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個教育對孩子作用大?家庭教育最關鍵,父母4點提升孩子競爭力

導語:教育是大事,不僅僅是家庭的大事,更關係到孩子的未來。家長朋友需要通過了解教育,才能更好的引導孩子。

哪個教育對孩子作用大?家庭教育最關鍵,父母4點提升孩子競爭力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哪一個起到的作用最大?

這是之前,在某個網頁上看到的一個問題。我們都知道,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基本是這三方面教育的綜合過程,但是誰起到的作用最大,還真的沒有仔細考慮過。

前幾日,遇到孩子幼兒園園長,我就想起這個問題,詢問了一下。園長老師自身是二級心理諮詢師,兒童教育相關領域的一個研究學習者,自身對於教育有自己的看法,所以創辦了這樣一所幼兒園。

園長老師說,先不要說哪一個起到的作用大,單單說學校教育,就拿幼兒園教育來說,必須是面向未來的教育,為什麼這樣說呢,現在的孩子不管是吃穿用,還是日常接觸,他們表現出來的那種潛力與之前的孩子大有不同,當然這個是時代的特色,也是一代比一代強的表現。幼兒園中,每個孩子自身表現出來的情況又大不相同,幼兒園是學校的基礎教育,但這個基礎也是在家庭教育基礎上進行,並且家校聯合培養孩子更好的衝擊到未來的世界中。

哪個教育對孩子作用大?家庭教育最關鍵,父母4點提升孩子競爭力

園長老師的這番話是對自身從事教育工作的整體認知體現,當然也是我們很多家長很容易走入誤區的一個正面概述。很多家長都認為把孩子交給學校就完成了任務,一切都高枕無憂,實際上,家庭教育依然在孩子成長的整個階段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不同的目標與任務而已。

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礎。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家庭教育是整個教育大廈的基石,它不僅是社會教育的開始,也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家庭教育的作用毋庸置疑,通過家庭中父母的言行舉止,孩子感受到積極向上,看到尊老愛幼,懂得講規矩講道理……這些不是說教,是親身體會。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有很多的敏感期,其中一個敏感期就是模仿期,他們會觀察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小朋友等一些人的言行舉止或者穿著打扮,去做出一些他們觀察到的內容,比如罵人的髒話,比如隨地亂扔東西,等等。

孩子模仿期,錯的不是孩子,因為孩子對這個世界太好奇,他們想要用自己的認識去再次認識這個世界而已,模仿的對象就是這個世界其中的一份子,但如果想要孩子能夠堅持住本心,能夠不為外界所侵蝕,那就要擁有一定的分辨思維幫助孩子認識這個不一樣的世界。

古代有孟母三遷,現代很多家長為了孩子所謂的學好,就指定孩子不準跟誰誰誰做朋友,不準怎麼怎麼樣,制定一些家庭規矩,當做家庭教育的基礎,如果是違背孩子的正常成長,這種教育是不能作數的,甚至還會對孩子產生其他內在心理影響。

家庭教育,作為所有教育的基礎,作為其他教育的基石,他們能夠在這個成長過程中學會如何思考,如何主動,如何真正的可以獨立自主,等等,這也是孩子以後真正的面對這個世界的關鍵點。

哪個教育對孩子作用大?家庭教育最關鍵,父母4點提升孩子競爭力

根據家庭不同,主要分為四種教育方式

家庭教育重要,但每個家庭的成員組成不同,每個成員的來自的家庭背景,並且每個家庭所受到的各種教育存在差異,實行的家庭教育方式也大不相同,主要可以分為四種教育方式。

設定一下小場景,通過對場景的不同反應,看看教育方式的不相同。

孩子上學回家,先做作業還是先玩,是先看會電視還是先背誦課文……

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對待孩子的表現大不相同:

第一種:生而不養,養而不教(孩子與父母無關型)

