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城到水城,遷安的轉型之下產業工人將向何方?

鋼城到水城,遷安的轉型之下產業工人將向何方?

“中等城市、鋼鐵遷安”,曾經是遷安這座城市的口號,可見鋼鐵對這座城市的重要性。但是現實是,在過去的10月份重汙染天氣中,位於遷安市的7家鋼鐵行業(含高爐鑄造)企業,只有首鋼遷安公司一家不需要限產。(唐山32家鋼企僅三家不限產,29家限產50%以上,首鋼股份公司遷安鋼鐵公司企業績效評為A,唐山A類企業僅1家,B類企業為2家。)

鋼城到水城,遷安的轉型之下產業工人將向何方?

按照《唐山市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按照重汙染天氣發展趨勢和嚴重性,將預警分為三個等級,由低到高依次為黃色預警、橙色預警、紅色預警。為了最大程度減緩空氣重汙染程度,環保壓力之下,一些企業只能選擇限產、升級、外遷。

社會上有傳言,說遷安鋼鐵企業要外遷,而且言之鑿鑿,筆者接觸不到鋼鐵企業的高層,因此不能定論。但是,通過分析,我認為對於一個企業來說,實際的是對現有的生產產能的環保設備進行升級改造。但是企業如果需要擴大產能,可能會投放到其它地區。目前來看,沿海地區顯然更適合鋼鐵產業的發展,但是鋼鐵企業一次性的搬出遷安,我感覺並不是很現實。

遷安這座資源型城市轉型已經穩步推進也已經迫在眉睫,但是轉型的過程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作為產業工人這個大的群體,在時代裹挾下的個人不能不考慮自己的出路。

前幾年唐山撤銷收費站的時候,一位員工說:“我都36了,青春耗這了,除收費啥都不會”,這實際上市非常恐怖的,一個36歲的人,再去市場上找工作,已經很不容易的,但是上有老下有小,是家庭和這個社會的支柱。害怕失業,說到底,是一種本領恐慌。

我想,沒有好的辦法,只有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探索,增強本領,讓自己有隨時脫離出去的能力和本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