落下。

通常孩子写作业到每晚十二点,家长常常陪着都困了,孩子说你们先睡,不完成课外卷,孩子坚决不去休息。

尽管晚上睡的很晚,每天早上五点五十,孩子都要准时起床,六点十分左右,父母开车送孩子去上学。这样坚持了一年。

同事B,儿子成绩中等,学习基础一般。每天五点半回家,十分钟吃完饭,接着完成家庭作业。过程中会时不时遇到题目不会做,作业写不下去的情况。

家长要及时帮助孩子解答不会的问题,如果家长无法解答,则需要在网上通过教学APP上找到问题答案,并给孩子解答。

这学期孩子进入初三,每天学习量明显加大,每天晚上都要写作业到11点半以后。现在才开学两个月,家长感觉学习任务已经让人喘息了。后面离时升学考试越来越近,各种压力也会逐渐加大。

从上面两个案例可以看出,不管孩子成绩好还是成绩一般,进入初三后,学习压力扑面而来,加上孩子青春叛逆期,诸多个人的问题开始释放,这个时期的学生,真的非常辛苦。


怎样帮助孩子,让孩子安心学习

初三阶段孩子面临着学习和成长的双重压力,家长往往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那么,家长怎么做,才能真正帮到孩子,为孩子的学习成长带来助力呢?

对于初三孩子的父母,有句话说的好:“当孩子需要的时候,及时提供帮助,当孩子不需要的时候,不去打扰。”

1.包容理解孩子,接纳孩子的一切

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并不那么简单。很多家长在孩子懂事听话,成绩优异时心花怒放,对孩子也能和颜悦色。一旦孩子对家长有所违逆,成绩稍有下滑,就会忧心如焚,对孩子没有好脸色。理解孩子的不易,接纳孩子的优点和不足,才是最好的支持孩子学习的行为。

2.关心孩子衣食住行,做好孩子的后勤

没有家长不爱孩子,怎么爱,却不是每个家长都懂都会。孩子学习辛苦,时间珍贵,家长要把孩子的衣食住行安排好,让孩子无后顾之忧。

3.根据自身情况,学习上给孩子提供支持帮助

前几天在一个家长群里,看见有人说,孩子的抄写之类机械性重复性作业,都是他帮着抄,而且字体都是模仿孩子的。这样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完成知识迁移性作业,或者多点时间休息。有的家长帮孩子打印讲义,复印资料,也有的家长帮孩子整理学习重点难点。

小结

学生进入初三阶段,开始了人生的重要冲刺——中考。不管是成绩一般的学生,还是成绩优异,对自己期望值高的学生,每天都会面临大量的作业,非常辛苦。

家长充分理解孩子,给孩子全方位的支持,才能让孩子中考不留遗憾。


西有乔木


孩子初三,每天晚上要做作业、背书到晚上12点左右,如果让我答这件事正不正常,我会直接回答你不正常!因为我家孩子今年高三,两年前他初三时,每天晚上不到10:30,他一定上床了,当时他们学校可是号称全广州作业最多的学校!

鉴于每个学校的情况不一样,所以我有如下建议:

正常情况下,如果不是孩子拖延,老师留的作业不可能这么多,建议家长先私下里咨询一下班主任老师

每个初三的班主任,对学校各科老师的留作业情况了如指掌。每天每科的作业量,孩子用多长时间完成,老师心里是有数的。

而且班主任老师对每个孩子的个体情况也是了解的,比方孩子的性情,孩子的效率,孩子的灵敏度,比及对课程的接受情况等,可能站在老师的立场上,比家长还要了解孩子多一些。

如果孩子晚上点灯熬油的所谓学习,白天上课睡觉,那这学习就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孩子的做事效率很重要。

因为凡是初三的班主任老师,都是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所以他们有一种识人的本领,是一般人不具备的素质。请家长选择相信班主任老师的评价,因为80%的情况下都是中肯的。

看看别人家的孩子是什么情况,建议家长多找几个不同层次孩子的家长,私下了解一下人家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

每个班级都有一个班级家长群,如果家长是个有心人,就会知道哪些孩子成绩比较好,哪些孩子成绩中等,哪些孩子成绩不太好。

建议家长找不同成绩的孩子家长,私下里聊聊人家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这样跟自己孩子会有一个比较客观的对比。

家长不能完全听孩子的一面之词,其实有些时候家长不太了解孩子的情况,也不了解自家孩子的所思所想。

所谓兼听则明吧,多找几个不同成绩的孩子家长沟通之后,通过了解别人家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就可以对比出自家孩子每天弄得那么晚,是不是正常?

