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為什麼是“魏蜀吳”?這背後大有文章|文史宴

新亞的《中國通史大師課》叢書,今天我們將推薦第二冊中胡阿祥老師談三國國號的文章。“魏蜀吳”這個提法是錯誤的,因為蜀漢的國號是漢而非蜀,而魏漢吳這三個國號的背後又各有大文章可做。

三國為什麼是“魏蜀吳”?這背後大有文章|文史宴

蜀漢的國號是漢而非蜀

1

“三國”,是哪三國?這似乎是個無厘頭的問題,因為地球人都知道,魏、蜀、吳三分,當然就是魏國、蜀國、吳國了。其實,這是一個必須說明的重大錯誤,也是一個“必也正名”的重大問題。

在眾多的三國題材的電影、電視劇中,在中學生背誦的各種版本的中國朝代歌中,乃至在絕大多數的文史研究著作中,“三國”都是魏、蜀、吳。比如在央視版的《三國演義》電視劇中,自始至終“蜀”旗飄揚,這真是“氣死歷史學家”的大錯!

三國為什麼是“魏蜀吳”?這背後大有文章|文史宴

有這面“蜀”字旗,諸葛亮的棺材板按不住了

所謂“三國”,從曹丕開始的魏國、從孫權開始的吳國,都是沒有問題的,問題出在從劉備開始的“蜀”國。

劉備說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罵曹操是“漢賊”。延康元年(公元220年)十月,曹丕篡了漢皇帝劉協的皇位。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四月,在“傳聞漢帝(劉協)見害”後,劉備就做了漢皇帝,建都成都。劉備之所以仍然沿用“漢”國號,是為了顯示其政權的正統性,表明漢朝沒有結束,他的政權就是漢朝的延續。甚至劉備稱帝后啟用的第一個年號“章武”,也寓有彰顯光武帝劉秀及其第一個年號“建武”的意思。

其實,禪位後被封為山陽公的劉協是公元234年去世的,比劉備去世得還晚。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四月,劉備駕崩,劉禪繼位,繼續沿用“漢”國號不改,直到炎興元年(公元263年)十一月為魏國所滅。

劉備、劉禪以“漢”為國號,這本來是清清楚楚的史實,為什麼會錯成了“蜀”呢?這其中的關鍵在於陳壽的《三國志》是以《蜀書》的名號記述劉備、劉禪的漢政權的。

我們知道,“前四史”之一的陳壽的《三國志》是研究三國曆史最重要、最權威的“正史”。《三國志》分立《魏書》《蜀書》《吳書》,分別記述曹魏、劉漢、孫吳的歷史,並以曹魏為正統。

陳壽的這種處理方法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陳壽雖然先為劉禪的臣子,但劉禪亡國後,陳壽又成了繼承曹魏的司馬氏晉朝的臣子,而按照傳統時代史家修史的做法,他修《三國志》,就必須以曹魏為正統,否則就等於否定了接替曹魏的司馬氏晉朝的合法性,如果真這樣做了,那就是殺頭之罪。

連帶著,陳壽不以《漢書》記述國號為“漢”的劉備、劉禪政權,而改以帶有地域色彩的“蜀”進行記述(“蜀”為古代的族名與國號,其地域在今四川中部偏西,公元前316年並於秦國,秦於其地置蜀郡),這既緣於在當時各方爭為正統的背景下,曹魏與司馬氏的晉朝即稱劉備、劉禪的漢政權為“蜀”,也緣於此前已經有了劉邦的漢(習稱“前漢”或“西漢”)、劉秀的漢(習稱“後漢”或“東漢”),如果再立《漢書》,容易導致名實的混淆。

