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凋:不爭不搶的佛系態度好不好,張愛玲在75年前就給出了答案

《花凋》寫於1944年2月,張愛玲還不到24歲。才女就是才女,年紀輕輕,寫出的文章裡全是世情和命運。

花凋,意思是一朵花凋零了。這朵花的名字叫作鄭川嫦,是鄭家最小的女兒。

最小的孩子一般會得到父母額外的寵愛,可惜鄭川嫦下面還有三個弟弟。再加上上面的三個姐姐,她剛好夾在中間,兩面受壓,永無機會冒頭。

花凋:不爭不搶的佛系態度好不好,張愛玲在75年前就給出了答案

鄭家的孩子多,最小的兒子還抱在手裡,是個下堂的姨太太生的,家裡住著洋房,呼奴喚婢的還有不少下人。看上去很光鮮,花團錦簇的,聚會上鄭太太喊她的女兒們是蘭西、露西、沙麗、寶麗,洋氣得很……可是,鄭家卻沒什麼錢,連給小孩買餅乾的一塊錢,都要傭人墊付。長期開不出薪水的結果,是這些傭人們沒辦法,只得繼續在鄭家做下去。

但你也不能說鄭家完全沒有錢,人多,嘴多,手多,有那麼一點點錢啊、衣服啊、機會啊,得靠各人的本事去搶。

鄭川嫦就生活在這樣的家庭中。家裡的傢俱是借來的,床只有兩張,每天晚上孩子們要在客廳打地鋪。新衣服是要做的,可是沒有川嫦的份。姐姐們說她不適合時新的衣料和款式,只誇她穿藍布褂子好看,於是她冬天深藍夏天淺藍換著穿。

川嫦真的不適合穿別的款式、料子和顏色的衣裳嗎?不是的。川嫦穿上姐姐穿剩的衣服,也是俏麗得很。

她在這個家裡沒有地位,連給自己爭取一件漂亮衣裳的資格都沒有,就連那點還沒冒頭的爭的意願,被她那幾個漂亮姐姐們用冠冕堂皇的話給掐死了。

花凋:不爭不搶的佛系態度好不好,張愛玲在75年前就給出了答案

也不能全怪她的姐姐們,父母的錢有限,能做的衣裳有限,少個人來分,她們才有更多的機會。

總而言之,川嫦就是在一個看著和和氣氣、溫文爾雅,實際上充滿你爭我奪的家庭里長大的女孩子。

在這個家裡,講究的是叢林法則,弱肉強食,你不爭不搶,結果就是被欺負、被擠壓,別說過得好了,能長成什麼樣子,能活多久,都得看運氣。

川嫦好不容易熬到了三個姐姐出了嫁,忽然間她就變得漂亮起來了。

父母的注意力總算落在了她身上,給她張羅了相親對象,德國回來的醫生章雲藩。這段時間是川嫦最有存在感的日子,因為章雲藩是醫生,她嫁給他以後,對鄭家所有人都有好處。

川嫦起初並不喜歡章雲藩,幾次交往下來,人人都覺得大事已定,川嫦也越來越喜歡章雲藩了,因為這個人是她唯一可以選的對象。

不爭不搶,結果似乎也不壞。可是稍等,請看後續。

花凋:不爭不搶的佛系態度好不好,張愛玲在75年前就給出了答案

戀愛還沒正式談起來,兩人的事還沒最終落定,川嫦就生了病,好好壞壞,反反覆覆,拖成了癆病。章雲藩雖然念舊情,給她打免費的空氣針,說過要等她,可是……他比川嫦大七八歲,家裡父母屢次催他及早娶親,他等不起,從準未婚夫變成前男友,有了新人餘美增。

見過餘美增以後,川嫦很為前男友不平,因為她的繼任實在沒什麼優點不說,還總是說著嫌棄章雲藩的話。

不爭不搶的人,眼看著本應屬於自己的那一份落在別人手裡,就是川嫦對餘美增的心態。

章雲藩給川嫦開了西藥方子,可是她的父母都不肯拿錢給她買藥治病。一個要把錢留著以後過日子,一個怕被丈夫知道自己有私房錢,也不肯拿出來,於是教川嫦設法逼前男友買藥。

直到這時候,川嫦才知道自己被父母厭棄到了一定的程度。她想死,拿了五十塊錢出去,想買安眠藥,開個旅館,靜靜地死去。

誰知道,川嫦連死都不能按自己的想法來。物價上漲,五十塊買不了什麼,她又回去了。

川嫦恢復了本來的性子,佛 系。有一天鄭太太給家人買鞋子,也給川嫦買了一雙。她從被窩裡伸出一隻腳來踏在皮鞋裡試了一試,道:“這種皮看上去倒很牢,總可以穿兩三年呢。”
三個星期之後她便死了。

川嫦死後幾年,她父親手頭有了點錢,給她修了修墓。

“……川嫦是一個稀有的美麗的女孩子……十九歲畢業於宏濟女中,二十一歲死於肺病。……愛音樂、愛靜、愛父母……無限的愛,無限的依依,無限的惋惜……回憶上的一朵花,永生的玫瑰……安息罷,在愛你的人的心底下。知道你的人沒有一個不愛你的。”

碑文寫得很美,就像這個家和川嫦的表面生活一樣。現實卻經不起深究,殘酷得讓人倒吸一口冷氣。

按照現在流行的說法,川嫦是個不爭不搶的佛 系青年。她知道自己條件一般,不受人注意,看看前面三個絕色的姐姐,再看看後面幾個弟弟,她就算主動爭搶,也沒多大的勝算。

既如此,索性隨緣,有什麼就拿什麼。

花凋:不爭不搶的佛系態度好不好,張愛玲在75年前就給出了答案

這樣的結果,不過是餓不死凍不死,衣服是有穿的,食物也有吃的,結果卻落下了病根——川嫦後來生病,誰敢說不是之前的生活境況埋下的隱患?

川嫦可以不死的。可她不爭不搶慣了,從來不受重視。生了病,是醫生男友免費打空氣針,是家人敷敷衍衍地給她看病,是父親怕傳染輕易不來她房間看她……是父母都不肯出錢給她買藥。

就連最後她想死,也沒有給自己爭取多點錢,爭取一個符合自己心意的詩意的死法。

性格決定命運,川嫦是可憐的,一輩子都沒為自己活一天。

張愛玲寫於75年前的小說,看著淡淡的,實際上卻很冷。職場也好,生活也罷,有時是要看淡些,但有些時候,太過佛 繫了,結果卻未必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