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母豬要做哪些疫苗?這三種疾病,養豬人要通過疫苗進行預防

目前,採用自繁自養方式養豬的散養戶越來越多。自繁自養有很多好處,其中最主要的兩點就是能降低成本擴大豬場效益,還能防止外購豬帶來新的病原。但是母豬的飼養管理遠遠要比育肥豬複雜的多,特別是母豬如果疫苗沒有做好,一旦感染某些疾病,就面臨淘汰。所以,養母豬一定要做好疫苗的免疫。本文給大家分享母豬最怕得的三種疾病,點個關注吧?

養母豬要做哪些疫苗?這三種疾病,養豬人要通過疫苗進行預防

細小病毒病

病原與流行特點

此病是由豬細小病毒感染而引起的豬隻傳染性繁殖障礙,此病毒對溫熱、消毒藥和酸鹼均有一定的抵抗力,病豬和帶毒豬是傳染源。病豬分泌物和排洩物中含有較多的病毒,汙染飼料、飲水等外界環境,經口、鼻感染,帶毒公豬可通過精液感染母豬。被汙染的豬舍空圈4個月後,放入豬隻仍可感染,妊娠母豬感染後,病毒可通過胎盤屏障感染胎兒。

臨床症狀與病理變化

妊娠母豬被感染時,表現為母源性繁殖失能,如產出死胎、流產、多次發情而不受孕,或只產出少數活力弱的仔豬,不久死亡。妊娠初期感染,則胚胎吸收,使母豬不受孕。如妊娠中期感染,胎兒死亡,形成木乃伊化,或產出不同程度的木乃伊或虛弱的胎兒。如妊娠後期(70天后)感染時,則大多數胎兒存活下來,外表正常,可長期帶毒排毒。但細小病毒感染對公豬性慾和授精率沒有明顯影響。

養母豬要做哪些疫苗?這三種疾病,養豬人要通過疫苗進行預防

診斷本病要根據受感染的母豬,尤其是初產母豬產出死胎、畸形胎、木乃伊胎,或母豬多次發情而不受孕等母源性繁殖機能障礙症狀,而母豬本身無明顯變化,體溫不升高,食慾、精神狀態正常,可以初步確診。

防制措施

母豬對本病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只能採取預防措施。控制本病的原則有二,一是防止帶毒母豬進入豬場,二是待初產母豬獲取免疫後再配種。人工免疫接種,對4-6個月齡母豬和公豬注射豬細小病毒滅活疫苗,每次5毫升,免疫期7個月,每年注射兩次,可預防本病。初產和二胎母豬產後15天,可再補免1次,一般3胎以上母豬可以不免疫接種。

偽狂犬病

病原與流行特點

本病是由偽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種傳染病。偽狂犬病毒對外界抵抗力較強,耐低溫,在乾燥環境中能存活,在乾草或被汙染的豬舍中可存活1個月以上。但對熱、福爾馬林、紫外線照射作用都很敏感,2%火鹼、3%來蘇兒都可以很快將其殺滅。

病豬和隱性感染豬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通過鼻汁、唾液、乳汁和陰道分泌物向外界排毒,汙染環境。豬舍內老鼠糞尿也含有大量病毒,也傳播本病。本病經消化道、呼吸道、損傷皮膚及生殖道感染,仔豬常因吃感染母豬奶而發病。

養母豬要做哪些疫苗?這三種疾病,養豬人要通過疫苗進行預防

臨床症狀

哺乳仔豬和斷奶仔豬感染後症狀加重,體溫升高至41-42℃,呼吸困難,厭食,精神沉鬱,嘔吐、下痢,肌肉震顫,步態不穩、蹣跚,間歇性痙攣,後驅麻痺,有的作轉圈運動或划水狀。待神經症狀出現後1-2天內死亡,死亡率高達95%以上。

妊娠母豬受胎後40天感染本病時,常發生流產、死胎或延遲分娩現象,但無畸形胎。死產胎兒有軟化現象,流產非常快兒多呈新鮮狀態。

成年豬呈隱性感染,精神沉鬱,有微熱,便秘,食慾不振,幾天內恢復正常。有些豬會呈現長期的呼吸道症狀,反覆發生。

防制措施

母豬配種前接種1次偽狂犬疫苗,經產母豬每次產前1個月免疫1次。仔豬可在出生3天內用活疫苗滴鼻,斷奶後再注射免疫1次。發病豬場,對哺乳仔豬予以撲殺,深埋處理;對豬舍用2%-3%火鹼溶液或20%石灰乳徹底消毒。平時對豬舍地面、設備、用具、圍欄每週消毒1次,糞尿清除乾淨,消滅鼠類和蚊蠅。

養母豬要做哪些疫苗?這三種疾病,養豬人要通過疫苗進行預防

乙型腦炎

病原與流行特點

本病是由日本乙型腦炎病毒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傳染病。病毒對溫熱抵抗力不強,56℃下30分鐘可滅活, 100℃2分鐘殺死,而在低溫下可長期存活。不同品種、性別和年齡的豬對本病毒都有易感性,本病有一定的季節性,與帶毒蚊蟲叮咬活動有關。本病感染妊娠母豬後,可通過胎盤屏障侵害胎兒,即所謂的垂直感染。

臨床症狀

本病潛伏期為3-4天,發病後,體溫升高到41℃左右,呈稽留熱型,高熱持續幾天不下。精神沉鬱,臥地,減食,口渴,糞幹呈球形夾雜粘液。有的病豬後肢輕度麻痺,後肢關節腫脹、疼痛而跛行。多為頭胎妊娠母豬流產、早產、產出死胎或木乃伊胎,也有的產出弱仔,不久死亡。公豬除有全身症狀外,常表現睪丸腫脹,多為一側性,有痛感,數日後消腫,縮小變硬,喪失配種能力。

養母豬要做哪些疫苗?這三種疾病,養豬人要通過疫苗進行預防

7月份以後蚊蟲活動頻繁,傳播本病,導致多種動物發病。第一胎母豬流產、死胎、木乃伊胎,公豬睪丸炎、腫脹,失去配種能力,這些症狀可作為初步診斷依據。

防制措施

在蚊蟲出現前1個月,可注射乙型腦炎弱毒疫苗,4月齡以上至2歲的公母豬都可注射,1個月後可產生堅強的免疫力。每年注射1次,可預防母豬流產和公豬睪丸炎。蚊蟲是傳播本病的主要媒介,因此要採取甫各種措施滅蚊蟲,消除場內積水,消滅其幼蟲孽生。

發病豬目前沒有特效治療方法,為防止繼發感染,可肌肉注射後耳靜脈注射20%磺胺嘧啶鈉,每千克體重70-100毫克,每日兩次。同時配合靜脈注射安溴10-20毫升,也可採用5%葡萄糖液200-500毫升,加維生素C5毫升,混合耳靜脈注射。

養母豬要做哪些疫苗?這三種疾病,養豬人要通過疫苗進行預防

結語:想養好母豬,疫苗是重中之重。疫苗是最基礎的防疫手段,應該在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疫苗,有些疾病一旦感染,是沒有辦法治療的。本文給大家列舉了3種會造成母豬繁殖系統傷害的疾病,還有其他的如豬瘟、圓環病毒等疾病也需要重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