但必須指出的是,如果尊重歷史本來的事實,遵從名從主人的原則,那麼記述劉備、劉禪的政權,還是應該稱“漢”。

季漢、章武:劉備的合法性建設

2

那麼,劉備、劉禪政權稱“漢”的理由又是什麼呢?最重要的理由是劉備姓劉。按照《三國志·蜀書·先主傳》的記載,劉備是西漢景帝劉啟的兒子中山王劉勝的後代。曹魏魚豢的《典略》則說劉備是臨邑侯的枝屬。漢朝的臨邑侯,可考者有劉讓、劉復兩位,這兩位雖然都是西漢景帝劉啟的後代,但都不是中山王劉勝的後代,劉讓還因為謀反被東漢光武帝劉秀誅殺。

所以,劉備有可能是劉讓的枝屬,因為先祖有謀反的劣跡,所以假託為劉勝之後。為什麼要假託劉勝呢?據說劉勝有120多個兒子,從劉勝去世到劉備出生,又經過了270多年,如果按照30年為一代來算,就是經過了差不多10代,誰能搞清劉備是不是劉勝的後代呢?隨劉備自說自話就是。

三國為什麼是“魏蜀吳”?這背後大有文章|文史宴

中山靖王劉勝的鬥

相當豪華的滿城漢墓

其實,小時候就死了父親,靠與母親一起賣鞋子、織蓆子過活的劉備,到底是不是劉勝或者劉讓或者劉復這些人的後代,是可以懷疑的。比如注《三國志》的南朝宋裴松之就說過一段意味深長的話:“臣松之以為先主雖雲出自孝景,而世數悠遠,昭穆難明,既紹漢祚,不知以何帝為元祖以立親廟。”

然而,有意思的是,劉備正是憑藉著“帝室之胄”的身份,以興復漢室為旗幟,逐漸建成他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勢力,並與曹操對抗、與孫權聯合的。換言之,“漢”正是劉備、劉禪政權的政治旗號與正統定位。

劉備、劉禪政權稱“漢”,在後世也得到了頗多認同。比如明朝謝陛的《季漢書》、清朝王復禮的《季漢五志》,都尊劉備的漢為正統,承認劉備的漢是繼承劉邦的前漢、劉秀的後漢的季漢,也就是第三個漢。南宋蕭常、元朝郝經兩人的兩部《續後漢書》,也都以東漢班固的《漢書》與南朝范曄的《後漢書》為接續對象,即同樣是以劉備、劉禪為正統,立為帝紀、本紀,而退黜孫吳、曹魏為載記、列傳。如果劉備、劉禪身後有知,面對這樣的認可,應當含笑九泉了吧。

講到這裡,我們就知道了,今天談論三國的歷史,談論劉備、劉禪政權,不能還如特殊政治背景下陳壽作史書的做法,稱“蜀”不稱“漢”,而應該依據歷史本來的事實,稱為“漢”,或者沿用舊稱稱為“季漢”,底線是約定俗成地稱為“蜀漢”。

至於長久以來稱劉備、劉禪政權為“蜀”,這屬於帶有貶義的他稱,可謂最為不妥,應予廢除,否則不僅對不起劉備、諸葛亮、關羽等一班漢家君臣,而且有礙於對當時歷史的正確理解,因為劉備、劉禪父子以及諸葛父子、關羽父子等最大的政治資本,便是作為正統象徵的“漢”國號。

稱呼歷史人物的常見錯誤

3

其實類似稱“漢”為“蜀”這樣莫名其妙或者不可理喻的錯誤,在社會上乃至歷史學圈子裡還有不少。

以國號或者朝代來說,夏商周三代中的商是自稱,殷是他稱,那麼按照名從其主的原則,今天河南安陽的“殷墟”應當改稱為“商墟”。公元1616—1636年,努爾哈赤時期與皇太極前期,漢譯的國號應當是“金”,而不是“後金”。

再以最高統治者的稱號來說,秦王嬴政覺得自己功過三皇(天皇、地皇、泰皇),德蓋五帝(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所以創造了一個全新的尊號“皇帝”,並且廢除了“子議父,臣議君”的諡法,指示“朕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如此,作為中國歷史上的“始皇帝”,我們平常習稱嬴政為“秦始皇”是欠妥的,因為缺了不可或缺的“帝”字。

而更加混亂甚至大錯特錯的是,我們習稱自己改名武曌的那位女皇帝為“武則天”,其實在她82年生命的最後一年,才有了“則天”尊號,先為“則天大聖皇帝”,再為“則天大聖皇后”,我們怎麼可以自始至終都稱她為“武則天”?

