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当爱情来临却与“门当户对”背道而驰,谁该让路?

三读《平凡的世界》,吸引我的不再是作品故事的本身,更多的是路遥先生将自己人生经历融入作品当中,借此引发我们对人生的思考。

其中书中描写的爱情绝对是作品本身的一大看点,孙少安与田润叶青梅竹马最后却无果而终的遗憾;孙少平与田晓霞跨越阶级的爱情浪漫而美好……。

然而,将《平凡的世界》中的爱情抹去艺术处理的文字,露在我们的面前的就是赤裸裸的的拷问:爱情与门当户对背道而驰时,是爱情给门户让路;还是门户对爱情放行?

《平凡的世界》当爱情来临却与“门当户对”背道而驰,谁该让路?

(孙少安与田润叶)/影视剧照

“门当户口”的由来以及它存在的现实意义

1、出处

“门当户对”一词不是现代的产物,自古便有之:

元朝·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虽然不是门当户对,也强如陷于贼中。"

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1卷:"满生与朱氏门当户对,年貌相当,你敬我爱,如胶似漆。"

这两处是最早记录“门当户对”一词的文献。从该词语出处中我们可以看出:门当户对起初便是被古人用在婚姻中男女双方家庭的衡量上。古人对门当户对的婚姻十分看重,这样的结果便导致很多爱情给门户让路的例子。

2、真实案例

唐朝时期,徐州符离有一名男孩,他的父亲是名官员,这男孩的邻居有一个女儿,比他小4岁。童年时期,男孩与女孩互为玩伴,一同长大。成年后,两人互生情愫,但是男孩的父亲是当官的,女孩家则是普通人,两家门不当、户不对,所以男孩的母亲不同意这门婚事。

这男孩便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而那邻家小妹叫湘灵。白母的阻拦加以死相逼,终于白居易不得不放弃湘灵,在37岁时与后官至刑部尚书的杨汝士妹妹杨氏结婚,而湘灵则是终身未嫁,凄惨一生。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一首《长恨歌》将白居易与湘灵爱情无果而终的遗憾表露的淋漓尽致。

《平凡的世界》当爱情来临却与“门当户对”背道而驰,谁该让路?

白居易《长恨歌》话剧剧照

3、存在的意义

古人的婚姻里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当事男、女却似与这场婚姻毫无干系,没有话语权。门当户对的用心则在“父母之命”中表露出来。

但是门当户对,在古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不管是从家族发展、还是婚后下一代的成长上来看,与同阶级的家族联姻,算是强强联合,在动荡的社会发展中,对于双方家族来说都是给各自的命运上了一道保险。

所以,那时门当户对的婚姻背后暗含着二个家族之间的繁荣昌盛、生死存亡。即便有跨阶级的爱情出现,又有多少身处荣华富贵中的公子、小姐,愿意并有胆量离开赖以生存的家族,去过苦日子呢?

“门当户对”在现代社会中的演变

1、现代社会中“门当户对”的含义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门当户对的观念并没有消失,而是以另外一个名词出现在大众面前:条件

问:你儿子什么条件?

答:我儿子是博士!

问:你女儿什么条件?

答:我女儿是外企高管!

这便是公园相亲角那些为子女婚事操心的父母,每日必问、必答的问题。

现在人们不再去讲什么“门当户对”,改说学历、年收入、社会地位、肤白貌美了。看似是摒弃了那个糟粕的文化,但这种个人的条件的对比与挑选,难到不是另一种被物质化的“门当户对”的形式吗?

《平凡的世界》当爱情来临却与“门当户对”背道而驰,谁该让路?

公园相亲一角

例如:

《平凡的世界》中,田润叶的父亲田福堂是双水村的书记,她堂叔田福军是原西县革委会副主任,但是田福堂在考量女儿田润叶与孙少安的感情一事时,他觉得孙少安是一个泥狗腿的农民,他女儿是县里的老师,是个公家人,他认为:一个农民配不上当教师的公家人。于是他想尽办法阻拦这场“门不当,户不对”的爱情。

田福堂阻拦他们爱情并不是因为背后的家庭地位,而是女儿的幸福。

2、现代社会中“门当户对”的内容

提到“门当户对”,你们想到的是什么?

很多人想到的是钱,是地位!

然而,在当下社会,“门当户对”的内容不仅包括钱与地位,还有学历、爱好、名声、长相等内容,这里我们统称为:条件。

例如:

《平凡的世界》中,顾养民的家庭不接受郝红梅,不是因为她家穷,而是因为她偷过东西,名声不好。如此一来,他们二人的爱情也算是门不当,户不对的,这出发点便不是钱与地位,而是名声。

爱情是以婚姻为目地的,婚姻如同一栋房子,爱情是地基,物质条件是砖瓦水泥,而学历、爱好、名声、长相则是房子里面的摆设

没有物质保障的婚姻,那些摆设将裸露在外,经过生活的风吹日晒,终有一天将难以保存,婚姻也就不复存在;物质再好的婚姻,没有这些学历、爱好的摆设,生活便会空洞,没有情调,也许这样的婚姻也持续下去,但多半是不幸福的婚姻。

《平凡的世界》当爱情来临却与“门当户对”背道而驰,谁该让路?

男女的条件都写在纸上

爱情与”门当户对“背道而驰,我们应该怎么办?

