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路軍,十九軍,能不能別再搞錯

只要說到一二八淞滬抗戰,經常能看到或聽到“十九軍總指揮蔣光鼐、軍長蔡廷鍇”或“十九路軍軍長蔡廷鍇、總指揮蔣光鼐”等等說法。網絡媒體自媒體中有,報刊書籍中有,甚至中央電視臺中也有。

抱歉!這是錯的,至少是含混不清的。

十九路軍與十九軍是怎麼的一種關係,總指揮與軍長是怎麼的一種關係,看來還真的有必要說一說。

十九路軍,十九軍,能不能別再搞錯

先說一說十九路軍和十九軍的組建。

1930年中原大戰中,蔣介石為加強津浦方面的戰力,於這年的7月,將列入蔣軍陣營的粵系陳銘樞部編組成第十九路軍,以蔣光鼐為總指揮,轄蔡廷鍇第六十師和蔣光鼐自兼的第六十一師。十九路軍這是這麼誕生的。

不知蔣介石是怎麼想的,或者是考慮路軍只是一個作戰編組而非平時編制,或者是出於好意考慮到蔣蔡二人的平衡,或者是出於歹意想故意製造二人間的矛盾,反正不管什麼出發點吧,也就是在十九路軍建成的稍後,8月,又建成一個第十九軍,以蔡廷鍇為軍長,所轄同樣是這兩個師,即蔡廷鍇自兼的第六十師和蔣光鼐兼師長的第六十一師。十九軍也就這麼誕生了。

十九路軍,十九軍,能不能別再搞錯

再說一說十九路軍與十九軍的關係。

十九路軍與十九軍不是一個單位的兩個名稱,而是兩個單位。但這兩個單位不是橫向的關係,而是上下隸屬的關係,即十九路軍是十九軍的上級單位,十九路軍總指揮是十九軍軍長的上級長官。比較特殊的是這上下兩級單位是獨子單傳,也就是說,第十九路軍只下轄第十九軍這一個軍。

十九路軍,十九軍,能不能別再搞錯

上圖即十九路軍和十九軍組建初期的編制序列,您瞧這隸屬關係,是不是有點亂?大概蔣蔡二人也感到了尷尬,不久便都辭去了師長兼職,但那都是半年以後的事兒了。

國民黨統治時期,用加官晉爵來籠絡雜牌軍將領,是蔣介石的慣用手法,即兵和槍並不增加,而番號與官職卻可以不斷提升,因此造成指揮機構疊床架屋的一路軍只轄一個軍的情況並不鮮見,比如劉鎮華第十一路軍,就長期只有一個第十五軍,馬鴻逵第十五路軍,就長期只有一個第十一軍,楊虎城第十七路軍,也較長時間只有一個第七軍,所以第十九路軍只有一個第十九軍也就沒什麼好奇怪的。

缺德就缺德在這兩個“十九”上了,不知哪個混蛋,將這兩級上下隸屬又獨子單傳的單位,都冠以“十九”的番號,這就好比爸爸叫張三,兒子也叫張三,讓人能不經常弄亂了套嗎?

上海一二八抗戰時,因為有張治中第五軍的加入,此時的第十九路軍所轄為第十九軍和第五軍兩個軍。有些書刊媒體將第五軍與第十九路軍說成是並列單位,是錯誤的,此時的第五軍也是第十九路軍序列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是與第十九軍並列而不是與第十九路軍並列。這是不是有點像繞口令?是有點繞,我都覺得有點繞。

十九路軍,十九軍,能不能別再搞錯

一二八抗戰結束後,第五軍就從第十九路軍的編制序列中撤編了。如果它不撤編而長期存在於第十九路軍編制序列之中的話,估計這種誤讀就不至於發生的如此頻繁。或者雖然它是一脈單傳,但如果它的上下兩層番號不都用“十九”這同樣的數字,混淆的頻度也會大大降低。比如抗戰初期的雜牌軍龐炳勳第三軍團,軍團之下只轄一個四十軍,而四十軍又只轄一個三十九師,三代單傳,不是也沒有人經常弄混嗎?假如他這個第三軍團下面唯獨僅有的四十軍把番號改成第三軍的話,你就瞧熱鬧吧。

十九路軍和十九軍,不知我說清楚沒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