三國為什麼是“魏蜀吳”?這背後大有文章|文史宴

《至尊紅顏》裡

武媚的老爹小時候就管她叫“則天”

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如鄭成功應稱鄭森或者朱成功,孫中山應稱孫文或者孫逸仙。借用孔子的話,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這裡的“名”雖然指的是“名分”,但借用到我們對歷史的理解,也是可以的。如果我們一天到晚津津樂道地說三國,卻連是哪三國都說錯了,豈非貽笑大方、滑稽可笑?

“代漢者,當塗高”的解釋權

4

劉備、劉禪的“漢”國號就說到這裡。下面我們說說曹氏的“魏”國號與孫權的“吳”國號的由來。

公元220年,曹丕篡漢,自立為帝,國號魏。曹丕的魏緣於曹操的魏,曹操是漢朝的丞相,先封魏公,再封魏王。那麼,曹操為什麼要逼漢朝皇帝劉協封他為魏公、魏王呢?原因非常隱秘,與當時流傳已久的“代漢者當塗高”讖文有關。

所謂讖文,簡而言之,好比求籤問卦時所得的籤文,虔誠者認為它是對未來、對後世的事實的預言。具體到“代漢者當塗高”這條讖文,由於語義非常模糊,所以有不同的解釋,並被各種人利用。

比如有人認為,這條讖文是說代漢者姓當塗、名高,其人的身份為丞相。也有人認為,“塗”是大路的意思,而袁術(術)字公路,自以為名與字都應讖,恰好他又從孫堅手裡得到了漢朝的傳國玉璽,於是匆匆稱帝,卻被曹操派來的他最瞧不起的劉備打得一塌糊塗,心中一氣,嘔血而死。

至於曹操想要的對應的解釋,則是東漢後期周舒的說法:“當塗高者,魏也。”三國蜀郡成都人杜瓊曾說:“魏,闕名也,當塗而高,聖人取類而言耳。”我們知道,古代天子、諸侯宮門之上巍然高出的樓觀稱闕或觀,因為巍然高大,也稱魏闕;而“當塗而高”,就是當著大道的高大建築物,魏闕正是如此。所以,“當塗高”指魏,“代漢者”就是魏。

三國為什麼是“魏蜀吳”?這背後大有文章|文史宴

主建築前方前面對稱的闕樓就是“魏闕”

當時漢帝劉協已經被曹操挾制,皇袍已經是曹操穿在身上的內衣,明眼人都知道曹操是最有可能代漢者。而曹操被封魏公,能與讖文相應,這就在“理論”上為曹氏代漢準備了充分的理由。再者,東漢本來不立丞相,及至曹操始為丞相,這又對上了代漢者身份為丞相的解釋。

所以,曹丕繼承曹操大業,最終代漢而國號為“魏”,本是為了應讖,而讖文在某種意義上又代表了天意與民心。

相對曹氏的“魏”國號,孫權的“吳”國號就很直截了當了。曹丕稱帝建國後,公元221年封孫權為吳王。公元229年,孫權稱帝,國號吳。

孫權為什麼要接受曹丕所授的吳王封號呢?從當時的形勢來看,劉備自居漢家正統,易得民心,魏國勢力最強,兵強馬壯,而自己介於其間,並不是他們的對手。所以,孫權審時度勢,接受了曹丕給予的封號。

對曹丕而言,封孫權為吳王,是由於孫權據有的江東之地在秦漢時習稱吳地,而習稱吳地又可以溯源到先秦時期的吳國,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吳王夫差的那個吳國。

這就是三國魏、漢、吳之名的由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