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齒引起的“面癱“到底有多嚴重

智齒引起的“面癱“到底有多嚴重

小芳是一名職場客服,這天她和往常一樣來到櫃面上班,同事們都感覺她今天的面部表情有點奇怪,兩邊嘴角有點不對稱。原來就是這個“智齒”惹的禍。她患上了“面癱”。

智齒不是很多人都會長嗎?怎麼會這麼嚴重呢?那麼什麼是“面癱”呢?它有哪些症狀、我們又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面癱,面神經癱瘓,臨床上稱為面神經炎,是以面部表情肌群運動功能障礙為主要特徵的一種疾病。在任何年齡、任何季節均可發病。引起面神經炎的病因有很多種,病毒感染、受涼、中耳炎、自主神經功能失調等導致神經營養血管痙攣、神經缺血水腫均可引起面神經麻痺。

智齒引起的“面癱“到底有多嚴重

主要表現為病側表情肌癱瘓:額紋消失、不能皺眉蹙額;眼裂閉合不能或閉合不全、病側鼻唇溝變淺;口角歪向健側、吹口哨、鼓腮不能及食物殘留病側齒齦。

在疾病初期可有麻痺側耳後疼痛,部分病人病側舌前2/3味覺缺失。一旦發現有這方面的症狀,要記得及時去醫院需求醫生的幫助。除了遵從醫囑及時用藥,我們還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急性期(發病一週內),注意休息,防風、防寒;

△進食清淡軟食,有味覺障礙的病人注意食物冷熱度,以免燙傷口腔黏膜;

△保持口腔清潔,飯後及時漱口,預防口腔感染;

△保護角膜,眼瞼閉合不能或閉合不全者可用眼罩、眼睛防護,防止角膜潰瘍;

智齒引起的“面癱“到底有多嚴重

△儘早開始面肌的主動與被動運動,對著鏡子做皺眉、舉額、閉眼、露齒、鼓腮和吹口哨等動作,每天數次,每次5~15分鐘,輔以面部按摩,促進早日康復。

因為病毒感染、自主神經功能失調等均可導致局部血管痙攣,神經缺血、水腫而發生本病,因此,我們要保持健康心態,加強鍛鍊,提高自身抵抗力,注意保暖,避免面部長時間受冷風刺激、受涼或感冒。面神經炎的預後取決於病情的嚴重程度及處理是否及時適當。

約80%的病人在1~2個月內恢復,一週內味覺恢復及年輕患者預後好;2~3個月後,自愈較差的高危病人可行面神經減壓術,所以不要過於焦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