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即位後蜀漢延續41年,為何還被說成扶不起的阿斗

如果要評出一個史上最軟弱無能的皇帝榜單,那劉禪一定會在其中,但是當我們真正跳出小說,重讀史書時,會發現歷史的真相往往和相傳的會有些差入,比如劉禪才是三國時期在位最久的皇帝,其當政期間不說是國富民強,但也算得上國平民安。

倘若劉禪真如傳說中那般懦弱平庸,這蜀漢恐怕無法持續這麼久,所以從客觀的角度來看,劉禪這一生雖不如其父輩般的傳奇,也沒有雄才蓋世的天賦,但他絕不是一個等閒之輩。

劉禪即位後蜀漢延續41年,為何還被說成扶不起的阿斗

(諸葛亮和劉禪)

被輔登位稱帝

縱觀劉禪幼年時的經歷,相比起歷史上其他帝王而言,確實沒有表現出卓越的天資,且還幾經遭難,險失性命,多虧了劉備手下的大將相救,這些坎坷的經歷直到劉備稱帝后才結束。

作為劉備健在的長子,劉禪一直被當成繼承人在培養,其少年時就常跟在諸葛亮身邊學習,孔明曾說他天資仁敏,勤學苦思,可見劉禪這個人雖然沒有驚人的天賦,但也不是愚鈍之人。

蜀漢章武三年,劉備白帝城託孤後去世,劉禪正式登基,此時的劉禪尚才17歲,還不具備獨當一面的能力,加上為了聽從其父的遺訓,所以朝中大小政務,全權交由諸葛亮打理,即便在制定政策和批閱奏章時都不忘尋求丞相的意見。

劉禪執政初期,不僅治政之道全部採納諸葛亮的建議,包括征討四方和平定內亂也都是諸葛亮親自帶兵上陣,而劉禪每日卻遠離朝政,遊手好閒,這些事蹟更讓劉禪給世人留下了一個沒有主見、一無所長的印象。

劉禪即位後蜀漢延續41年,為何還被說成扶不起的阿斗

(劇照劉禪)

自主獨立為政

諸葛亮病逝之後,劉禪身邊再無可控制朝政之人,但這也引起了不少的動亂,為了安撫民心,他大赦天下,並停止征戰,在減輕百姓負擔的同時恢復生產,儘快促進經濟的發展,改善民生。

真正掌權的劉禪開始大展手腳,他親自選拔各種優秀人才,從文官到武將都是精挑細選,並注重對賢德的培養和重用,為了防止政權再被幹涉,徹底擺脫傀儡似的人生,他下令廢掉丞相制度,一手握住天下大權。

如果說劉禪真是無用之人,他不可能獨立為政如此久,且無民生哀怨、兵戈搶攘的亂象。相反,他在諸葛亮輔助的時候也並非是膽小莫言,言聽必從,而是韜光養晦,在等待真正的出頭之日。

劉禪的執政理念充分體現出"仁",他愛民如子,禮賢下士,在三國如此風雲萬變的動亂時代,他卻不主張戰爭,更反對生靈塗炭的征戰,強調與民休息。

只可惜亂世需要的是英雄,而不是劉禪這種仁愛之士,誰能站上權力的巔峰誰就是獲勝者,他身上的深仁厚澤原本是一個極好的品德,但是生錯了時代,這也為他的失敗奠定了基礎。

劉禪即位後蜀漢延續41年,為何還被說成扶不起的阿斗

(劉禪投降)

亡國降歸曹魏

劉禪最被人所詬病的是其對黃皓的寵信,導致姜維等一眾功臣大將隱退出仕,但事實並非如此,劉禪心中十分清楚黃皓是個小人,並多次安慰姜維無須擔心。其實劉禪只是想利用黃皓這種離間奸計來穩定朝中權勢,只不過他錯估了形勢,未能及時發現黃皓背後所勾結的勢力,也沒有阻止黃皓干政,這一系列的失誤讓他最終走上了亡國之路。

景耀六年,曹魏派兵大舉進攻蜀漢,由於劉禪極其將領的計謀失算和判斷失誤,導致痛失險要之地,此時蜀漢的群臣見勢不利,力勸劉禪投降,其實劉禪是不願的,但又束手無策,他也深知此時就算反攻也只是無謂的掙扎,只能被迫歸順曹魏,蜀漢終究還是徹底滅亡。

無論如何,蜀漢的基業確實是葬在劉禪手中,但這也不是他所願,司馬家族的勢力逐漸強大,即便不是亡在曹魏手中,也逃不過西晉,天下一統已成為必然趨勢,而蜀漢又無驍悍雄傑,蜀漢的復興難上加難。

劉禪即位後蜀漢延續41年,為何還被說成扶不起的阿斗

(樂不思蜀的劉禪)

安穩平度餘年

投降之後,司馬昭將劉禪遷至洛陽,在被禁閉的這段時期,劉禪日夜冥思,愁苦消極,深知大勢已去,但又不敢過於將真情表露,怕引來司馬昭的懷疑,所以只能裝瘋賣傻,整日假裝快活,這也才有了樂不思蜀這千古笑柄。

劉禪能夠安穩平靜的度過晚年在史學界頗有爭議,有人覺得他是貪生怕死之徒,以膽怯求來活命,但還有一種聲音卻認為劉禪是大智若愚。

其實從一個歷史的旁觀者角度來說,劉禪倒也說得上是深藏若虛,因為天下大局已定,即便他深思故鄉,誓死不從,除了帶來殘酷的殺戮和山河破碎,也不可能重建蜀漢。倒不如在司馬昭面前演好扶不起的阿斗這個角色,為蜀漢的百姓蒼生帶來一份太平,也為自己求得一絲生機。

劉禪即位後蜀漢延續41年,為何還被說成扶不起的阿斗

(劉禪雕像)

綜合評價劉禪

如果以一個優秀的帝王標準來評價劉禪,他這一生肯定是不合格的,但拋開歷史上所有的偏見,重新審視劉禪這個人,他又絕對不是愚昧的白痴,用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這句話來形容可能會更貼切一點。

因為劉禪身上缺少狠絕的氣勢,他心思反倒有點單純,出生在一個爾虞我詐的時代,他不擅長權謀和算計,專心執政為民,假若生在和平盛世,他的這種寬厚仁愛卻是難得的品質,其在歷史上的評價可能又是另一種結局。

後人之所以會認為劉禪扶不起是因為在其手下有如此多能人才子的基礎上,還將江山敗給他人,但其實從正史中所記載的內容來看,到了劉備後期蜀漢其實已經在走下坡路,多次戰敗,實力大不如曹魏,並且諸葛亮也非真神人,其輔政期間隻手遮天,劉禪只能表現出庸碌無為的樣子。

再加上三國鼎立的局面已經正在被司馬家族所扭轉,天下已被分割多久,正所謂分久必合,歷史發展的規律就是如此,單憑劉禪一個人恐怕難有回天之力,他也只能盡人事聽天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