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北海文明村脫貧致富有奔頭—一心堅守扶貧線 精準幫扶斬窮根

“我還需要加把勁,貧困戶不脫貧,我就不回去了。”蘇勝業介紹說,他正籌劃著“菜籃子”項目二期建設工作,擴大基地規模,啟動果蔬種植,扶持文明村及周邊村更多貧困戶脫貧致富。

11月12日,早上天剛亮,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合浦縣白沙鎮文明村扶貧工作隊員蘇勝業像往日一樣,很早起床後便開著電動車奔往南方電網廣西北海供電局“菜籃子”扶貧示範基地,再過些天基地上的鴨子便可以產蛋,貧困戶們又可添一筆可觀的收入,村集體經濟又再增加。

“生在農村,瞭解農村,我不進村誰進村。”談起進村扶貧初衷,蘇勝業輕描淡寫說道,他深知貧困的苦,他想通過自己為貧困村做點事,帶領村民脫貧致富。蘇勝業是南方電網廣西北海供電局一名扶貧工作隊員。

誰也不曾想過,進村不到一年時間,這位精瘦的年輕仔竟給文明村帶來如此大的變化。

主動請纓 進文明村扶貧

2017年,北海供電局成為文明村的後盾單位之一,2019年,需要更換一名扶貧隊員進村繼續開展扶貧工作。“我能行!”員工蘇勝業第一個主動請纓進村。

廣西北海文明村脫貧致富有奔頭—一心堅守扶貧線 精準幫扶斬窮根

南方電網廣西北海供電局“菜籃子”扶貧示範基地鳥瞰圖。(萬俊)

按計劃,3月份,蘇勝業正式進駐文明村。為了更快了解村情民意,蘇勝業主動提前一個月“報到”。

“要了解每戶貧困戶的情況,才能精準扶貧。”一下班,蘇勝業就往文明村跑,走村串戶,白天走不完,晚上繼續,一戶不少走,一戶不落下。

哪條路不好走,哪家房子漏水,誰家種了啥養了啥,貧困戶什麼原因致貧......還沒正式上崗,他就把村裡的困難都記在了本子上,烙在了腦海裡。

瞭解村民致貧原因後,下一步就是因地制宜幫助脫貧了。

排憂解難 因地制宜精準扶貧

蘇勝業深知要想村子富起來,還需靠產業。文明村自然條件差,可利用資源少,如何發展,發展什麼項目,卻成了擺在蘇勝業面前的一道難題。

經過深入調研考察,蘇勝業發現文明村地裡位置適合種養,而正好蘇父是獸醫,蘇勝業又有一定的養殖技術,何不嘗試開展養殖產業呢。

2019年4月,北海供電局在文明村正式啟動集果蔬種植、家禽養殖為一體的“菜籃子”扶貧示範基地項目。基地採取“政府+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進行運作。

但是搞規模種植並非“吹糠見米”,雖然基地採取的是邊建設邊投產的方案,但是最快也要三五個月方可見成效。對於這個為村民量身打造的脫貧良方,村民卻不買單,誰都不肯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於是,蘇勝業挨家挨戶去做思想動員工作。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有兩戶貧困戶邁出了第一步,通過扶持,兩戶貧困戶試養2000羽肉鴨,三個月後,每戶淨賺6千多元。成效是最好的宣傳,隨後陸續有貧困戶加入示範基地。

廣西北海文明村脫貧致富有奔頭—一心堅守扶貧線 精準幫扶斬窮根

蘇勝業與貧困戶一起餵食鴨苗。(龐偉玲)

蘇勝業考察發現,養殖種鴨產蛋比養殖肉鴨收入更為客觀。9月,項目一期15畝種鴨養殖基地建成,投放近一萬羽種鴨苗。同時,基地同步開展種植辣椒等農作物。

此外,基地還給貧困戶創造了就業崗位,在基地工作的貧困戶每月可以領保底工資2000元,每年年底還有利潤分紅。

第一個支持基地項目的貧困戶張祖雲,每天在基地上工作,看著日益長大的鴨子,喜上眉梢。按照前期的入股比例,預計全年他可拿到5萬元收入。

心繫貧困戶 奔向致富路

貧困戶陳叔也是“菜籃子”項目的受益者之一。

蘇勝業沒到文明村之前,陳叔還是一名好吃懶做,爛醉如泥,一貧如洗的“酒鬼”。陳叔妻子忍無可忍,一氣之下跑回來雲南老家。妻子離家後,陳叔更是消沉,無所事事喝酒度日,家中困難加劇。

