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志怪故事三則——李奴,張升變虎,釋道英

李奴

  有一個舉人姓李,不知他叫什麼名字,寄居在宣州山中。

  他平常使用一位奴僕。

  這位奴僕很懶惰,李舉人多次鞭打他。

  他心裡十分憤恨。

  唐朝元和九年,李舉人與兩位友人在別墅會聚,當時呼喚奴僕。

  奴僕已經睡了。

  李舉人很生氣,打了奴僕幾十鞭子。

  奴僕心懷憤怒,出來對同伴們講:“今年是閏年,人家都傳說今年多虎,為什麼不讓我遇上虎,把我吃了!”說完出門,忽然聽到他大叫一聲。

  奴僕們尋聲跑出來,什麼也沒看見。

  循著虎的蹤跡,找到十多里外的溪邊,見那奴僕已被虎吃掉一半了。

  他的衣報和巾鞋,全都疊得整整齊齊的放在草地上。

  大概是老虎能夠役使被吃的人的鬼魂乾的。

  【原文】詞(陳校本“詞”上空缺一字。)舉人姓李不得名,寄居宣州山中。常使一奴。奴頗慵惰,李數鞭笞。多有忿恨。唐元和九年,李與二友人會於別墅,時呼奴,奴已睡。李大怒,鞭之數十。奴懷恚恨,出謂同儕曰:“今是閏年,人傳多虎,何不食我?”言訖,出門。忽聞叫聲,奴輩尋逐,無所見。循虎跡,十餘里溪邊,奴已食訖一半。其衣服及巾鞋,皆疊摺置於草上。蓋虎能役使所殺者魂神所為也。(出《原化記》)


張升變虎

  唐朝吏部員外張升還沒有做吏部員外的時候,曾經跟隨僖宗皇帝到蜀地。

  因為他年少沒有舉進士第,就讓他代理涪州的衙推。

  州司派里正遊章值班。

  另有一天,遊章就說要走,問他要到哪兒去,他不說,只是說他有老母親和妻子兒子,要求時常地照顧他們。

  說完他就走了。

  他家的近鄰,夜裡聽到他們家大哭。

  第二天讓人一問,說遊章夜裡離開家了,進到山裡變成了一隻老虎。

  兩三天之後,鄰居又聽到他們家大聲地驚叫,第二天一問,說遊章昨夜想家回來了,上半身已經變成虎,但是還能講話。

  【原文】唐故吏部員外張升隨僖宗幸蜀,以年少未舉,遂就攝涪州衙推。州司差里正遊章當直。他日,遂告辭。問何往,章不答,但云:“有老母及妻男,乞時為存問。”言訖而去。所居近鄰,夜聞章家大哭。翌日,使問其由,言章夜辭其家,入山變為虎矣。二三日,又聞章家大驚叫。翼日,又問其故。曰:“章昨夜思家而歸,自上半身已變,而尚能語。”(出《聞奇錄》)


釋道英

  河東有一位出家人叫釋道英。

  少年時就參禪修行,以修養心性為主,不追求外在的形象,但對佛經經典中深奧的義理,即使沒看過只要一接觸就能理解。

  遠處近處的出家僧眾們,都爭相向道英法師請教解除心中的疑問。

  道英常對他們說:“你們還沒有真正探究到問題的根源;最好是能想想問題是從哪裡開始的,找到之後再來問我吧。”

  問的人回去後,認真思考疑惑的地方,大部分都能自己解開疑惑,思考後還不明白,再來問的,道英法師都能為他們解說其中的關健處,他們都能明白歡喜的回去。

  道英法師有一次與大家乘船渡黃河,船在河中漂流的時候沉沒了,船上的人都淹死了。

  岸上出家人和世俗的人們都看著道英法師沉到了水裡,都面對河中悲痛地哭泣。當時正值冬末,河裡的冰剛開始融化,但靠近岸邊的還很堅硬。

  道英法師這時從河中走了出來,穿過冰層回到岸邊。

  岸上的人非常諒喜,爭著脫下身上的衣服給他穿,道英法師說:“我身體還熱的,不用披衣服的。”

  說著慢慢走出人群回去了,一點都沒有受凍的樣子。

  看他的身體,紅紅的如火烤一般。

  知道的人都認為是入定的原因。

  道英法師有時給人放牛趕車,有時配大蒜就飯吃,有時穿俗家的衣服,頭髮有幾寸長。

  他曾經有一次到仁壽寺,道懸法師恭敬的安排他住下。

  晚上他向道懸說:“晚上但求一飯。”

  道懸說:“你是有大德行的人,雖然不帶吃相,難道不能為了避免世人的譏嫌,而過午不食嗎?”

  道英法師笑著答道:“你心裡的妄想雜念,一刻也不能停止,何必白白忍受飢餓,讓自己受苦呢?”道懸聽了,非常佩服讚歎。

  道英法師於唐朝貞觀中葉圓寂。

  【原文】

  河東沙門釋道英。少修禪行,以練心為本,不慎威儀,然而經律奧義,莫不一聞縣解。遠近僧尼爭就請決。英輒報謂曰:“汝尚未疑,宜且思疑,凝成然後來問。”問者還而思疑,多固思自解而去。有思而不寤,重來問者英為說其機要,皆喜寤而還。嘗與眾人乘船黃河,中流船沒,眾人皆死。道俗望見英沒,臨河慟哭。是時冬末,河冰始泮,兩岸猶堅,英乃水中出行至岸,穿冰而去,岸人敬喜,爭欲解衣衣之。英曰:“體中尚熱,勿覆衣也。”徐出而歸,了無寒色。視其身體,如火炙處。其識者以為入定故也,或時為人牧牛駕車,食蒜啖飯,或著俗衣,髮長數寸。嘗至仁壽寺,道懸敬安處之,曰:“晚求食。”懸謂曰:“上德雖無食相,豈不為息譏嫌?”英笑答曰:“懸公心方馳驚,不暫休一息,而空飢餓,何自苦也?”道懸歎服。貞觀中卒(法端及道俗皆說云爾)。《冥報記》-唐-唐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