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一軸一帶兩片區三組團”發展格局 打造順德中部經濟走廊

大灣區機遇下,擁有中國家居五金之都、廣東生態示範鎮等美譽的勒流正以聞雞起舞、日夜兼程、風雨無阻的奮鬥姿態,以村級工業園改造為突破口,不斷拓寬產業發展空間,加快建設特色五金小鎮,結合鄉村振興戰略,構建“一軸一帶兩片區三組團”的總體格局,打造順德中部經濟的核心力量。如今,勒流正通過打造為順德的中部經濟走廊和協同發展示範區,實現整個城市產業空間高質量發展,助推順德高質量發展。

產 城 融 合 篇

A

打造特色五金小鎮 推動傳統產業突圍

五金產業,是許多製造行業的上游企業,對相關品類產品的正常有序生產發揮關鍵作用。順德製造業品牌的輸出離不開五金產業的有力支撐。

勒流擁有國內規模最大的中高端家居五金產業集群,高端家居五金產品約佔國內中市場份額的60%,湧現瞭如東泰五金、泰明五金等一批在國內乃至亞洲家居產業都具有領先優勢的龍頭企業,成為順德高質量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如今,勒流五金已先後獲得“中國滑軌產業基地”“中國鉸鏈產業基地”“中國家居五金之都”國家級榮譽,主導制定的中國家居五金團體標準,甚至超過了歐盟的水準。

值得注意的是,勒流五金小鎮剛剛順利入選第二批市級特色小鎮創建對象。據介紹,勒流五金小鎮規劃位於勒流北部,東至桂二路、新明路,西至東扶路,南至光明南三路,北至扶連路、規劃北一路,規劃總用地約3平方公里,將以五金產業為主導,打造家居五金產業國際標準,推動傳統五金產業的突圍和實現戰略升級。

勒流五金小鎮的建設目標是:到2023年,五金小鎮產業體系與特色服務日趨完善,建成商貿文化內涵突出、社區功能完善、文化旅遊蓬勃發展、風貌特點鮮明的特色小鎮;到2028年,建成多業多態融合、特色鮮明的五金小鎮。

在勒流,家居五金與小家電、機械裝備、照明電工共同構成了四大支柱產業。紮根勒流31年的廣東新寶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是小家電行業典型代表,它從最初的小作坊成長為勒流首家上市公司。

目前,廣東新寶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擁有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廣東省企業技術中心等研發平臺,2300多名研發人員,2300多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210多項。在生產效率方面,基本實現了3年提升20%的目標。

此外,成立於2006年的小熊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由創業之初20多人、一款產物、一條出產線,成長到此刻公司員工2500多人、50多條出產線、400多款產物,年銷量2000多萬臺。今年,小熊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深交所掛牌上市,成為佛山電商第一股。

數據統計,近20年來,勒流工業總產值增長了約15倍。去年,勒流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了8.02%。如今,勒流擁有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1個,省級工業設計中心2個,省、市級企業技術中心60家,省、市級企業工程中心44個,省重點實驗室1家,省、市級企業研究院各1家,高新技術企業186家。

B

以村改為突破口促進城市產業空間發展

種種成績的背後是勒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核心戰略、堅定走工業強鎮的發展之路、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核心戰略的結果。近年來,勒流街道出臺了《勒流街道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發展的扶持辦法》等多項產業扶持政策,不僅提供資金扶持,還搭建平臺,提升產業服務體系,推動企業加快轉型升級及行業供給側改革。

當前,在大灣區機遇下,勒流正以聞雞起舞、日夜兼程、風雨無阻的奮鬥姿態,以村級工業園改造為突破口,拓寬產業發展空間,為本土優質骨幹企業增資擴產和新產業的引入提供載體,目前,勒流龍眼、光大、江村等多個村級工業園區改造工程正在按照計劃加快推進。

其中,龍眼工業區改造項目總面積689畝,結合規劃和現狀實際,擬劃分成六個區,結合掛賬收儲、企業自改、復綠復墾等多模式分期分批推進改造,致力於發展高端智能製造和電子商務產業,並結合龍眼村鄉村振興計劃,打造“龍文化特色產業基地”;江村工業區計劃由改造方分單元進行連片性改造,部分用地由街道收儲後進行公開出讓,以綠色環保為導向,突出智能製造,打造“環境科技產業基地”。

如今,勒流將以菊花灣大橋建成通車為契機,抓好港口路一河兩岸的徵地拆遷工作,推動整個勒流城鄉規劃落地,構建“一軸一帶兩片區三組團”的總體格局,打造順德的中部經濟走廊和協同發展示範區,確保實現勒流整個城鄉產業空間高質量發展。

鄉 村 振 興 篇

推進鄉村振興南北示範片區建設 帶動村民致富

一方方魚塘環繞著村子鋪展開,小橋流水,微波粼粼,不時可見魚兒遊過。別墅式的樓房整齊排列,路旁的古樹鬱鬱蔥蔥,村民在古樸的涼亭下棋聊天……這樣和諧自然,悠然自得的畫面是獲得“中國十佳小康村”等美譽的勒流南水村真實寫照。

然而在2004年以前,南水村還是個貧困村,村道年久失修,垃圾隨意堆放,城鄉公共服務水平落差大,村民的幸福指數攀升乏力。

它是如何逆襲的?在全村劃分為工業區、農田保護區和居民住宅區三大功能區的基礎上,2004年,南水村又對全村魚塘進行了高標準的“格子化”整治,同時在內河涌周圍增設6道水閘,有效地增加了高效養殖業的產出,拉動了地方經濟發展。基塘整治取得成效後,村民開始轉向高價值的水產養殖如鰻魚、鱸魚等,走向了致富的道路。

今年8月,廣東省委提出在順德開展“美麗田園”建設試點,並在南水村召開珠三角地區“美麗田園”建設調研座談會,總結經驗後在珠三角全面推廣。目前,在上級政府的支持下,南水村正圍繞農業、居住、文旅功能,打造生產、生活、生態共融的美麗田園示範區,推動鄉村振興。

中國鰻魚之村——稔海也是勒流推動鄉村振興的典型例子。這條面積僅6000畝的順德漁村,為全國鰻魚產業貢獻了29億的產值。稔海鰻魚產業的發展在解決農民就業、帶動農民增收、促進社會和諧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如今稔海村還將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形成水鄉休閒“鰻生活”的文旅規劃,深度融入特色小鎮的文旅規劃。據悉,未來,稔海村將在菊花灣農業園內建成一個免費開放的特色園林公園,打造一個鰻魚養殖展示區。同時,在稔海村大九沙圍外450畝連片土地建設一個集鰻魚產品+美食文化+休閒觀光為一體的生態休閒示範園。

除了南水、稔海村,勒流其他20個村居在鄉村振興的規劃下也在加速發展。勒流“一軸一帶兩片區三組團”總體規劃中,其中兩片區指的就是鄉村振興南北示範片區,北部圍繞“千年人文故里”黃連、“中國最美鄉村”江義、“中國鰻魚之村”稔海,建設文旅田園示範片區;南部緊扣“省非遺龍眼點睛”發源地龍眼、“中國十佳小康村”南水、五好新村居富裕等村居,打造嶺南水鄉民俗文化示範片區。未來,將通過以點連線、以線帶片、以片拓面,推動勒流整體鄉村振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