蘇勝業駐村後,三天兩頭,一有空閒時間便往陳叔家跑,經過一個月的勸導,陳叔被蘇勝業打動,答應洗心革面,戒掉酒癮,努力工作爭取早日脫貧。同時,蘇勝業還聯繫上了陳叔的妻子,勸說她回來與陳叔攜手把家撐起。

蘇勝業給陳叔家爭取了鵝苗和雞苗,並給他提供技術指導,鼓勵他通過自己的努力發家致富。陳叔也開始認真打理自己的農作物。

廣西北海文明村脫貧致富有奔頭—一心堅守扶貧線 精準幫扶斬窮根

蘇勝業在養鴨場觀察鴨子生長情況。(陽文志)

近期,陳叔的雞、鵝已可以出欄,蘇勝業幫他找到了購買商回收雞鵝,淨賺3千元。陳叔的農作物也得到了豐收,孩子也畢業找到了合適的工作。此外,蘇勝業還安排了陳叔夫妻倆到“菜籃子”基地工作。

廣西北海文明村脫貧致富有奔頭—一心堅守扶貧線 精準幫扶斬窮根

蘇勝業在“菜籃子”扶貧示範基地協助第一批肉鴨出售。(萬俊)

“多得了蘇仔,改變了我,更是改變了我們家,過些天我們家的新房子就可以入住了。”日子越過越好,陳叔的喜悅溢於言表。

和陳叔一樣在“菜籃子”工作的還有好幾名貧困戶,無不稱讚蘇勝業是村民的貼心人。電器壞了他去修,路爛了他去整,水溝堵了他去挖,村民有困難他去解決。

貧困戶劉阿姨患病致貧,十分消極,為此,蘇勝業常常上門找劉阿姨談心,鼓勵她勇敢面對生活。蘇勝業還幫劉阿姨申請了慢性病報銷,並安排她到基地工作,適當增加其家庭收入。劉阿姨的生活也慢慢有了起色。

“他不是一般的勤快,沒見他停歇過。”談起蘇勝業,白沙鎮文明村黨支部書記周雄說:“他本來就瘦黑瘦黑的,到村裡幾個月就更瘦更黑了。”

一心撲在扶貧工作上的蘇勝業,經常廢寢忘食,結果熬出了胃潰瘍。7月中旬,病情嚴重,需要住院手術。但一轉眼,不到兩個星期,村民又見蘇勝業在村裡忙活了。

一想到還有貧困戶還未脫貧,基地還有很多事情等著他去料理,還未完全康復,蘇勝業就提前出院跑回了村裡。“不用,我放心不下。”單位領導擔心蘇勝業身體吃不消,提出讓其他人接替他工作,卻被他一口回絕了。

“沒辦法,他心在這,沒人阻止他幫扶村民的一腔熱血,唯有支持他。”蘇勝業身體未康復,為了照顧蘇勝業起居飲食,妻子李子英只好帶著孩子把家也搬到了文明村,舉家扶貧。

廣西北海文明村脫貧致富有奔頭—一心堅守扶貧線 精準幫扶斬窮根

蘇勝業與貧困戶一起開荒,擴大“菜籃子”基地規模。(萬俊)

照看基地工作,養鴨除草,走訪貧困戶......李子英儼然成了村裡扶貧工作隊員。“可以幫的,我都會搭把手。”李子英說,村民脫貧致富是頭等大事,全家人都支持蘇勝業的工作。

白天時間全部用來扶貧實事上,利用晚上休息的時間去填扶貧報表。李子英說,不來不知道,蘇勝業經常是一兩點都不睡。他說,貧困戶事情耽誤不得,時間都不夠用,他要盡力儘快讓所有貧困戶都脫貧致富。誰也不曾想過,進村不到一年時間,這位精瘦的蘇勝業竟給文明村帶來如此大的變化。(萬俊 陽文志 黃金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