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指出為什麼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更有可能患上結核病

研究人員指出為什麼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更有可能患上結核病

結核分枝桿菌(Mtb)在顯微鏡下。

結核病和艾滋病病毒 - 世界上最致命的兩種傳染病 - 在它們共同發生時更加嚴重。現在,德克薩斯生物醫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已經在這個令人不安的健康問題中找到了一個重要的機制。並且,他們的發現可能為處於危險中的人們帶來新的治療方式。研究結果發表在臨床研究雜誌上,這是生物醫學研究重要進展的頂級場所。“我們對數據的清晰程度感到有些驚訝,”教授和西南國家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主任Deepak Kaushal博士說。“我真的非常高興能夠在共同感染的猴子身上嘗試不同的治療方法。”

在科學界一直認為的原因艾滋病毒感染者更容易患結核病稱為CD4 + T細胞的免疫細胞的損耗。然而,Kaushal博士的團隊能夠證明病毒共感染的其他影響在這一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研究人員使用大約40 只恆河猴確定肺特異性慢性免疫激活是導致疾病進展的原因。慢性免疫激活是免疫途徑的功能障礙,其產生分子(細胞因子和趨化因子),其抵抗病原體如細菌,病毒和真菌。Kaushal博士用一個類比來解釋這種由HIV感染引起的功能障礙在體內的作用。“這就像你家裡的所有水龍頭和水龍頭一直都是完全爆炸的,”他說。“你將失去大量的水。隨著這種功能障礙,所有細胞因子和趨化因子不斷被生產到最高水平。這會擾亂身體對抗其他感染的能力。”

即使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採用金標準抗逆轉錄病毒治療(ART),慢性免疫激活仍然存在。Kaushal博士表示,他的研究表明“我們需要制定針對慢性免疫激活的方法”,或許還有一種藥物可以作為ART的一種額外療法。

Kaushal博士說,一種新的治療方法的意義是巨大的。世界上多達四分之一的人口感染了肺結核。大多數時候,細菌性疾病仍然潛伏(休眠)。在其他健康的潛伏性結核病患者中,只有5%會繼續發展為活動性結核病。在艾滋病毒/艾滋病患者中,發生活動性結核病的風險增加了10倍至50%。結核病和艾滋病病毒共感染被認為是一種全球性的流行病,這意味著這些疾病是大流行病,感染世界各地的人們,並相互促進。根據Kaushal博士的說法,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部分地區,結核病/艾滋病病毒共感染率“天文數字高”,並表示其數據顯示它比世界其他地區高100倍。這項發現已經有12年了,首先是為結核/艾滋病合併感染建立了一個非人靈長類動物模型。Kaushal博士表示,他希望新的治療策略可以在十年內應用於臨床。

研究人員指出為什麼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更有可能患上結核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