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版《九头案》的几个缺憾

郭德纲版《九头案》有两段,第一段是商演说了一段开头,留了一个非常精彩的扣。

水铺掌柜拿了两颗人头挂在油盐店门口,油盐店掌柜出来数了三颗头。

之后就是《坑王驾到》的完整版,按理说老郭填坑的时候,把这个扣解的非常精彩,至少也跟主线搭上。结果这里处理的非常粗糙,变成了水铺掌柜把小伙计杀了,割下人头挂在油盐店旗杆上。这种剧情极不合理,隔壁邻居死了脑袋挂你那里,这能认不出来吗,而且山东掌柜只是把脑袋在地上磨了几下,这就算是毁容了?这不跟把于谦勒死,脑袋扔曲协办公室,身子挂在青曲社大门一个意思,不等于直接破案吗?

郭德纲版《九头案》的几个缺憾

另外山东掌柜这个角色也刻画的很失败,关键他还贡献了两个头,并且对于破案悬疑的情节设计上,山东掌柜竟然是不打自招,连前面铺垫的周爷捡的茶壶线索也没用上,有点虎头蛇尾。坑王系列里面很多这种设计,为了搞笑而搞笑的情节,大量堆砌零碎包袱,跟以前的单口比差了不少。

郭德纲版《九头案》的几个缺憾

九头案我听过其他版本,都凑不够九个头,因为主线里面能够凑的人头就那些,老郭在坑王里面所谓的完整版本,其实是用三个完全跟主线无关的人头硬凑,这种设计只能听个热闹,书迷是不会认账的。

老郭塞进去的三颗头:

水铺掌柜(凶手)——油盐店掌柜、水铺伙计

马三(凶手)——王包达

这三人其实是彻彻底底另外的案子,当然加进去也没什么大的问题,比如一些公案类评书也会一个案子扯出另外的案子,各种人头乱入。但九头案不是刻画人物为主的,是一个系列案件,所以九个头尽量要跟主线故事挂钩才对,我听过的大部分都说的是九条命,并且都跟主线相关。

九头案主线就是塔家的故事,几句话就能说明白:

塔家有两个兄弟,塔大和塔二,两兄弟差十几岁,塔二是哥哥嫂子(李氏)当儿子养大的。两兄弟都是衙门当差的(

老郭改成了做买卖人),塔二到了该娶媳妇儿的年龄,于是嫂子张罗着给他说媒,但因为太疼兄弟,一般家姑娘瞧不上,所以弄得媒婆界很不满意,因为没说成就不能收中介费,各种白忙活。于是各种闲话就出来了,说李氏跟塔二有一腿,这话传到了塔大耳朵里,之前他因为一块布料做衣服,李氏说他皮肤黑不配这块布料,拿去给塔二了,塔大有点心里犯咯,然后一听到这事情火上浇油,回家跟媳妇儿吵了一架,扬言要抓奸并杀了她跟塔二。

之后故事就分成了三条线:

第一条线是塔大去衙门拿刀,找地方耗时间,等着回家捉奸,并且委托闷二去收尸,他的计划是杀完人就去自首。

第二条线是塔二下班回来,看见嫂子在哭,问出来以后也一肚子火。这里老郭把剧情改了一下,说塔二想跟大哥解释,其实塔二当时是想杀了塔大。结果遇到白芍药撩拨他,原书里面塔二并没有搭理白芍药,是李氏委托白芍药晚上去家里劝架,怕塔大塔二打起来。结果白芍药想的是去跟塔二困觉觉,美滋滋的晚上跑了过去。塔二当时在家里等跟塔大玩命,结果白芍药过来勾搭他,把他吓得上山避难,被老和尚强留了下来,但他说白芍药这事情的时候,被师弟蜜罐听到,蜜罐下山去跟白芍药困觉,被回家抓奸的塔大回家宰了(头一和头二)。

第三条线是李氏回家后,把事情跟哥哥李大成说了,李大成提着刀去宰塔大,结果遇到正在收尸的闷二,喜提第三颗人头。准备颠儿的时候遇到回家的塔二,得到道具第四颗人头。

原书主线到这里就结束了,之后就是审案捋几条故事线。但老郭在主线里面加了马三反杀塔大这个剧情,这里其实加的非常好,闷二让马三帮忙,实际上是加入了主线剧情,能够完美融合,所以这算第五颗头。

郭德纲版《九头案》的几个缺憾

原书里面塔大去自首被判死刑(第五颗头),李大成被斩首(第六颗头),李氏得知消息后自杀(第七颗头),县太老爷知道案件过程后非常生气,把传闲话的媒婆抓到公堂打二十板子,结果被打死在现场(第八颗头)。而第九颗头原书其实也很牵强,说的是这个案子结了,然后有个姑娘报案,说她后娘虐待并逼死了自己父亲,他父亲临死前要姑娘出嫁时给他缝的一顶帽子,之后把自己吊在了树上(马三偷帽子的那具尸体,第九颗头)。

如果老郭按照原书剧情走,那么马三就可以做第九颗头,不需要用那具尸体凑了,更加不用山东掌柜那段很牵强的剧情。

郭德纲版《九头案》的几个缺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