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戲大師王少舫的戲曲情緣:情起黃梅,一往而深

黃梅戲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草臺小戲華麗變身為風靡海內外的大劇種,不得不說是20世紀戲曲界的一朵奇葩。王少舫作為上世紀最傑出的黃梅戲表演藝術家之一,對黃梅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初出茅廬的王少舫

黃梅戲大師王少舫的戲曲情緣:情起黃梅,一往而深

1920年,王少舫出生於京劇世家,幼習老生。小時候,一位父輩偶然聽到他在練唱,覺得他唱得有板有眼,很高興,就對王少舫的母親說:“您這個兒子長大了,還是個好唱戲的。有調門,不掉板,轉彎抹角的地方唱得也不錯,會有出息的。”王少舫聽到後很受鼓勵,從此奠定了唱戲的決心。

黃梅戲大師王少舫的戲曲情緣:情起黃梅,一往而深

王少舫9歲時被送到上海拜師學藝,其間受盡艱辛。13歲登臺初露鋒芒,14歲作為“角兒”闖蕩大江南北。他曾說:“我生在戲班,長在戲班,在孃胎裡就受聲腔的薰染。從五歲起就歡喜唱。當時不管傳統老戲,也不問生、旦、淨、末、醜哪一行當的唱腔,只要我喜歡就邊聽邊學。”

黃梅戲大師王少舫的戲曲情緣:情起黃梅,一往而深

脫胎換骨的黃梅調

王少舫與黃梅戲的初相識是在1933年,那時他被邀去安慶“皖鍾舞臺”唱戲,在旅館聽到一個洗衣大姐哼唱黃梅調《苦媳婦自嘆》,那迷人的曲調帶著憂傷、帶著哀怨飄進了少年“角兒”的耳朵,他聽得如痴如醉,從此在他的內心埋下了“黃梅”的種子。

王少舫與黃梅戲的再次相逢是在抗日戰爭時期,當時他被困在淪陷的安慶城,並與許多安慶人結為患難之交。1939年,為生活所迫,王少舫和一班京劇藝人下水唱起了黃梅調,開始了“京黃合演”的特殊局面。而那時的王少舫已經是成了角兒的京戲老生。

黃梅戲大師王少舫的戲曲情緣:情起黃梅,一往而深

由於他在安慶的加盟,黃梅調發生了一系列深刻的變化:他和琴師一道試驗在黃梅調的唱句之間加上了過門,進而又用京胡託腔,於是黃梅戲有了“京托子”。

後來京胡伴奏改為二胡伴奏,就形成了黃梅調絲竹樂隊的基本格局。由於受京劇的影響,兼向其他兄弟戲曲劇種學習,黃梅調唱唸做打“四功”逐步具備,手眼身法步“五法”逐步講究,表演的行當逐步齊全。這些變化,使得黃梅調開始由民間小戲向大劇種過渡。

黃梅戲大師王少舫的戲曲情緣:情起黃梅,一往而深

王少舫由於多在黃梅戲窩子安慶演出,為梅林芳香所醉,由熱愛而“舍京入黃”,於1950年成為一名完全的黃梅戲演員。

黃梅戲大師王少舫的戲曲情緣:情起黃梅,一往而深

新中國成立後,王少舫組建了“民眾劇團”,他身兼編劇、導演、演員“三職”,帶頭編演新戲(現代戲),如《打灶王》《父子爭先》《小二黑結婚》《仇深似海》《新事新辦》等一大批新劇目的排演,使黃梅戲展現出新面貌,贏得了新觀眾,併為黃梅戲能夠表現現代生活開拓了一條寬廣的道路。

黃梅戲大師王少舫的戲曲情緣:情起黃梅,一往而深

在推出一大批符合形勢的新戲的同時,王少舫也大膽培養起用年輕演員,如羅愛文、羅愛祥、潘璟琍、張硯芳、彭玉蘭、丁俊美、陳月環等人,並在他的指導下一個個脫穎而出,贏得了觀眾的歡迎。這些年輕演員後來大多成為文藝戰線的骨幹。

黃梅戲大師王少舫的戲曲情緣:情起黃梅,一往而深

由於一大批新文藝工作者的參與,黃梅戲如虎添翼。劇本、音樂、表導演有了長足的進步。王少舫還帶頭建立了嚴格的排演制度和演出制度。“黃梅調”開始轉變為規模嚴整的“黃梅戲”。

黃梅戲大師王少舫的戲曲情緣:情起黃梅,一往而深

1952年秋,在“民眾劇院”成員基礎上吸收其他劇院的優秀黃梅戲演員組成班子赴華東觀摩演出,這次演出在上海引起了極大轟動,《文匯報》《大公報》等各大報刊都發表文章給予高度評價。黃梅戲這個年輕的劇種在一夜之間向世人展現了它強大的魅力和蓬勃的生命力!

黃梅戲大師王少舫的戲曲情緣:情起黃梅,一往而深

1955年,黃梅戲舞臺劇《天仙配》(王少舫飾董永,嚴鳳英飾七仙女)成功拍成電影,在大江南北更是颳起了一陣黃梅戲旋風。從此,黃梅戲走向了全國,走向了全世界!

黃梅戲大師王少舫的戲曲情緣:情起黃梅,一往而深

王少舫作為黃梅戲裡程碑式的人物,把畢生精力交給了舞臺,交給了黃梅戲。《天仙配》的董永,《女駙馬》的劉大人,《羅帕記》的王科舉,《陳州怨》的包公……“只演人物、不演行當”的信念,使王少舫堅定地認為無論演哪一行,都是為了塑造人物形象,把人物演活,演成一個可供欣賞的藝術品。

黃梅戲大師王少舫的戲曲情緣:情起黃梅,一往而深

彌足珍貴的錄音帶

臺前,王少舫先生給人們留下了一個個雋永的藝術形象;幕後,尚有48盤先生生前接受採訪、授藝、傳藝的錄音帶留存於世。編者對這48盤珍貴的遺存錄音資料進行搶救性整理的基礎上,悉心編寫打磨,終於鑄就這一黃梅戲的史論豐碑——《王少舫談黃梅戲》。

黃梅戲大師王少舫的戲曲情緣:情起黃梅,一往而深

這是老一輩黃梅戲表演藝術家留給我們的豐厚的理論遺產和藝術實踐的總結,同時也是後輩一棒接一棒的盡心盡力和心血凝聚。該書出版後被評選為“2017十佳皖版圖書”。

黃梅戲大師王少舫的戲曲情緣:情起黃梅,一往而深

《王少舫談黃梅戲》 黃山書社 出版

《王少舫談黃梅戲》內容分為身世篇、授藝篇、傳藝篇、筆談篇四個篇章,以黃梅戲著名錶演藝術家王少舫口述記錄的形式來探討黃梅戲藝術,圖文結合立體地呈現出老一輩黃梅戲表演藝術家的藝術人生以及黃梅戲藝術的魅力,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和藝術研究價值。同時也是對中華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對文化強省建設的又一重要貢獻。

人生雖短,藝遠流長。大師已經遠去,但他留給我們的藝術遺產必將作為後來者的指明燈一代一代流傳下去。

文 | 金紅

黃梅戲大師王少舫的戲曲情緣:情起黃梅,一往而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