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elababy,請你敬業一點

Angelababy,請你敬業一點

最近,《奇遇人生》第二季上線。

但是,這部在第一季低開高走,豆瓣上評分高達8.9的神綜藝,卻在第一期播出之後,遭遇滑鐵盧,評分一下子跌到了6.9。

Angelababy,請你敬業一點

其實,從質感上看,第一期的主題很深刻,是騎行,目的是跟著72歲的老人徐玉坤,完成在騎行橫跨加拿大的最後一段旅行。

只不過第一期,嘉賓請來了Angelababy。

Angelababy,請你敬業一點

“水土不服”的Angelababy

整期節目看下來,Angelababy被全網嘲諷,並非沒有道理。

在徐玉坤和Angelababy之間,一直存在著矛盾而畸形的反差感。

Angelababy,請你敬業一點

老人為了自己心中聖潔的朝聖信念,一刻不停地去追逐;女星光說不做,一點挫敗就打起退堂鼓。

比如,因為處於生理期,Angelababy藉口不想騎行,於是在之後的四天時間裡,不停打車,追趕騎行的老人;

Angelababy,請你敬業一點

第二天的騎行,因為不想早起,她寧可在酒店床上,抱怨老人的不近人情,也不願下樓跟著老人一起騎行,最後被老人拋棄;

當老人提議晚上搭帳篷過夜時,她的第一反應是推脫,然後藉口壞境太差,沒有廁所、沒有水,不願妥協;

Angelababy,請你敬業一點

回看這五天的騎行經歷,Angelababy除了在口頭上說些不痛不癢的漂亮話,行動上卻毫無建樹。

Angelababy,請你敬業一點

一次次選擇放棄的她,實際上是將老人的騎行計劃,全盤打亂卻不自知;

也許一開始,Angelababy只是想通過慢綜藝,拉回自己的敗壞名聲,卻始終不理解騎行本身,對徐玉坤有著朝聖般的意義。

Angelababy,請你敬業一點

她小瞧了老人的夢想,也忽視了《奇遇人生》的真正目的。

我記得總導演趙琦說過:

“我們就是守在那兒耐心等,心態穩穩地拍,同時細緻地觀察和捕捉到事情發生的瞬間。”

所以,這個節目的初衷,是讓嘉賓用心靈丈量世界,進而在樸素的旅程中,展現自己最真實的一面;

所以,趙琦想要的:是一個蛻變的過程,而不是一個坐享其成的過程;

就像第一季的朴樹,從最開始見到阿雅時,說的第一句話是:“我好後悔啊,我現在不想玩,就想待在家裡。”

可到了後面,他又展現出了不為人知的另一面,樂在其中。

Angelababy,請你敬業一點

這才是節目需要的,也是為什麼習慣了裝出完美人設的Angelababy,水土不服,淪為被群嘲的笑柄。

很顯然,節目組追求的是質感,而Angelababy追求的是人設。

於是,節目要的質感丟了,Angelababy處心積慮立下的人設,也被節目的真實感擊成粉碎。

因為真實感騙不了人,這也導致了,到了最後,質感和人設,這兩樣Angelababy都沒撈著。

在慢綜藝,打磨的是人性,當目的不再純粹,動機不再簡單時,很容易失足。

就像《奇遇人生》的標籤上提到的,“用探索世界的方式探索自己”。

我記得在第一季裡,追逐龍捲風的春夏,因為挫敗哭過幾次,然後說了一句話:

“我們太著急了,我們多麼想要一個結果,但我們追求的目的並不純粹,我們根本沒有享受這件事。”

Angelababy,請你敬業一點

這句話,套在Angelababy身上很合適,急於標榜獨立人性人設的她,卻忘了態度決定成敗。

一手好牌,很自然地被她打得稀爛。

比起話題,作品才能說明一切

大多數觀眾認識Angelababy,是通過跑男,加上自帶的話題性,比起其他明星,Angelababy的起步不算低。

只要她肯沉澱,好好打磨演技,假以時日,未必不能打動觀眾。

可是這幾年,Angelababy幾乎沉迷於賺快錢,享受著流量帶來的快感,卻忽視了本質的提升。

在採訪中反覆強調要拿出好作品的她,拍出的影視劇看不出努力過的痕跡,依舊是讓人詬病的瞪眼與面癱。

甚至在出演的《孤芳不自賞》時,被網友發現,拍攝大部分鏡頭,都是靠著替身和後期摳圖完成的。

Angelababy,請你敬業一點

無怪乎有評論直言,Angelababy只適合美美地在跑男裡撕名牌。

孔子說過,德不配位,必有禍殃。

運氣與機遇的關係,更類似於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要想維持住這份幸運,關鍵是肯拼命,不惜命。

所以,像Angelababy這樣,既不肯吃苦,又想要好名聲,最終只能墜入深淵。

我記得陳道明曾經在談到當下某些年輕演員時,很痛惜地說道:

“我覺得問題不出在他們年輕,也不出現在貌美上,是他們沒有正確的職業觀。現在動不動什麼手破了,哪兒摔傷了,什麼冬天在水裡頭,夏天穿著大皮襖,變成了一個演員的功勞。

人家清潔工早上4點起早,你還在被窩裡,怎麼說呢?你的職業就是這個,然後還把它當做敬業。你演員就應該吃苦,就應該吃這樣的苦,你拿的就是這份錢。”