1、爱情需要考量物质条件

物质是婚姻的砖瓦水泥,所以我们在择偶的过程中,肯定要去考量对方的经济实力,不管是来自家庭财力的扶持还是个人创造财富的能力。

考量对方的物质条件与我们当下所讲的物质男、物质女的说法不是一个概念,因为它的出发点是婚后的生活:夫妻双方生活的质量、后代教育问题、承担的养老、抗风险能力等等…….。

所以一段不考虑物质条件的爱情也是一段不成熟的爱情。

例如:

孙少平为何要选择去煤矿厂挖煤?难道仅仅是为了摆脱自己农民的身份吗?这只算其一。

他是一个成熟的男人,他与田晓霞的爱情是双方深思熟虑过的,他们都喜欢读书,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会在古塔山上,杜梨树下用书中的段落对话,然后彼此感动的热泪盈眶。但是他绝对不会单纯地认为只要与田晓霞有爱情在、有共同的喜好在,那么婚后就可以喝西北风过生活。

所以他有压力,而这压力来自于物质的东西,故而他要去找一份稳定的工作,给自己与田晓霞未来的家庭、子女的成长不断的提供生活来源。

《平凡的世界》当爱情来临却与“门当户对”背道而驰,谁该让路?

是要爱情还是要金钱

2、爱情还得考虑物质之外的条件,学历、共同的爱好等等。

光有物质条件还不行。

不想结婚的爱情那是耍流氓,我们认为爱情的目地是婚姻。但是恋爱是享受过程,那是美好的经历;而婚姻却是经营生活,那是漫长又枯燥的过程。

所以当门不当、户不对的爱情来临时,我们考虑过物质的条件之后,还要十分清楚,在这场爱情或婚姻中,你坚持下去底线在哪儿?

例如:

上大学的时候,寝室上铺的兄弟跟我说过他一个表兄的婚姻经历。

他的表兄一表人才,但是家庭比穷,经人介绍,他与当地一个房产商的女儿相识,随后谈恋爱,步入婚姻的殿堂,可是他表兄与表嫂在婚后过的非常不开心,之后二人还是离婚了。

这又是一对门不当、户不对的爱情悲凉的结局。我相信我们每个人的身边可能都会有这样的亲友,家庭穷的找了个家庭富的、学历低的找了个学历高的等等,婚后的日子过的十分不开心或者离婚的大有人在。

也许大家也会在背后议论说:你看,这就是门不当、户不对的结果。

可是婚姻的不幸,真的就能够打包甩锅给“门户”吗?如果真的可以,那我们如何去看待那些门不当、户不对却婚姻美满的家庭呢?

《平凡的世界》当爱情来临却与“门当户对”背道而驰,谁该让路?

离婚的家庭

3、了解对方的缺点,找到自己容忍的底线

路遥的妻子林达是一个北京下乡的知青,她的父母曾在全国侨办工作,家境不错;而路遥生父王玉宽与养父王玉德家庭条件都不好,但路遥比林达除了物质条件上较差外,其他方面的条件则没那么大的差距。

林达与路遥谈恋爱的时候,与其他情侣一样,认为彼此就是陪伴自己走完下半生的那个人。林达将自己的恋情告知了母亲,林母并没有因路遥出身贫穷而阻止这场爱情,而是问林达:路遥有哪些优点?对此问题,林达脱口而出:有才化,忠厚老实等等;随后林母又问:他有什么缺点呢?林达却答不上来。此时林母对林达说:

你不知道他有什么缺点,说明你还不是很了解他,这事得先缓一缓,你得先冷静下来,拉开距离再看看

林母是睿智的,她明白:只有当你全部接受、包容他缺点的那个人,才能成为你生活的伴侣。爱情已然来临,在看到彼此优点之外,我们还得去了解彼此的缺点。

《平凡的世界》当爱情来临却与“门当户对”背道而驰,谁该让路?

路遥与妻子林达的合影

了解对方的缺点,这意味着什么呢?它意味着你明白你能忍受的底线在哪里?

例如:

如果你有洁癖,你无法忍受随意乱丢、乱放东西,那么你的爱情对象有这方面的毛病,你就必须认真对待,因为这个毛病可能就是你们爱情或婚姻中的一个不定时炸弹。

我问过我的室友,他表兄、表嫂为何离婚?他说:女方太富,男方太穷,表哥认为女方看不起他。

表哥、表嫂在爱情的过程中肯定是考量过物质条件,女方觉得男方穷没什么,因为自己家可以帮助他们过生活;男方觉得女方有钱,自己也少奋斗好多年。

可是,表哥没有考虑过表嫂的脾气、表嫂也没有顾虑过表哥的自尊,而那脾气与自尊便是他们身上的缺点,一个觉得丈夫不能剥夺她说话的权利;一个认为妻子不该侮辱他的人格,这是双方能够忍受的底线,但他们都无视了,最终导致婚姻的破裂。

妻子没错、丈夫也没有错;富裕没有错、贫穷也没有错;爱情没有错、“门当户对”也没有错。

《平凡的世界》当爱情来临却与“门当户对”背道而驰,谁该让路?

相濡以沫到白头

当爱情来临却与“门当户对”背道而驰时,谁该让路?

让路的不是爱情,也不是门当户对,我们通常的思法都是:能否在二者之间寻求平衡,并架设顺利通行的“桥梁”,通往婚姻的殿堂。

那时对方的条件、对方的优点都是构建“桥梁”的材料,但是对方的缺点却是毁坏“桥梁”的蛀虫,想要达到这“桥梁”长久保存,婚姻美满的目地,你就得知道蛀虫在哪?我们能否完全的包容它。

那么此时,你觉得:孙少安选择放弃田润叶,爱情给“门当户对”让路,是对还是错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