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處的大歷史:魏、漢(蜀)、吳三國國號是怎樣確立的?

引言:

中國古代歷朝歷代的國號都有獨一無二的淵源和其代表的政治符號。三國時期的魏、漢(蜀)、吳三國國號的確立就是典型。這與我們所熟悉的三國曆史有怎樣的聯繫呢?隨爛柯人君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細節處的大歷史:魏、漢(蜀)、吳三國國號是怎樣確立的?

一、從漢到“蜀漢”

東漢末年,神州大地群雄逐鹿。或刀兵相見,或爾虞我詐折衝樽俎,天下勢力經過一輪輪整合,只剩下曹操、劉備、孫權三家獨大。公元220年,曹操長子曹丕篡漢自立稱帝建“魏”。221年,劉備在蜀稱延續漢室正統,立國為“漢”。222年,孫權接受魏的稱號為“吳王”,7年之後稱帝,立國號為“吳”。

三國之中,蜀漢依然延續了前代的國號。但這種延續並不是簡單的拿來主義直接使用,而是經過反覆的構建與宣傳。回溯到秦漢之際,前206年,項羽立劉邦為漢王。劉邦本是直接滅秦的功臣,秦末天下大亂,群雄並起,楚懷王與眾將約定“先入定關中者王之”。項羽與秦軍主力對峙之際,劉邦卻率軍先到達灞上,佔領關中。此後,勢力最為強大的項羽自然不樂意劉邦受封於要地關中。直接忽略虛君楚王的盟誓。改封劉邦於漢中,立劉邦為漢王。劉邦開始對這一封號並不滿意,但蕭何向他講“‘天漢’,其稱甚美。”然後講述了“漢”字的含義以及其代表的一系列美好意向,劉邦欣然接受。待東滅項羽,統一全國之後,仍定國號為“漢”。

細節處的大歷史:魏、漢(蜀)、吳三國國號是怎樣確立的?

(影視劇《楚漢傳奇》 劉邦形象)

自此,“漢”就成為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政治符號。王莽篡漢之後,出現人心思漢的局面,各路起義軍紛紛打出“興復漢室”的招牌。最終亂局被劉秀統一,劉秀一脈雖與西漢帝系相隔甚遠,但仍繼漢統,國號為“漢”。東漢末年,儘管漢帝國名存實亡。但“漢”這一金字招牌在收攬人心方面仍有響噹噹的作用,至少在名義上還有號令天下的資格。劉備便自稱為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以“漢賊不兩立”的名號討伐曹操。時隔300餘年,劉備是否為漢室宗親仍存疑。就連南朝宋時期為《三國志》作注的裴松之都感嘆道:“臣松之以為先主雖雲出自孝景,而世數悠遠,昭穆難明,不知以何為元祖以立親廟。”

但無論如何,劉備終究還是以“興復漢室”的口號拉起了大旗。劉備本為布衣,沒有與曹操、孫權一樣的政治積累,但他還是借“漢”與曹、孫形成鼎立之勢。但劉備成也“漢”,敗也“漢”。以漢自居,就有討賊的義務,而三國之中,漢最無積澱,實力最弱,卻連年不斷地對外用兵,國力消耗根本無法與魏相比,最終只能遺恨於歷史。

細節處的大歷史:魏、漢(蜀)、吳三國國號是怎樣確立的?

(影視劇《三國演義》 劉備形象)

在稱呼蜀漢時,我們仍需糾正一點。不同於小說以及電視劇所渲染,劉備建立的國家為“蜀漢”,以及我們習慣的稱呼“魏蜀吳”。劉備建立的政權一直稱漢,只是晉代陳壽在編纂史書時,必須站在晉的立場上。晉承魏,所以魏為三國正統。於是陳壽便將劉備漢國的歷史根據其佔據的蜀地,稱為《蜀書》。因此嚴格來講,我們並不能說劉備建立了“蜀國”。

二、“代漢者當塗高”

黃巾起義後,東漢帝室漸漸失去皇家權威。繼董卓之亂,漢帝淪為傀儡,再難翻身。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兼併群雄,統一了北方。公元213年,漢獻帝封曹操為魏公;216年,進為魏王;曹操去世後,曹丕即位,接受獻帝禪讓,代“漢”為“魏”。那麼,曹操為何要稱“魏”呢?

細節處的大歷史:魏、漢(蜀)、吳三國國號是怎樣確立的?

