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说“我在台大的时候”张忠谋:比大学教育更重要的是这个

别再说“我在台大的时候”张忠谋:比大学教育更重要的是这个

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感叹,自己常听见许多年轻人一考上台大,“就好像那是他一生的巅峰了!”甚至现在许多50岁、60岁的人,还总是在讲“我在台大的时候”的故事。但这个世界大得很、人才多得很......

别再说“我在台大的时候”张忠谋:比大学教育更重要的是这个

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今(11/5)出席“人才循环大联盟高峰会”。他分享自身经验,强调比大学教育更重要的,其实是“世界观”和谦逊(modesty)的态度。

张忠谋感叹,自己常听见许多年轻人一考上台大,“就好像那是他一生的巅峰了!”甚至现在许多50岁、60岁的人,还总是在讲“我在台大的时候”的故事。

张忠谋语重心长地说,这就是为何“人才循环”相当重要,应该多看世界、懂得谦卑。他在美国就发现美国大、人才多,“你会真正吸收美国给你的谦逊和世界观,认识到跟你一样能干、甚至比你更能干的人。你会变成不一样的人!就不会再如此自大,不会一直说:“我台大.....”。

张忠谋也分享,回台第一个工作是工研院院长,但他从美国带回来的其实不是技术,而是世界观。

创办台积电时,最主要的智慧财产也非专门知识,台积电的技术和知识,都是伴随世界观进行。

今日张忠谋的演讲让现场笑声不断。以下为其演讲重点:

人才和训练可以同时发生,对我个人来说,当我第一次听到“人才循环”主题,就觉得这是相当自然的事情,怎么现在变成要鼓励?这是不应该的。

以我自身经验来说,AIT美国在台协会处长William Brent Christensen(郦英杰)来找我演讲时,我问他,“你要我说什么呢?”Brent只说,“就说说你自己!”

因为我自己就受到循环的训练,有过美国、中国经历,我自己就是很大的受益者。

在台积电,我们一共有20几个副总以上人员,包括资深副总、总裁、董事长,至少一半是先在台湾受大学教育、又在美国做几年工作,再回到台湾。

他们到台积也不是马上做副总、或副总以上,而是先从底层如做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工程经理,再一步步升到副总职。但他们在美国学到什么?又带给美国什么东西呢?

我看我先从自己说起。

创办台积:最主要的智慧财产是世界观,而非知识

我自己在美国36年,大学教育就是在美国,但我学到比大学教育更重要的,其实是世界观,是谦逊(modesty)。

让我解释为何要到美国上大学,因为台湾实在是相当小,我常看到:年轻人假如考取了台大,就好像那是他一生的巅峰了!18岁喔!就在台湾!

我为何这样想呢?因为我看到很多50、60岁的人,还总是在讲:我在台大的时候、我在台大的时候。

但我在美国,从没听见一个50、60岁的人在讲:我在哈佛的时候、我在耶鲁的时候。No!

我认为,这就是谦逊,因为大家知道:美国还有很多好大学,像我是麻省理工学院(MIT)的,但毕业后就不提MIT了!因为你知道:这世界大得很、人才多得很,所以你学会了谦逊。

在美国,我也学会世界观。因为美国与全世界所有国家都有关系,全世界所有国家多多少少都受它的影响,因此你很容易在美国得到世界观。

这世界观对我来说很有用。我到台湾第一个工作是工研院院长,而我从美国带回来的不是技术,我老早就不搞技术了,我带回来的,最重要的是世界观。

我创办台积电最主要的智慧财产也不是专门知识,就算有专门知识,也是伴着世界观进行。

因为美国大、人才多,你会真正吸收到美国给你的谦逊和世界观,认识到跟你一样能干、甚至比你更能干的人,你会变成不一样的人!你就不会再如此自大,就不会一直说:我台大。

谈人才循环经验,布希总统曾问他:何时回德州?

台积电前三个总经理都是美国人,不是华裔美国人,而是白种美国人。他们的确为台积带来本身就有的东西。

但讲到循环,他们在台积当总经理,之后就回美国,一位做创投,另一位则回美国公司当专业经理人,也都很好。

我还想到一个故事:2006年我曾前往亚太经济合作会议(APEC)高峰会,当时的美国总统是乔治.布希(George Walker Bush),他也曾做过德州州长,而我在美国德州仪器待了25年,后来成为德仪集团副总裁。

后来我到台湾创办台积,并且2006年去参加APEC会议。当时,布希总统就在那里,我们见到面,我正要介绍自己,他就已经知道我是谁了!他说:我知道你是谁!

我们谈了许多事,布希总统介绍了许多政府首长给我认识、说明一些商业事务。总之,故事太长了,但最后让我相当挣扎的、记到现在的,就是他最后问我:Morris,你何时要回德州呢?

这就是人才循环!因为我可能会接受!

但诚实地说,当时我还没准备好,结果现在,我退休了!但我可能会接受他的建议。

因此,回到人才循环议题,台积头三个美国总经理返美后也有好事业。台积电目前也有不少往返美国和台湾的循环人才,主要是财务、会计和人资,因为技术人员要跟着生产线和实验室,所以比较难循环。

但我希望能给予大家一些我的想法和经验,明白要如何透过循环训练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