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區文匯街道:全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 提質增效實現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東營區文匯街道把城市更新作為優化西城佈局的重要舉措,重點實施了以“四區共建、三新突破、兩片融合、一體發展”為主要內容的產城融合“4321”發展策略,抓住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和鄉村振興戰略兩個關鍵,著力在強化產業支撐、城市更新改造、鄉村全面振興、增進民生福祉、基層黨建工作5個方面實現突破,強化產業對城市的核心支撐,推進了城市空間佈局與產業發展有機銜接。

產城融合:優化產業佈局 做優城市經濟

理清發展思路,優化西城產業佈局。堅持穩中求進、區域統籌、有所側重、全面發展的總方針,推進濟南路傳統服務業集聚區、新區高端服務業培育區、城北特色產業示範區、廬山路稻香荷韻生態溼地旅遊區“四區共建”,實現總部經濟、特色樓宇、特色街區“三新突破”,促進勝利西區片區和原文匯街道片區兩片融合、對街道產業佈局總體規劃一體發展。

充分分析街道經濟發展中出現的積極因素,深度結合市區經濟發展戰略,著力實施“三帶三園”戰略,西城傳統商業為基礎的服務業隆起帶、東營市科教園區為核心的科教產業隆起帶、勝利西區新經濟隆起帶“三帶”和城北石材產業園、天弘食品加工園、北五村現代農業觀光園“三園”,推動街道經濟健康快速發展。

動能轉換:加快舊城改造步伐 激發城區發展活力

近年來,文匯街道加快舊城改造的步伐,完善基礎配套,以“三帶”為核心載體,實施項目綜合開發,打造一批集約、集群、集聚發展的特色化城市經濟板塊。

實施重點商圈西城核心商圈改造提升行動,推動商河路商業街綜合改造升級項目,吸引人氣迴歸、消費迴流,再塑商賈雲集、人流如織的商業中心新形象。商河路商業街全長24公里,是東營建市以來最早的五金、建材、土特產,服裝、小商品零售業聚集地和稅收來源集中地,同時也是西城傳統服務業聚集區,建有樂活堿、天河服裝城、友誼服裝城、地下貓街等大型商場11家,地上沿街商鋪1300餘家,地下商鋪800餘家。近年來,道路擁堵、路面坑窪、環境衛生髒亂差現象一直困擾著商河路發展轉型升級,針對商圈各企業商戶收入整體下滑,部分企業經營陷入困境,文匯街道實施了商河路商業街綜合提升項目,對商河路兩側的道路、建築外立面、門頭及廣告位改造,以及路燈、雨汙排、供暖等市政設施改造,改造總長度1133米,總投資1800萬元;另外,賓平街雨汙分流及路面改造總長度150米,總投100萬元,目前已完成施工;投資780萬元建設了立體停車場,規劃建設了300個停車位,有效改善了商河路周邊停車難的問題。商河路商業街綜合提升項目的順利實施,將重振西城商業核心區域經濟發展,打造二次創業新熱區,提升油城居民生活品質,成為中心城區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突破東營商貿園整體改造開發,加快萬通融創中國項目建設,推動園區品質提升、業態更新,建設現代服務業集聚示範區。隨著勝利油田企業改制工作的完成,大量的油田改制中小微企業散落在外,文匯街道通過建設融創產業園引導他們業在此設立總部,鼓勵企業在東營區及文匯街道註冊公司並依法納稅,鼓勵他們在東營區安家落戶,目前勝利油田金時田有限公司等近70家中小微企業入駐,入駐完成後將帶來產值約2億元,利稅1000萬元。

同時,園區建立供銷e家黃河三角洲農產品交易中心,以東營市東營區滴滴供銷有限公司作為牽頭招商單位,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招商配套多處種養殖基地、生產加工基地及倉儲.冷鏈物流中心,通過線上與線下產品的實時對接,實現產品銷售。目前,已達成意向的招商項目有主食產業化項目、溼地荷香等13個項目,交易中心的建成,將為全區電子商務平臺、網商及廣大創業者提供優質供貨渠道搭建貿易交流平臺。

起勢勝利西區新經濟片區,建設東營冠城畫際商業中心(王府井生活廣場)項目,大力發展“四新”經濟,招引高水平服務機構,打造現代服務業核心區。王府井生活廣場,13萬方一站式生活綜合體,全齡層生活體驗家。項目整體規劃集濃郁商業時尚特色,同時配備5棟5.5m的百變LOFT,與T型水系和組團景觀完美結合,將城市軸心地段的繁華與休閒充分結合,滿足一站式國際時尚生活消費體驗,未來,王府井生活廣場將會集購物、餐飲、娛樂、服務、文化、教育等多種功能於一身,彙集眾多國際國內知名品牌,包含名品商鋪、精品超市、特色餐飲、高端影院等,經營品類齊全,功能設施完善,將為東營市民提供全家庭、全齡層的高品質生活體驗。

鄉村振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

推動“三產融合”,以產業興旺為重點,以項目建設為支撐,最大限度挖掘土地潛力,積極探索“產城融合、產業富民”新路子。全力推進城北石材產業園建設,積極推動中王屋社區銀座商城南側新增商業項目建設,紮實推進辛鎮農貿市場及小商業項目,打造“城北農業觀光園”,提升產業富民興村帶動力。

城北石材產業園,佔地101畝,總投資約7000萬元,東營社區採取村民入股方式,按照每人每股1萬元的標準進行資金籌集,村民持股80%,村集體以園區建設所需的101畝土地入股,集體佔股20%,第一輪集資4050萬元,現正在進行第二輪集資,截至目前,已與50餘家商戶達成協議,現工程已進入收尾階段,建設完成後,預計實現年銷售收入2億元,實現年收益800-1000萬元。

推進城中村改造,實施張屋片區387個院落拆遷,對北王屋村、北李屋社區、張蓋村、王營村、蘭趙村統籌謀劃,考慮按村居現狀用地保留建設用地指標,適當點綴物流集散、農產品加工等城郊產業微集群。

開展村居環境整治,健全“包靠領導、村居社區、督查小組、全體黨員”四級責任體系,持續督導環境衛生整治工作。針對人口密集區域進行垃圾清理,杜絕垃圾“搬家”“轉移”現象。抓好東營河、廣利河及六支排等重點河流汙水治理問題,全力抓好水汙染防治。完善《村居環境衛生長效監管機制》,充實村規民約,真正使推進環境綜合整治成為群眾的自覺行動。

文匯街道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多元業態競相迸發,經濟指標平穩增長,2019年上半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2.5億元,同比增長1.6%,社會固定資產總投資31.7億元,限額以上工業實現總產值6.3億元,限額以上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30.9億元,實現稅收全級次3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