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国继高铁后,另外四张“国家名片”横空出世

世界上速度最快的鸟游隼在向下俯冲捕捉猎物时的速度最快可达到每小时300多公里,但是即便是游隼也不能打破中国高铁列车的速度纪录,2017年9月21日,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实现时速350公里运行,树立了世界高铁运营的新标杆,如果评选当今最能代表中国高端制造业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一张无疑是属于高铁,毫无疑问,高铁的成功对于今日的中国经济是一个现象级的事件,中国已有100多座城市连入了高铁网络,这些城市的生产力也因此出现了很大提高。

外媒:中国继高铁后,另外四张“国家名片”横空出世

数据显示,现在中国的高铁线路长超2.2万公里,占全球的总长度的60%以上,且中国计划在2020年的时候,将总长度扩大到3万公里,而目前,中国的新高速列车复兴号已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之间运行。目前的最新消息是,京沪高铁已经正式进入上市轨道,11月14日,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IPO)申请获证监会发审委通过,京沪高铁可以说是有一个铁路巨无霸,更是全球最赚钱高铁之一。

外媒:中国继高铁后,另外四张“国家名片”横空出世

但现在我们并不满足于此,事情有新进展,中国还正在开发“超级高铁”,研究如何将人工智能添加到现在的中国高铁旅行体验中,据Future Market Insights最新发布的报告指出,为了应对新的城市经济发展需求挑战并满足人们对舒适出行的要求,很多国家正在努力通过智能技术来升级铁路系统。也就是说,一列更加智能的超级高铁或也将在不久之后横空出世,报告还预计到2025年,该市场的收入可能会增长到1600亿美元。

外媒:中国继高铁后,另外四张“国家名片”横空出世

《亚洲时报》进一步称,中国高铁技术研究团队已经在开发时速400公里的变轨距列车,另外时速600公里的下一代磁浮列车也在进行研究,据媒体近日称,时速达600-800公里的超高速磁悬浮列车,或将在成都与重庆之间布局,真正实现同城化,而中国在高铁领域的研究将由此驶入创新“无人区”,超级高铁或也将成为继目前的高铁后,中国经济第二张更加智能的国家名片。

事实上,在中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进程中,每天熙熙攘攘的上班大军中我们会发现有一道独特的风景,他们每天要花不少于3个小时搭乘高铁,跨省市往返于家和单位之间,而一张张高铁车票也正在见证着他们的打拼,同时,他们也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脉”,为他们加油。

外媒:中国继高铁后,另外四张“国家名片”横空出世

要知道,中国高铁至所以能成为名片,在于它的民用性,是与消费者生活密切相关的高科技产品,上到国家元首下到城市打工者都能真真切切的享受到它带来的福利,现在,另一张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国家名片”也已经横空出世,它就是中国商飞的C919国产大型客机,中国航空工业的一朵冲上云霄的绚丽之花正在一飞冲天。

中国商飞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飞机C919被外界认为是空客A320和波音737最有力的竞争机型,但现在多国已经对波音737失去信心,转向竞争对手的机型,这使得中国商飞能够凭借其座椅容量为190的窄体客机C919获得更多市场份额。我们注意到,这个项目已经被包括《纽约时报》在内的外媒广泛报道,目前,C919的订单数量将突破1000架大关。

外媒:中国继高铁后,另外四张“国家名片”横空出世

目前最新进展是,据中国商飞上周公布的消息表示,截止目前,共有6架C919飞机投入试飞工作,再稍早时,C919首批交付客户飞机的零部件也即将投产,这标志大飞机项目试飞、批生产工作并行开展取得实质性进展,C919大型客机总设计师对媒体表示,C919目前正在进行最后的上市进程,力争2021年上市,这也意味着,现在,另一张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国家名片也已经出世,正在一飞冲天,对此,美国CNBC称,中国正在朝着成为全球航空领域重要玩家的方向大步前进,C919或将成为中国的下一张国家名片。

如果说,历史上的中国错过了蒸汽机发明带来的工业文明及海洋文明,那么,在现在全力提速的科技时代,中国企业除了高铁和大飞机这两项高端制造外,中国勤劳智慧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则实现了许多新能源领域的突破,并确保这些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要知道,目前全世界的核电建设都在依赖中国制造,比如,中国的另一张国家名片华龙一号就是代表。

外媒:中国继高铁后,另外四张“国家名片”横空出世

不仅于此,中国预计还将在几十年内建成世界上首座用于发电的稳定燃烧人造太阳项目,中国最大的托卡马克装置有望年底建成,并给人类带来几乎无限的清洁能源,最新消息显示,中国近日还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核聚变项目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主机安装工程的核心施工方之一,这标志着中国在核能工程的建设安装方面达到了世界领先,并将成为继高铁、超级高铁、大飞机C919、华龙一号后,中国经济的第五张国家名片。

不仅于此,中国还将在2030年开始建设兆瓦级空间太阳能试验电站,这意味着中国有望成为世界首个建成有实用价值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国家,并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可以成功地建立覆盖地球,月球以及两者之间的太空经济区,而新能源领域中的另一项可燃冰就被视为未来石油、天然气的战略性替代能源,而中国已成为全球领先掌握可燃冰试采核心技术的国家,并将要正式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开采。

外媒:中国继高铁后,另外四张“国家名片”横空出世

最新消息显示,蓝鲸1号已经在南海神狐海域完成中国首次可燃冰开采,累计产气30.9万立方,并创造了产气时长和总量两项世界纪录,同时,中国对太阳能、电池和电动汽车等新能源领域的投资和应用也非常广泛,而这些无疑正在为打造新的战略能源储备增长奠定了基础,并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降低用油成本和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