无论如何,对学生来说保证睡眠是第一要诣!

记得是在《睡眠革命》一书中说,每天的深度睡眠能够有效清理及清除大脑中的浑浊物质,让大脑变得清明起来。

如果每天睡眠不足,深度睡眠时间不够,不能够有效清理大脑中的浑浊物质,白天的时候大脑也浑浑沌沌的,那么上课怎么能够听得进去,怎么能记住老师讲的内容呢?

所以每天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非常重要,如果孩子每天在学校上晚自习的话,为什么不能在学校把作业全部做完呢?背书也尽量在学校完成,毕竟在学校才是学习氛围最浓的,回家顶多复习一遍就够了。


每天至少要保证8小时的睡眠时间,中午最好午睡半小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上课的时候头脑清醒,注意力集中。如果不能做到这两点的话,上课是没有效率的,那么作业的完成情况也应该不会太好。

如果睡眠不够,褪黑素分泌不足,生长发育期的孩子也会生长缓慢,孩子会不长个子。

综上所述,家长应该从各方面去了解情况,然后跟孩子好好谈谈,重新制定学习规划。磨刀不误砍柴工,孩子长身体时期,保证睡眠才是第一要诣!


小韭漫谈教育


我觉得这很不正常,孩子是在假努力。

除非这个孩子的老师们都是糊涂虫,为了提高班上的升学成绩,不顾教学的科学规律,让孩子们做一些没有意义的题目。但是应该说,只要具备了作为一个老师的资质,刚才我说的这个原因,基本上可以排除在外。

那么剩下一个,那就是孩子学习在假努力。

我邻居家女儿雯雯是一个乖孩子。在上课的时候,老师们发现她很乖,从来不说一句话,平时也不提问。每次老师上课时,她的笔记都记得很快,生怕会遗漏什么,以至于老师以为她的文化成绩会不错。放学回家,雯雯也是一到家就把自己关在自己的屋子里学习,所以平时家长也就没有对她的学习多加管教。

考试成绩出来了,雯雯成绩却很差。老师和家长都很奇怪,雯雯那么乖,那么努力,成绩怎么会差呢?于是老师和家长都注意观察。老师发现雯雯上课时记老师笔记,就跟老师的复读机差不多,上课根本没有有效的去理解分析问题。而家长在家也发现,女儿回到自己的屋子里也只是去整理笔记,根本没有有效的去学习。雯雯乖,不说话,是她没有去用脑思考问题,回到家也只是花大量时间整理笔记,而自己没有去消化这些知识,当然文化成绩自然就差了。

雯雯的这种情况就是假努力。虽然雯雯在学习时也花了很多时间,经常背单词,做作业也会到12点。但是成绩却很差。该怎样改变这种假努力,让自己文化成绩提高上来呢。怎么去帮助他?

孩子的努力程度并没有问题。但是孩子在学习时,方法上出现了很多的错误。你就是我们说的方法不当。

对于这种情况,我觉得应这样帮助孩子。

1、改变以往的课前、课中、课后学习方式。

课前要做好预习。预习并不是简单的把课本上的知识看一遍,而是需要把第二天要上课的内容,基本上弄懂,然后把自己没有弄懂的知识,记录下来或者把它标注下来。到第二天听课的时候,带着目标去听课。争取把自己没有弄懂的知识点学会,要把老师在课上整理归纳出来的知识点记下来,还要把老师在课上补充的知识点完全弄懂,并记在笔记本上。

每天在回家的时候,要把课上的知识像电影一样的把它放一遍。看一下自己是否遗忘了什么知识点,只有把课上的内容弄懂了才开始做作业。对于学习的知识,最多10天要重新复习一下。间隔时间不能太长,一个月后也要重新复习,以免自己掌握的知识由于时间太长以后造成遗忘。

