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東:京東的業務必須建立在技術之上

“京東技術投入連續6年大大超出收入增幅,這是我們連續6年堅持的結果。從今年開始,我們技術服務收入有很大起色,實現三位數增長。我相信未來5年,我們技術服務收入的增長(幅度)會遠遠高於收入的增長幅度,成為我們收入和利潤增長的重要驅動力。”11月15日在京東2019 Q3財報電話會上,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劉強東這樣表示。

京東2019 Q3淨收入達到134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8.7%,其中淨服務收入達到16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7%。京東持續技術投入的價值在運營效率提升上日益凸顯,今年前三個季度,京東體系所屬上市及非上市企業合計研發投入超過130億元人民幣。在技術上的持續投入使京東在零售、物流、數字科技、雲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等領域取得眾多成果。

劉強東:京東的業務必須建立在技術之上

京東技術的重要特點,就是與實體產業的緊密融合,這是因為京東最早佈局物流供應鏈,在以技術提升物流效率方面做了長期的探索與積累。在11.11大促期間,京東物流“城市群半日達”和“千縣萬鎮24小時達”時效提升計劃持續加碼,京東物流自營訂單24小時達佔比達到92%,基於城市群半日達和千縣萬鎮24小時達計劃,京東物流在全國90%區縣實現了24小時達,推動物流時效整體邁入24小時達時代。高效物流的背後,就是京東物流廣泛應用的黑科技。

在消費者下單後,訂單如何在系統中流轉和高效處理,都是由京東物流研發的訂單中心這個“最強大腦”來發揮作用。同時,京東物流為“最強大腦”配置的“精衛推薦”算法,可根據不同訂單類型自動計算與商品最匹配的耗材型號,確保紙箱、手提袋的精確使用。憑藉智能大腦不斷精確的算法和指令,京東物流在倉儲環節進一步實現了作業簡化,無人技術、人工智能和智能機器人的應用有效提高了全流程訂單處理效率。

11.11期間京東物流亞洲電商最大規模智能倉群再升級,亞洲一號智能物流園區在全國投用25座,全國電商物流領域規模最大的機器人倉群再次擴容——天狼倉、地狼倉等不同層級的機器人倉投用超過70個。在智能倉中,對商品規格進行測量的豎亥智能設備測量精度可達毫米級,地狼倉的AGV機器人每天與人類搭檔完成近20萬次工作“握手”,託舉的貨物重量超過10萬噸。天狼AGV、shuttle穿梭機器人、物流機械臂等智能機器人的應用,外骨骼機器人輔助蹲起3000次,大幅降低人工勞動強度。

智能設備的大量使用大幅提升作業效率。在入庫環節,眾多無人叉車24小時不間斷作業;揀貨環節,車隨人走,工作效率提升30%;在複核環節,創新性配備自動化複核設備較人工作業提效100%;打包環節,智能打包機效率至少提升3倍;在出庫環節,直線交叉帶分揀機,讓貨物出庫效率提升100%。

在配送“最後一公里”,無人機、無人車等智能設備也得到大量應用。截至目前,京東物流無人機小A已翻越過1586座山峰,累積運輸貨物達8961公斤;長沙智能配送站的配送機器人小K,今年走過2385個紅綠燈,送出3697件包裹。各種智能設備已經成為消費者喜聞樂見的好夥伴。

11.11期間,京東物流全面升級了磁懸浮自動打包系統,引入了機器人的全自動供包,與智能打包系統實現無縫對接,完成了供件打包環節的自動化。通過應用先進的算法、3D圖像識別及定位技術、全方位條碼掃描技術等,京東物流將自動打包的智能解決方案進行了極大的豐富和完善,其運營效率可以提升5倍以上。在華北的某個鞋服倉,部署了自動紙箱成形包裝系統,提高鞋類商品的打包自動化程度,打包效率提高了3倍。

劉強東:京東的業務必須建立在技術之上

定位於“以零售為基礎的技術與服務企業”,京東多年來致力於技術提升零售、物流、金融、服務等領域的互聯網化水平。在產業互聯網大潮中,從一體化走向“一體化開放”的京東正在將自身積累的最優技術實踐向社會開放,以大數據、雲計算、AI、IoT等產業互聯網能力幫助更多傳統行業實現產業升級,帶動產業經濟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