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城投資新三板退市,前三季度淨利下滑六成

欲打造國內私募REITs航母的中城投資,在資本市場的大浪淘沙中黯然離場。

11月12日,中城投資公告稱,終止掛牌新三板。此前相關公告曾表述說,因綜合考慮公司發展戰略和資本建設所需,才做出審慎研究決定。

長江商報發現,前三季度,中城投資實現營業收入4.3億元,同比下降5.6%;利潤總額和歸屬於掛牌公司淨利潤分別為1.12億元、9420.2萬元,同比下降66.6%、61.4%。經營活動淨現金流-2.17億元,同比上升35.42%。

“類似退市也說明房地產金融服務等企業也面臨很多壓力。一方面當前房地產市場在持續降溫,房屋開發和銷售等環節都受到影響,所以客觀上也會通過產業鏈的關係影響此類企業的發展,即業務規模會被壓縮。”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對長江商報記者表示當前部分企業通過新三板市場來進行融資,但是實際過程和預期不一致,這也使得其有退市的考慮。

欲打造私募REITs航母

中城投資是一家房地產基金管理機構,成立於2002年。公司目前主要有“自有資產管理、受託資產管理、不動產投資經營管理、投資顧問服務”四大業務板塊。此後十餘年,中城投資也在不斷升級轉型,從最初服務於中城聯盟成員企業的互助基金,到2006年定位於公司型基金;2009年,中城投資再度轉型為專業基金管理公司;2013年,中城投資由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前,中城投資抱著打造“國內私募基金航母‘準REITs'”的美好夢想,登陸被寄予社會厚望的號稱“中國版納斯達克”的新三板上市。

2018年,中城投資擬設立“中城-世聯紅璞長租公寓pre-reits基金”,世聯行擬與該基金以15%比85%的出資比例共同收購長租公寓優質資產。該基金作為國內首單專注於長租公寓不動產收購的Pre-REITs基金,致力於為未來國內的長租公寓REITs發展儲備優質資產包。

不過,REITs絕大多數屬於公募基金,與中城投資的“私募資產管理機構”屬性相悖。業內人士指出,中城投資是指自身的“類REITs”模式,而不是“真REITs”。在業界看來,國內運作REITs的環境依然不成熟,存在法律建設、上市交易和退出機制不完善等問題。

三季度營收淨利雙降

新三板的發展並不如預期,股權融資及交易流動性不足備受詬病的同時,中城投資的業績也不理想。

近日,中城投資發佈三季報,前三季度,中城投資實現營業收入4.3億元,同比下降5.6%;利潤總額和歸屬於掛牌公司淨利潤分別為1.12億元、9420.2萬元,同比降66.6%、61.4%。

對此,中城投資回應稱,因房地產行業持續調控和金融監管政策不斷收緊,導致部分自有資金投資業務開展未及預期。本期調整了個別項目的撥備,造成利潤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另外,本報告期內投資退出較少,相應收入確認減少。

事實上,中城投資今年的業績並不理想,2019年半年度報告顯示,上半年,公司營收3.17億元,同比增長7.14%;淨利1.03億元,同比下降19.54%。業績報告稱,這是因為受市場變化影響,業務成本、管理費用增加。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累計投資總額突破1269億元。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分散的股東持股比例也構成了中城投資存在“無控股股東與實際控制人”的風險。企查查顯示,中城投資共有54名法人股東,目前單一持股前三名為江西益達、旭輝和萬科,分別持有4.71%、4.58%及和4.58%股份,其他股東持股均低於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