2、准备一本好题本。

在平时做作业时或者在考试后,可以把一些知识点特别丰富的题目记录在好题本上。有时间的时候,多去翻翻好题本。多去巩固知识的时候,分析自己哪些地方知识点没有掌据,从而再去复习。要把好题本翻薄,学薄。

3、会合理利用错题本,利用错题本查漏补缺。

在平时自己有什么知识没有完全掌握,或者在做作业、考试时做错的题目都要把它记录在错题本上。可以用串珠的方法:每一节,每一章的内容都应该串联起来。对于试卷上错误的题目,甚至可以用剪刀剪下来贴在错题本上。每天在做完作业时应该多看看错题本上的知识,从而防止自己的知识遗漏点得到补充,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

在考试前应该多翻翻错题本和好题本。错题本可以重温自己学习掌握的知识点,好题本可以起到串联全部知识点的作用,从而知识点有机的联系起来形成大脑网络化学习。

4、学习要注意劳逸结合。

每个人大脑都有疲惫的时候,我们应该在清醒的时候有效学习。所以一般在学习了30分钟到35分钟之后就应该起来动动,可以听听音乐也可以在外面去走走,让自己的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

总之:孩子做作业,背书到12点这很不正常,这些都是假努力。为了孩子学习能得到提高,家长应该充分观察学生自己的孩子,适当的时候家长可以陪同孩子学习,观察一下孩子在学习方法上有哪些不足,可以给孩子一些适当的建议,从而防止孩子的假努力学习现象发生。

我是高三探长,关注教育热点,关注孩子成长,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欢迎关注,留言评论。记得点赞哟

高三探长


先讲一个自己的故事,在90年代的时候,农村的孩子想要离开农村只有一个办法,那只有考入中专。为什么要考入中专呢?因为考大学的话,还要再上三年的高中,对于农村孩子的家庭来讲,这是一个负担,而考入中专的话,大概中专的时候就发工资了,然后还能包分配工作。

所以我作为那一时代的人,也是这样的思路,第1次考中专没有考上,然后复习了一个初四,初四一个班级内的孩子在一个比较大的仓库里面上学,100多号人,在一个教室里面。

很多人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大的学习压力,数学考试100多号人,几乎能有八九十人全是满分,英语也是。物理化学,满分和数学的人数几乎相当,全班100多号人只有10来个学习成绩,在普通学校里面也属于优秀的人才,大多数的都是满分儿,很恐怖。

从9月份一进入学校开始,学校就开始了高强度的试卷练习,从来没有那些体育课,基本上就是考试科目轮番上。

所以说效果很明显,大多数同学的成绩根本就拉不开分数,一分之差能拉出一二十名,因为几乎全都是满分。

在这里就要说到学习时间了,班主任从来没有人去安排我们应当学什么,不应当学什么,所有同行的桌子上都是自己买的练习资料,当然老师一个星期发几十张试卷,这是你自己必须完成的,当然完成不完成老师也不管。