(影視劇《軍師聯盟》 曹丕形象)

元代胡三省為《資治通鑑》作的注指出:“操破袁尚,得冀州,遂居於鄴。鄴,漢之魏郡治所。魏,大名也。遂封為魏公。有讖雲:‘代漢者當塗高。’當塗高者,魏也。文帝受漢禪,國遂號魏。”可見,曹操稱“魏”一方面是因為他發家的根據地是鄴城,這裡屬於漢之魏郡,所以稱魏王。另一方面,則與一句“代漢者當塗高”的讖言有關。

讖是兩漢時期流行的一種神秘預言,所謂“詭為隱語,預決吉凶。”兩漢時期,人們對於儒家經典達到迷信的程度,這時便有一些接受儒家經典的方士假託孔子、皇帝、堯、舜、禹等先賢,運用陰陽五行、災異符命的學說對儒家經典進行解釋和闡發,創造了大批的偽書。而這些偽書中,就有大量的讖言,“代漢者當塗高”就是其中一例。“代漢者當塗高”這一讖語源於西漢末年的緯書《春秋讖》,預言取代漢室的人為“當塗高”,但此書並無“當塗高”明確的含義與指代。

細節處的大歷史:魏、漢(蜀)、吳三國國號是怎樣確立的?

(影視劇《長歌行》 劉秀形象)

西漢末年爭霸天下的公孫述就利用這一讖緯稱帝,他認為他名字中的“述”與讖語中的“塗”對應,均有“路途”的意思,於是便以“當塗高”自居。劉秀在統一過程中,曾寫信給公孫述,劉秀在書信中還稱:“承赤者,黃也;姓當塗,其名高也。”他承認了此讖言,卻否認了公孫述與讖語相對。於是,東漢末,這一讖緯又出現。袁術字公路,因此他認為自己字與讖相應,且認為袁氏為舜後人,為土德,可承漢之火德。加之當時孫策獻其傳國玉璽,便急忙稱帝。此舉引發天下人的不滿,招致討伐。

至於曹操利用此讖語的依據,則來自東漢末儒臣周舒的說法,他指出:“當塗高者,魏也,蓋‘魏,闕名也,當塗而高,聖人取類而言耳’”。“魏闕”是古代天子、諸侯門上巍然高出的樓觀。而“當塗而高”意思為面朝大道的高大建築物,與“魏闕”的建築形制相符。因此,代漢者當為“魏”。於是,曹操欣然接受魏這一封號,而曹丕自然也將“魏”作為代漢後建立的國家的國號。

三、順應時宜的“吳”

相比“漢”、“魏”國號的複雜淵源,“吳”國號的確立歷程相對簡單。公元221年,曹丕代漢建魏,為了拉攏孫權,他下詔封孫權為“吳王”。關於要不要接受曹魏的封號,東吳朝廷內進行了爭論。《三國志》記載:“權群臣議,以為宜稱上將軍、九州伯,不應受魏封。權曰‘九州伯,於古未聞也。’昔沛公亦受項羽之拜為漢王,此蓋時宜耳,復何損邪?遂受之。

細節處的大歷史:魏、漢(蜀)、吳三國國號是怎樣確立的?

(電影《赤壁》 孫權形象)

孫權接受“吳王”稱號的背後,是基於歷史現實做出的選擇。此時的三國局面十分複雜,曹丕、劉備先後稱帝。曹魏此時於三國間國力最強,劉備、孫權二家本一直是聯合抗魏的狀態,但是此時雙方卻由於地盤的爭奪而陷入矛盾。尤其是公元219年,東吳襲殺關羽,更是令兩國的關係降到冰點,劉備一直宣揚伐吳之役。對於勢弱的孫權來說,此時修好魏國,專心對付蜀漢乃是最明智的選擇。因此他接受了曹丕對他的冊封。何況江東之地素來稱“吳”,對於孫權也不是難以接受。

劉備逝後,諸葛亮再度修好東吳,共同敵魏。等到公元229年,孫權在江東立國已穩,遂稱帝,立國號為“吳”。

文史君說:

中國歷史上,國號是象徵一個國家的政治符號,一定程度也是一個政權政治合法性的詮釋。大漢王朝在結束其三百年盛世之後,迎來了三個分立的政權:魏、漢(蜀)、吳。魏以時人相信的讖緯為依據,構建漢魏禪代的合法性。劉備則聲稱自己為漢皇室後裔,利用炎漢四百年的影響力來拉攏人心。而孫權接受“吳”國號,則略顯一點被動,是時勢下最明智的選擇。可見,國號並不是冷冰冰的歷史字符,背後也有許多精彩的故事和權謀縱橫,值得我們關注。

參考文獻:

[晉]陳壽:《三國志》,中華書局點校本二十四史。

胡阿祥:《吾國與吾名——中國曆代國號與古今名稱研究》,江蘇人民出版社,2018年。

丁鼎:《試論“當塗高”之讖的作者與造作時代—兼與鍾肇鵬先生商榷》,煙臺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1期。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說明外都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賬號!您的點贊、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