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鯽魚橋”到“積玉橋”,武昌積玉橋的前世今生

在武漢,乘坐地鐵2號線,從漢口一過長江就到“積玉橋”。這個名字是相當的有韻味啊。

“積玉橋”今天已經看不到橋,但是它的歷史典故還是有必要說一說。

據記載,積玉橋這一帶原來確有座橋。《江夏縣誌》記為“鯽魚橋”,建於清光緒十三年(公元1887年),是座一丈多的石橋。後來這裡成為運送鑄造銅元材料的車輛至銅元局必經之地,便取堆金積玉之意,將鯽魚橋諧音雅化為“積玉橋”。

從“鯽魚橋”到“積玉橋”,武昌積玉橋的前世今生

清末,張之洞督鄂期間,將武昌作為輕工業、商業、文化教育等產業的開發地。曾經,積玉橋有林立的教堂,歷久的醫院,異域風情的西洋小樓,獨具特色的江夏民居,閱盡滄桑的古舊城牆……成為武漢不可多得的人文雅緻之地。

建國以後,這裡又成為國有紡織企業雲集之地,國棉四廠、五廠、六廠、武漢印染廠都曾在此駐足,此地紡織企業發展欣欣向榮,為武漢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但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推進,積玉橋的輕工業漸顯失色,積玉橋片區也漸失以往的繁榮景象。

因為橋下鯽魚多,得名“鯽魚橋”

“積玉橋”原名“鯽魚橋”,具體位置在今天的武勝門附近。之所以叫“鯽魚橋”,是因為在以前,橋下的湖泊聯通郭鄭湖,餘家湖,每年到了春夏季節,湖水上漲,成群結隊的鯽魚就從橋下面遊過,附近的居民就可以很方便的抓到很多鯽魚。

鯽魚橋東部附近挨著沙湖,沙湖裡面最容易捕撈的魚也是鯽魚。

從“鯽魚橋”到“積玉橋”,武昌積玉橋的前世今生

早在明朝初年,眾多的鯽魚就走出普通百姓的家庭,遊向餐館,形成武聖門(明代稱草埠門)外一道著名的菜餚糖醋鯽魚。據說明代楚王府的一個護衛將軍特別喜愛這道菜,每次每餐都要吃糖醋鯽魚,否則就不痛快。

原本鯽魚橋一代是明清時期繁盛的商業地區之一,港內商船雲集,更促進了商業的繁榮。清代詩人陳富友此地後感嘆“連檣上燈火,混若蒸朝霞”。商業的繁榮帶來的是直接的經濟利益,更是帶來了餐飲業的繁榮,一盤又一盤的糖醋鯽魚進入商人的餐桌。又通過商人們的口口相傳,將糖醋鯽魚的美譽傳遍四方。

那麼鯽魚橋為何改名積玉橋呢?

據武漢歷史地理專家董玉梅回憶,他曾經在武昌的花堤街尋訪過,發現這裡有一條礦局街。這裡在以前是銅礦區,故而得名。銅礦局是搞什麼的呢?就是製造銅錢的,所以又有銅元局之稱。

經過調查探訪,董玉梅專家得知,礦局街得名的原因,就是因為銅礦局的礦主們和工人們集中居住在這裡。而鯽魚橋正是往銅礦局送銅元料車的必經之地。

從“鯽魚橋”到“積玉橋”,武昌積玉橋的前世今生

集玉橋附近還有一個橋樑稱為堆金橋,在今天的中山路南側,西城壕東端,這座橋的得名也有可能和銅礦局的設立有關。因為鯽魚橋,堆金橋都與銅元有點關係,加之“鯽魚”與“積玉”諧音,所以將“鯽魚橋”改名“積玉橋”就是順理成章了。

其實跟進一步,在積玉橋的附近,還有兩座橋,一個叫多子橋,一個叫多孫橋。多子橋距離積玉橋大概400米,建在內沙湖通往外沙湖的港道上,橋下是運送稻米和糞肥的碼頭。在東城壕與螃蟹岬處的下水道出水口處的橋樑就是多孫橋。

前有“堆金如玉”,這裡又有“多子多孫”,都比較吉祥,迅速被老百姓接受。

積玉橋今天已經不存在,只有名字讓我們回憶

但是積玉橋的橋樑今天已經看不到了。1931年武漢發大水,防護武昌的武慶堤青山段被洪水衝潰,積玉橋被沖毀。

水退之後,當地鄉紳集資籌建了新橋,新橋長約7米,寬約5米,仍被稱為“積玉橋。然而此時的積玉橋下已不是一條清亮的河流,而是變成了一條下水明溝。武昌城內的部分生活廢水和雨水,通過這條下水溝向外排放。

1948年第一紗廠的生產廢水也有此鉤排放,由於廢水溫度很高,河內常常霧氣瀰漫,當地居民便稱河溝為熱水溝,一條極富民俗意味的集玉橋,在生活廢水的侵襲下日漸腐朽。現積玉橋僅殘留橋基,尚可依稀辨認。

雖然,積玉橋的風貌已經不復當年,但是今天積玉橋也是武昌商業發達的地方。積玉橋附近,緊靠著長江,交通便利,商業發達。卻又有了另外一種獨特的味道。

從“鯽魚橋”到“積玉橋”,武昌積玉橋的前世今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