正常休息的时间是10点,所有的学生都自觉学习的试点,然后回到宿舍里面进行简单的休整,进入休息时间。

早上起床的时间大约是5:30,到目前为止,我仍然是明天5:30准时能够起床,这就是从那个时期练下来的,无论晚上睡觉有多晚,但是早上绝对是5:30。

这是正儿八经的作息规则,那些学习比较愿意付出的同学,12点是太正常了。

在这种高强度的学习训练中。所有的学生的成绩都非常优秀,一个班级内100多人。在暑假的中专考试之后,几乎全部包圆。

当年我在那边的学习成绩并不太优秀,在乡镇考试的时候。预选成绩,仅仅是进入了分数线然后再另一个县却是全县第2名。

这一切都是整个的学习环境造成的,并不是自己愿意这样做,因为大家都在这样做,没办法。

最后我再给你讲个笑话,那些在初中阶段没有我学习好甚至比我差一大截,后来考上了高中,后来考上了大学,现在人家的收入每个月是我的好几倍。

再讲一个笑话,现在中专学历已经变成了最廉价,最应当被耻笑的一个学历。

而我自己通过自学完成的一个专科两个本科,最终也会当成了第二学历或者其他学历,被人家照样看不起。

从这一个完整的情节中来讲,大概家长没有必要逼迫孩子学习,人生的命运和机遇真的不好讲。考个好大学,说不定还没有好工作。


宜城老师


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你只要把他的吃饭营养搭配好!有空叫他休息会儿!精神劲头足就行了!家庭保证和谐美满不叫他分心!那么他专心致志地学习就好!到了高中会更累!我老孙子上高中的时候早上五点半出发去学校!早,中,晚都在学校吃!晚上十点半下课回家了十一点!在学校上课坐十几个小时!裤子都坐坏了……!真的很累啊!孩子们都累的不行!可高考再望!前途再望!所以三年从未停歇呀!今年终于考上了大学!是双优2||大学!终于熬到头了!可听说大学也很累很累!学海无涯苦作舟吗!所以今天苦中苦,明天甜甜蜜蜜!你一定做好后勤工作!首先让他身体健康为根本!才会加油努力学习!加油吧!


用户9585480775850


我寒石冷月,我来给家长一些建议供参考。

初三课程一般在上学期就都结束了,由于往前赶课程,必然会出现每天作业多的现象。家长只要知道这个特点,你可能就会理解孩子为什么每天学习到很晚了。

但是问题来了,学习到夜里12点左右,正常吗?这就需要辩证来看问题了,家长不妨先这样做。

一是向孩子同班同学家长了解一下,看看其他孩子是否也都学习这么晚。

如果大家都如此,说明老师每天布置的书面作业肯定量不小,孩子们为了能完成大量的作业,只能花更多时间。但如果只是你的孩子学习这么晚,就需要考虑孩子学习效率问题了,可以参考下面内容去做。

二是向孩子了解一下,在写作业的过程中是否感觉有难度才花这么长时间。

家长本着对孩子睡眠时间负责的态度,你可以问问孩子,你是否感觉每天写作业有难度呢?如果孩子说是,显然孩子在学习方法上可能遇有问题,如没有把基础打扎实,知识链脱节,学习新课时必然会因为基础薄弱而感觉吃力。如果有这样的现象,家长可以征求孩子意见,是否请家教老师帮你诊断一下学习方法哪有问题。

三是观察孩子写作业或学习过程中是否有好习惯,是否边写边做无关的事。

有些初三的孩子在每天写课外作业的过程中,经常干一些和学习无的关事,如手里摆弄着手机,或者写一会儿就在那胡思乱想,或者边写作业边吃东西,甚至写作业过程中很烦躁等。这些都是学习中的不良习惯,家长要和孩子好好聊一聊,鼓励孩子尽可能少做和学习无关的事,这样才能节省出时间来,写完后统一去做。

四是鼓励孩子不要熬夜,背的东西可以放在早晨进行,晚上做一些理科题。

如果孩子每天晚上都学习很晚,必然会早晨起不来,或者被迫在早晨规定的时间起床,这样就会让孩子每天处于身体疲惫状态。只要体力不充沛,还会影响第二天白天的上课学习。为了能让孩子提高学习效率,家长可以建议孩子晚上做一些理科题,力争在十一点以前睡,早晨可以提前起一个小时,用来把需要背的作业去完成。

结束语:初三是面临中考的一年,孩子们确实很辛苦,家长需要理解和体谅孩子,千万别随意指责孩子,在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基础上,你给孩子的一些建议他才可能听得进去,愿意配合你的监督与管理。


寒石冷月


绿刺柏以最大的热情和一线从教经历与您探讨教育身边事!

