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上海是如何從東南壯縣一躍成為世界級城市?

上海是如何從東南壯縣一躍成為國際都市?

中國一共有57個沿海城市,但一提到繁華大都市大家心裡第一想到的第一個一定是上海,為什麼上海能在57個沿海城市中脫穎而出?曾幾何時?上海還只是一個小鎮,1267年前後(南宋時期),上海建鎮,隸屬松江府,到1292年,上海鎮升格為上海縣,面積已達2018平方公里。到如今,上海市總面積6340.5平方公里,共轄16個市轄區。人口高達2423萬(2018年數據),現已經中國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並位列世界一線城市。上海是如何從東南壯縣一躍成為國際都市?關於原因,我總結了以下三點:

一、“上海”的出現,最早追溯到北宋“上海務”

中國歷史數千年的歷史上,上海都還只是人們口中的一個小漁村,直到13世紀上海才逐漸發展成城鎮,城鎮的地域面積,經濟水平可想而知。公元751年上海被設為華亭縣,當時已然不是一個小漁村。到

公元991年(宋朝),松江河南岸青浦東北又出現了一個新的青龍鎮,逐漸成為了當時的城鎮中心。公元1260-1274(南宋),上海的地位才開始日益重要,上海逐漸成為一個熱鬧的航口。

北宋時期,人們只要喝酒抽稅,當時就叫“上海務”,那是上海兩個字在歷史上的第一次出現。其實準確的說並不能把歷史上的上海認作為一個小漁村,上海縣雖然在1292年就已經設立,但是直到1553年,上海的城牆才正式建城,上海的縣城中心位置也由此鞏固確立。1553年,倭寇勾結地方海盜大舉入侵,直闖上海中心,大肆擄掠殺伐,連縣衙門也遭焚燒洗劫,變成一片廢墟。為了防止倭寇劫掠,松江府知府下令興築上海城池,經過兩個多月的日夜搶築,上海城牆全部建成上海古城牆。

歷史上上海是如何從東南壯縣一躍成為世界級城市?

上海古城牆

從嘉慶年間,因為上海獨特的地理優勢,逐漸成為日益重要的通商港口,當時有“江南之通津,東南之都會”兩句話用來形容上海。上海在當時雖然算不上什麼大都會,但它在當時作為海運和江運的重要港口,必然不是一個小漁村,而是東南地區的一個比較大的縣。能有什麼是一蹴而就的,所以說上海能夠成為大都市,一切都在冥冥之中。

歷史上上海是如何從東南壯縣一躍成為世界級城市?

黃浦江

二、明清至鴉片戰爭以後上海的發展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有一部電視劇紅遍了全中國,人們嘴裡都哼著它那首無比經典的《上海灘》。講的是民國年間,失意青年許文強到上海闖蕩,加入黑幫之後的愛恨情仇。從電視劇裡可以看出當時的上海已經相當繁華,商鋪、夜總會隨處可見,街上也是車水馬龍、燈紅酒綠。1840年,清政府在鴉片戰爭中失敗,被迫簽訂晚清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英國要求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個通商口岸,上海就是其中的一個,近代上海的開埠日期是1843年11月17日,從這一天起,上海從閉關鎖國的小漁村逐漸一步步蛻變。

歷史上上海是如何從東南壯縣一躍成為世界級城市?

吳淞炮臺灣溼地森林公園

越來越多的英國人開始到上海做生意,他們就在黃浦江邊佔了一塊荒地建房子,這就是後來的外灘。看到英國人佔了好處,其他的列強開始了刮分中國的計劃,他們用各種手段威脅清政府簽訂出賣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各國列強搶佔上海,被搶佔的地方就成為了“租界”1845年,劃出英租界,之後法國、美國先後在中國劃定租界,中國在上海的貿易自主權完全失去。不過實事求是的說,正是因為有了這些租界,有了國外人引進的先進技術,上海才能在短短几十年裡變身為國際大都市。當時中國常年內戰,但各項勢力都畏懼列強,因此戰火始終殃及不到上海。

歷史上上海是如何從東南壯縣一躍成為世界級城市?

上海外灘

時間就像黃浦江的水,一直滾滾向前流,後來新中國成立後,各國租界都煙消雲散,只留下西洋風的建築。建國後上海和周圍的10個縣合併,依舊是中國的工業中心,改革開放之後,上海開發了浦東新區,政府給了浦東很多優惠政策,吸引無數外商,浦東很快從一片荒灘變成高樓林立。1994年,東方明珠塔在全國國民的期望中竣工,成為上海的新地標,這座458米的高塔,代表了上海的振興。上海嚴格來說是一座移民城市,較早吸收了西方文化的影響,特殊的歷史經歷和優越的地理位置使上海接受了更多的文化經驗,融合了中國和世界各種文化知識,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見解,改革開放後上海發展迅速,在政府的幫扶下逐漸成為國際大都市。經濟、文化、航運、製造、貿易、教育等都十分發達。

歷史上上海是如何從東南壯縣一躍成為世界級城市?

鴉片戰爭

三、上海的地理位置、人文環境

1300多年前,就有船隻載著東方的文明從上海啟航,駛向了世界各地。上海地處長江三角洲東面,位於我國南北海岸的中心位置,長江由此地入海,所以地理位置極其優越,非常適宜成為通商口岸,是我國大陸南北海岸線的中點。上海可以說是典型的一座“以商興港、以港興市”的城市了,非常優越的地理位置賦予了這座城市生命的活力,成為它躍升為國際大都市的一個基本。如今,上海成為了世界十大港口之一,已經成為世界一流的國際集裝箱樞紐港之列,這一切可以說是得益於上海得天獨厚的交通條件。

上海的交通可以說是四通八達,無論是水運、空運、陸運都非常便捷,是上海早期成為繁榮通商港口的一個基本條件,為各地的貿易往來提供了場地。從世界角度看,上海是外資看中的第一窪地,具備吸引外資的一切優勢;從地理角度來看,上海的地理位置,交通便捷程度是沿海地區數一數二的;從技術人才方面看,上海的教育水平和人才培養也絲毫沒有鬆懈。

歷史上上海是如何從東南壯縣一躍成為世界級城市?

上海周邊地圖

總結
上海在歷史根源、地理位置、政府政策等優勢下,沒有理由不躍升為大都市。如今的上海,經濟總量位居內地首位,金融業經濟總量為全國第一;服務業發展迅猛,據統計上海是我國最大的海外旅遊目的地;工業也絲毫未懈怠,工業總產值佔到了全中國的十分之一,以航天航空、汽車、鋼鐵等十多項工業為主。

人均GDP及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均位居全國各省區的第一位

但是,如果從國際的視野來看,上海的城市綜合實力還遠遠不夠,上海被GaWC發佈的2018年世界城市體系排名評為“世界一線城市”。上海在科爾尼發佈的2019年全球城市綜合排名中排名世界第19位,中國第3位。為了更好的發展,上海還將不斷改革、開發、發展。未來我們也同樣期待,上海從中國躋身到世界頂級城市前列。能和紐約、倫敦、新加坡、東京並列。

《上海縣誌》

《民國上海縣誌》

《現代中國的鑰匙》墨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