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旅遊企業在新三板的前行之路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其中提到,加快中小企業首發上市進度,為主業突出、規範運作的中小企業上市提供便利;深化發行、交易、信息披露等改革,支持中小企業在新三板掛牌融資。

中小旅遊企業在新三板的前行之路

相關數據顯示,從2013年新三板設立至今,超過200家旅遊企業在新三板掛牌。有的旅遊企業如願募集到了資金或者藉助新三板提升了品牌,也有部分旅遊企業通過定向增發轉而主板上市,但也有部分旅遊企業因掛牌期間有其他的戰略發展需求而選擇退出。相信隨著新三板改革的全面深化以及國家不斷出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等政策的加持,中小旅遊企業將迎來發展的坦途。

拓寬融資渠道

新三板是全國性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權交易平臺,是支持中小微企業創新、創業、發展的重要融資渠道。2013年6月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政策措施,並提出“加快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將新三板擴至全國,鼓勵創新、創業型中小企業融資發展。”

2013年至今,短短7年內,累計有13219家企業在新三板掛牌,其中,中小企業佔比94%。據不完全統計,在新三板掛牌的旅遊企業累計超過200家,總市值約為800億元。隨著新三板這一資本市場的進一步放開,越來越多的旅遊公司將在新三板掛牌。

在近200家旅遊類新三板企業中,以景區、旅行社及酒店住宿業掛牌公司為主,佔比約為24%、17%和13%。在企業所屬性質上,民營企業佔比超過80%,國企(含地方和央企)佔比不足20%。

“新三板市場較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及港股、美股來說掛牌門檻低、交易方式靈活,成為旅遊行業中小企業邁入資本市場的一條重要渠道。”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國文化和旅遊產業研究院副教授吳麗雲表示。

從我國旅遊業各組織性質與規模看,中小型民營旅遊企業居多,融資結構單一影響旅遊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隨著中國資本市場的逐步完善,旅遊企業紛紛在新三板募集資金,拓寬融資渠道。

以“來也股份”為例,“來也股份”於2015年年底登陸新三板後,無論是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營運能力還是成長能力都有所增強,其中,2016年6月30日的資產負債率為18.63%,對比上市新三板前的負債率明顯下降(2015年12月31日、2014年12月31日、2013年12月31日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21.00%、24.08%、24.76%)。資產負債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資產總額增加,這說明新三板為旅遊企業解決融資難的問題提供了一個新思路。

“來也股份”相關負責人提到,新三板實現了融資4000萬元的目標,用於四川王崗坪旅遊景區和度假區的開發,目前項目開發進展順利。

“相較於各地分散佈局的普通產權交易中心,新三板市場明顯能夠更好地兼顧市場交易的靈活性和持續監管的透明性,同時它又比‘小散眾多’的A股主板市場更具備企業股份集中、交易風險可控的‘避風塘’角色。新三板的平臺特色令其展現出‘意想不到’的制度性紅利,為大型旅遊企業集團在甄選‘主板市場練習生’時提供了穩步拆補湊整、整體騰挪、風險易控的混改操作平臺空間,也為眾多中小旅遊創業團隊提供了‘素人選秀’的高光舞臺。”中景藝(北京)旅遊文化有限公司戰略發展及法務風控業務負責人羅迪說。

中國郵政集團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張茜曾表示,對於旅遊企業來說,掛牌新三板不僅能拓寬企業的融資渠道,也藉此機會梳理企業的治理結構、財務狀況等情況,對企業將來的發展大有裨益。

調整發展戰略

新三板市場的發展與壯大,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很多創業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由於其掛牌門檻比較低,也確實為一些不能通過傳統資本市場獲得經營所需資金的企業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然而,值得關注的現象是,從2017年開始,新三板出現了“退市潮”。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11月5日,合計1750家新三板公司在股轉系統摘牌。尤其是在2018年申請主動“退市”的旅遊公司佔比較多。

“在與業務上下游合作伙伴及資本市場的朋友們日常交流中,我們明顯感受到一點,今年各方對文旅項目的直接融資預期沒有前些年的市場情緒高漲,不僅限於新三板,旅遊企業主動備戰各類資本市場的積極性均呈現回落趨勢,甚至內地、H股及美股多個主板市場已掛牌的文旅概念股也由於政策環境的收緊和市場動盪進而跌入階段性的下行週期。總之,大家都在更加理性地看待包括新三板在內的不同類型融資渠道的過會成本,更加謹慎地評價項目本身的估值前景。”羅迪說。

據悉,退出新三板的旅遊企業中,包含各種類型:有鄂旅股份(旗下擁有恩施大峽谷)這類實力頗為突出的地方旅遊集團;也有優質的民營旅遊企業,例如連鎖酒店品牌君亭酒店,2017年營收超過3億元,淨利潤5800萬元,這已經初步達到A股上市公司的門檻;還有信程旅遊年營收超過6億元,以及建為歷保、普峰旅行、博遊旅遊、翔升國際等一批年營收1億-2億元之間的企業,涵蓋旅行社、景區、酒店、溫泉、旅遊供應鏈服務商等。