该学生已升入初三,要面临升学了,就是初一、初二学生做作业、背书也是很平常的事,作为学生如果光在学校上课,课后不完成作业,学业成绩怎么提高?但如果每天晚上基本的作业、背书都要磨到十二点,就不正常了。


绿刺柏原来在寄宿制中学工作,学校的所有学生都上自习上到晚上9:40,然后住校生要在晚上10:00就要统一就寝,不管你是否已经完成作业,如果你没有完成作业,可以在第二天早晨补。学生在晚上7:00-10:00上两个自习,在自习上学生也是背书、复习、做作业、试卷,有时老师还会讲题,大部分学生都能按规定完成。现在题主说初三学生每晚做作业、背书都要到夜里12点,就要考虑以下因素:

1、该学生是否有学年的学习计划、目标。

2、该学生是否主动完成学习任务。

3、该学生是否有科学的学习方法。

4、该学生是否会合理安排时间。

5、该学生是否是课堂知识就没有掌握。

学生表面上完成不了作业,其实有很多深层原因,家长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了解孩子在回家后的学习状态,弄清孩子除学习外还会做什么。

许多学生放学回家后,感觉有点累,于是就想休息一会儿,或者是吃点东西,晃来晃去一个小时就过去了。打开书本开始写作业的过程中,又打开手机查阅班级群,一点开手机就什么都忘了,和同学聊一会儿半个小时又过去了,真正开始完成作业时已经不早了。面对这种情况,家长要和孩子谈谈在做作业时不应该被其它与学习无关的事务干扰,这样会打断作业的思维,延长做作业的时间,晚上睡晚了,第二天上课质量会很差。家长在完成作业前把所有与作业无关的物件收起来。



二、了解孩子的作业是如何完成的。

许多学生在回家后,急急忙忙打开作业来写,写完了好玩或放松,但刚写一个题就被卡住了,他当天所学的知识已经在脑中只有零散的一点印象,知识与知识还没形成联系,还没有经过思索进行加工整理形成自己的认识。这样,他每写一道题就要翻开课本查看,结果该用半个时写完的一份作业却用了一个多小时,而且写错了还得擦了重写。随着时间的延长,注意力也下降,就会越费时。面对这样的情况,家长要在孩子做作业前,先督促复习当天的所学的知识,按自己的思路整理概念和知识点,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反复琢磨例题中的思路,多问自己为什么,弄清例题是如何运用知识的。复习完当天所学的内容后再作业,被卡的情况就会减少,作业做得顺利了,还能体到成就感。





三、了解孩子在校的上课情况。

当天所学的知识是否能掌握,上课非常关键。上课要集中注意听自己认为是难点、疑点的知识,通过听讲把旧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还要把握老师对于重点知识突破的思路、思维,弄清老师分析问题的方法,在课堂上要积极参与,勤动脑,勤动手,勤比较分析,争取当堂课理解掌握知识。学习优秀的学生往往是高效上课的学生。家长可以和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交流沟通孩子在校的上课情况,并请老师提供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然后家长和孩子谈心交流,探讨怎样上课才能收获变大,听听孩子的想法,然后把老师的建议讲给孩子。经常和孩子谈论课堂生活,慢慢使孩子抓住课堂,抓住课堂就节约了课后时间。



总结语:孩子每天晚上做作业、背书到12点左右,家长肯定着急,但先要弄清原因,从孩子上课习惯,从孩子课后学习习惯方面入手,提高上课效率,课后先复习再做作业,排除干扰因素,问题才能慢慢好转!


绿刺柏


初三年级,学习任务重,晚上学到12点并不罕见,家长不用过于担心,但家长仍然要注意以下问题:

1、要保证孩子营养足够,饮食规律,不暴饮暴食,每天提供的饭食要营养均衡易消化,确保孩子在初三后阶段有足够的体能冲刺。

2、要创造良好的环境:环境安静、心情愉悦、家庭和睦、有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家长不要把电视开到很大声,不要打麻将,不要在孩子面前玩手机。

3、要随时关注孩子的身体和心理状况,如有异常要及时沟通,心理需要随时调节,如果身体出现过渡疲劳的状况,要及时和老师沟通,适当减少一些次要作业,保证睡眠,毕竟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如果身体垮了一切都是枉然。

4、从你所说的情况来看,孩子还是有一定的自觉性的,在这个时候不要想着改变孩子的习惯来提高效率,因为改变习惯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到初三才想着改变习惯已经不现实,最好的做法是让孩子处在最佳的学习状态。

祝你的孩子中考顺利。敬请关注,海老师期待与您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