作為一個演員,拿出一部令人信服的代表作,是堵住悠悠之口最好的方法。

而不是像Angelababy這樣,在被爆出摳圖演戲之後,搬出“懷孕不方便”來搪塞。

苦情牌打多了,只會淪為笑柄。

一次兩次的失誤,或許觀眾可以包容;但是長期的不敬業,消耗的只會是大眾的耐心和理解。

在《奇遇人生》裡,還剪進了一段意味深長的小插曲。

在一家小中餐館,老闆認出了Angelababy。

當問及對Angelababy的印象時,老闆的回答只是幾條不疼不癢的八卦。

Angelababy,請你敬業一點

是的,除了八卦,Angelababy沒有其他拿得出手的。

這一點,對於一個演員來講,是極具諷刺意味的重擊。

在我看來,Angelababy像極了口嗨型選手,過足了嘴癮,可行動上卻襯不起野心。

你可以不努力,但你不能不敬業

身體不適這個幌子,真的不能算是一個光彩的藉口。

同樣是身體不適,在第三期節目裡,到北極淘金劉雯,卻憑藉自己的獨立堅強,贏得了一致好評。

在前往北極的船上,劉雯出現了暈船的症狀,不同的是,她沒有抱怨,而是默默地回到船艙休息一下。

Angelababy,請你敬業一點

Angelababy,請你敬業一點

可能是對自己影響到拍攝的愧疚,劉雯在節目裡說了不下二十次的抱歉。

這個T臺上氣場十足的超模,自然隨性,為了不給別人添麻煩,她自己扛起來福槍,拉著笨重的橡皮艇,真實感撲面而來。

Angelababy,請你敬業一點

可以說,劉雯展現了最真實的自我。

這跟遇到小挫折就放棄的Angelababy,形成了極為鮮明的對比,也讓Angelababy在第一期節目開始時,用來標榜獨立女性人設的那句:“15歲就出來工作,習慣了靠自己”,顯得格外諷刺。

有時候,真實的感動,比一味做作的煽情,更直擊人心。

這也很好地解釋了,劉雯與Angelababy口碑兩極化的原因。

其實,在節目裡,總導演趙琦就很不客氣地點出了Angelababy的不足,一針見血。

“你很容易打退堂鼓,這樣不好,你們為什麼每天都要搭車去追他,你們是來騎行的還是來搭車的呢?”

Angelababy,請你敬業一點

可能,一開始的時候,Angelababy理解的騎行,只是簡單地騎自行車兜兜風,拍幾段唯美的視頻,然後通告結束;

但她想不到的是,這次騎行需要花上5天,去到420公里外的溫哥華。

雖然,從疼痛的角度來說,Angelababy的罷工情有可原;但是,從工作的角度來說,顯然談不上敬業。

在我看來,既然Angelababy決定陪著老人完成騎行,至少在拍攝的時間點裡,努力裝得敬業一點,最起碼給觀眾留下些許好感。

Angelababy,請你敬業一點

設想一下,假設Angelababy在短暫修養過後,選擇繼續堅持騎行,那網友的評論的畫風,又會是怎麼樣?

或許有人會說,我的想法過於直男,完全不懂一個生理期女性的痛苦;

但是,你接下了節目,就要有敬業的意識,這是態度問題。

Angelababy在節目裡說,自己錯過了很多風景。

可她錯過的何止是風景,還有讓自己強大起來的轉折機遇。

想要成功,就要敬業地打破舒適圈

要想成功,就要打破舒適圈,走出去,這是成功的唯一定律。

很多時候,我們並非討厭Angelababy這個人,而是看不慣,一個不敬業的人,僅憑藉一張好看的臉,就能收穫高片酬。

這對於那些努力工作了一輩子的普通人來說,顯然是極不公平的。

人,最怕的就是德不配位,卻還在心安理得地找各種原因搪塞過去。

這才是最不能原諒的。

也在最近,央視的主持人大賽正在進行,那個出口成章的董卿,再一次吸引了人們的注意。

Angelababy,請你敬業一點

46歲的董卿,外界對她的評價極高:腹有詩書氣自華,知性,優雅,學者。

她的人生正是別人眼中的黃金履歷。

2004年,董卿連軸轉地主持了13多場青歌賽,開始走入觀眾的視線;

2005年,第一次挑大樑主持春晚,她的才華打動全場;

2015年,她製作了自己的第一檔節目《朗讀者》。

這樣的履歷擺出來,看上去董卿的人生順風順水,一路高歌猛進。

但只有她知道,成功是無數個日夜的努力,堆積出來的結果。

Angelababy,請你敬業一點

董卿自己說過,成功的人就是把喜歡的事情做到極致。

青歌賽準備期間,董卿從早上7點就坐在書桌前,一直看到晚上一兩點,餓了硬扛著喝口水,急了上個廁所。

2007年,事業正當紅的她,打破央視帶給她的舒適圈,毅然出國修學,充實自己,兩年後,重新復出的她,製作出了一部高而不冷的《朗讀者》,又一次展現了自己的知性美。

Angelababy,請你敬業一點

董卿的成功並非沒有道理,進央視是她的機遇,但是成為一姐卻是她的實力與敬業使然。

說錯詞,會內疚幾天;說錯名字,回家呆坐反省一下午。

這是態度,也是敬業。

努力造就了一個完美的董卿,這些也都是Angelababy模仿不來的。

成功的過程,沒有捷徑,這個節奏加快的時代,成功看上去觸手可及,但隨之而來的代價是,你落幕的一天,來得也格外早。

只有像董卿這樣,對每一件事都拼盡全力的人,才會被長久眷顧。

最後,我想用徐玉坤老人在節目中,說的一段話,作為結尾:

“要爬十層樓,如果你只拿出十層樓的勁來,那你連十層都爬不了就沒勁了,但你要是拿二十層樓的精神去爬,那最後這十層樓也就完成了。”

Angelababy,請你敬業一點

成功或許有運氣的成分在,但沒有人能夠隨便成功,你想要什麼,就要努力去爭取。

畢竟,人的所有底氣,是靠努力和對職業的敬重感襯托出來的。

你還不夠,還要努力很多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