為何這些企業選擇退出新三板?在退出新三板旅遊企業正式的公告中,各有說法,原因大多是“公司發展戰略需要”“公司發展規劃調整”“內外部情況發展變化”等,也有部分摘牌企業透露出轉戰其他資本市場的想法。以多彩貴州和路騁國旅為例,2019年7月10日,股轉系統對多彩貴州做出終止掛牌的決定,據悉,在多彩貴州掛牌新三板期間,並未發生融資事件。多彩貴州退出新三板是因為看到了新三板本身的融資流動性不佳,融資性差。與多彩貴州退出原因不同,2019年1月,路騁國旅董事集體辭職,在經歷此番管理層“大換血”後,已無力將精力專注在新三板上,於是退市或者被動摘牌已不可避免。

“新三板的誕生被寄予厚望,在制度層面擁有許多創新,如交易制度方面有做市轉讓(T+0)以及協議轉讓,後來又出臺了分層制度等,同時,A股IPO發審進度降速、難度增加,而新三板掛牌條件相較滬深交易所來看相對寬鬆許多,因此一時間吸引了許多企業到新三板掛牌上市,有些地區甚至給出了很優厚的上市獎勵政策。但這股風潮只持續了很短的時間,由於制度的創新,出於保護投資者、防範風險的角度,監管層對合格投資者也做了較大的限制,如500萬的准入門檻等。”對於退出新三板的原因,聚元資本創始合夥人高笛原如是說。

此外,有專家表示,對於退出的旅遊公司,除了因股轉系統本身流動性不佳、個人投資者進入門檻相對較高等因素,還有一定數量的公司體量較小,難以承擔支付股轉系統每年的掛牌成本費用。此外,有相當一部分數量的公司,在新三板並不是為了融資,而是藉助新三板平臺規範公司財務制度的同時,提高品牌知名度。當然,最關鍵的因素,還是難以找到預期的投資方,獲得期望的融資額度。

“最近出現了登陸新三板的旅遊企業如景區目的地類、酒店餐飲類、旅遊分銷類等均在謀求轉板以公開發行的現象,如主題公園的龍頭股華強方特、中高端酒店代表君庭酒店等。由於新三板的融資方式主要以定向融資為主,同時合格投資者的門檻較高,要求投資者近10個轉讓日的日均金融資產在500萬元人民幣以上,所以與滬深證券市場的投資者數量相比,新三板的合格投資者數量難以望其項背。旅遊企業在新三板出現價值被低估、流動性低、再融資困難的現象並非結構性問題,而是系統性的問題。”高笛原分析,此外,上交所科創板的正式開市也給新三板帶來了一定影響。科創板分流了部分新三板的定增資金以及流動性也是不爭的事實。

市場前景看好

羅迪認為,目前,新三板市場正處在全面改革、吐故納新的關鍵階段,旅遊企業在二級市場的融資渠道同時還有著科創板、創業板、中小板、海外市場等多重選項。若想借助新三板助推中小旅遊企業長遠發展,必須進一步優化准入門檻和評價指標,正視中小企業的融資發展難題。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民營、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屢次針對新三板改革作出重要部署。今年9月,證監會形成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總體方案,明確要“補齊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短板”“加快新三板改革”。10月25日,證監會在啟動全面深化新三板改革的公告中披露,接下來將重點推進多項改革措施,具體涉及引入公開發行制度和公募基金等長期資金,以及設立精選層和轉板上市機制等。11月1日,全國股轉公司發佈消息稱,已召開全面深化新三板改革工作動員大會,積極動員、凝心聚力,全力保障改革各項措施平穩落地。

據悉,今年新三板改革是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一環,也是新三板設立、運行7年以來最為全面、徹底的一次綜合性改革。有專家推測,或許因為新三板政策的變化,會有企業“反悔”,也可能會有更多的旅遊公司表達積極關注新三板市場的願望。

“目前監管層面已經啟動新三板的全面深化改革,如果這些舉措能夠有效落地,相信會進一步發揮新三板基礎市場的地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難題,為高級資本市場儲備更多優質上市企業。”高笛原說,在等待政策落地之前,旅遊企業也需要好好修煉內功。我們一直堅信資本的力量,因此,旅遊企業應當加強自身建設,不要被市場上所謂的一些“風口”左右。

吳麗雲也建議,企業練好內功,規範管理和運營,以此實現融資。

羅迪表示,針對不同類型細分市場的旅遊業中小企業,其融資需求和發展痛點不宜籠統定論。以他所在的創業團隊為例,他們作為專注於景區傳統文化創意IP策劃與執行業務的民營背景小微企業,核心成員對外部資本的力量和訴求一直保持著清醒認識。基於景區項目建設與運營業務沉浸式、長週期、回報慢的市場特點,他們認為中短期內不需要通過快速地滾動融資盲目追求規模效益,當下更要專注於對內錘鍊夯實主營業務團隊,進一步探索文化旅遊IP的傳統與科技融合方案。“當然,創業者肯定是樂於看到新三板市場的新變化,通過新三板可以有效打通與其他境內外資本市場的‘跳級’和‘轉會’機制,以及享受相關稅費減免獎勵政策,切實降低小微企業的合規交易成本。期待未來能進一步制定一些適合輕資產中小企業發展的措施,真正實現中小企業資本市場的承上啟下、分層激勵創新之舉。”羅迪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