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經濟增長的本質

要理解經濟增長的本質,首先我們需要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是誰在創造經濟的產出,是誰在推動經濟增長?從經濟學理論來看,經濟生產的基本單元是企業,在經濟增長模型中,企業使用資本,勞動要素進行生產。

那麼,似乎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經濟增長的動力是資本和勞動,資本投入越多,產出越多,勞動投入越多,產出越多。

思考經濟增長的本質

然而,我們忽略了這樣一個事實:資本和勞動是稀缺的,並非無限的;此外,從世界範圍來看,各個國家的收入水平差異懸殊,如盧森堡人均收入已經超過10萬美元,而非洲埃塞俄比亞人均收入僅800美元。

這就就不僅讓我們思考,除了資本勞動以外,還有什麼因素影響了一國的經濟增長?

答案是技術。技術進步影響經濟增長的作用機制很簡單,舉例而言,當你使用鋤頭耕地的時候,你的技術條件相對較低,單位時間的產出較小,而一旦你使用大型農用機械的時候,一個人就可以很快地耕種幾百畝地。技術對於生產的影響可謂至關重要!

思考經濟增長的本質

然而,學術界對於經濟增長的本質並非止步於此。Acemoglu研究了西方殖民地在各個殖民地的差異化政策,其研究最終還是迴歸了人類社會本身,因為技術進步本質上也是人類的生產行為。為什麼有些地方能夠技術進步,有些地方不能夠技術進步,Acemoglu研究發現人類的文化特指和制度屬性起了關鍵性作用,這也能夠解釋為什麼儒家文化圈內(中國大陸,日本,韓國,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新加坡),這些國家(地區)曾今都是積貧積弱,但是一旦給予適當的發展機遇,這些國家都能發展起來。因為,儒家文化鼓勵勤勞奮鬥和勤儉,這些特指深深地根植於我們的文化基因當中,使我們最重要的寶庫。

一個優秀的民族,即使經歷了歷史的曲折,也能夠自發地回到歷史的正軌,實現偉大復興。

思考經濟增長的本質

更多消息,請關注我們!VX:全球價值鏈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