“媽媽,我回來了“孩子書包一扔,就拿起遙控器看電視,孩子家長呢,就自顧自的玩手機,既不動身也不制止,任由孩子自己玩耍。

這種家庭教育方式,往往出現的情形就是大人玩大人,孩子玩孩子的,互相不干涉,並且也沒有什麼親子溝通,親子活動,就像是住在一起的陌生人。

出現這種情況主要原因:孩子父母年輕,自己還沒有完全適應成人世界,就將孩子帶到了這個世界,只能大人孩子自己玩自己的;孩子從小由老人帶大,父母像外人只負責孩子的物質基礎,對於孩子的教育不放在心上;父母思想新潮,將孩子視為累贅,只是為了延續後代生養孩子,但並未將教育孩子作為大事。

這種家庭教育方式之下,孩子最終變得冷漠、無視,完全的以自我為中心,親子關係不融洽,甚至心理健康都要有扭曲的現象發生。

第二種:過度放縱(父母溺愛孩子型)

“孩子,回來了,媽媽給你拿水果吃,上了一天學了,趕緊休息休息,看會電視”孩子還沒有做出任何的反應,家長先於孩子提前去準備各種,生怕孩子遭受到各種委屈。

這種家庭教育方式比較放縱孩子,或者說比較寵溺孩子,基本孩子要什麼有什麼,甚至孩子不需要也會雙手碰到孩子面前求表揚,孩子不知道珍惜,更不懂得感恩,因為一切都是隨手可得,不需要花費任何力氣。父母更是給孩子創造各種環境,希望孩子在這種環境之中有前途。

出現這種方式的原因主要是:家境優越,父母之前受過苦現在富裕,就將這種成人的內心缺失補充給孩子,用一種虧欠心理,不讓孩子遭罪;孩子寶貴,家庭6+1模式,老人寵溺,父母無力反駁,一起寵溺;父母思想不跟進時代,太過於將孩子看的重要。

這種家庭教育方式之下,孩子變得無法自理,甚至霸道、蠻橫,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想要什麼必須得到,孩子不能夠真正的獨立起來。

哪個教育對孩子作用大?家庭教育最關鍵,父母4點提升孩子競爭力

第三種:過於嚴厲(父母高要求型)

“趕緊去寫作業,一天到晚就只看電視,學習成績也上不去,看看人家XXX……”父母用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氣勢壓迫著孩子,必須要做到怎麼怎麼樣,否則就使勁懲罰孩子。

這種教育方式讓孩子會無所適從,不知道自己到底應該怎麼做,哪怕完全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依然得到很多的批評、指責,稍微有點不慎的做法,那簡直就是孩子的災難。

出現這種教育方式的原因:父母對於教育的過度焦慮,孩子只能使勁追趕中;父母的攀比、虛榮心理;大環境下的隨眾心理。

孩子這種氛圍中,唯唯諾諾,不敢高聲,不敢做出任何違背家長的行為,任何事情都要經過父母同意,內心充滿了委屈與叛逆,一旦時機成熟,可能會出現不可控制的情緒爆發。

第四種:溫和而堅定(親子融洽型)

“媽媽,我能先看電視再去寫作業嗎?”“可以的呢,不過如果先寫作業,完成的比較快的話,電視還能多看一會呢?”“那我先去寫作業吧。”父母溫和,孩子穩定,並不會因為拒絕沮喪,反而因為父母的提議進行思考,選擇適合的。如果孩子選擇了看電視,父母也會支持,但會根據時間提醒孩子做作業的時間到了。

這種教育方式看似柔弱無力,但力度卻柔韌有餘,親子之間關係緩和,父母並不是對孩子言聽計從,也不是父母是家庭權威,互相商量互相理解,達到共同想要的結果,並不損害互相的利益。

這種教育方式出現的原因:父母與孩子之間達成一種平等教育模式,給孩子一定的自主權利,作為家庭的一份子擁有話語權;無規矩不成方圓,規矩的作用不是控制孩子,反而是幫助孩子更好的發展,並以此糾正自己的行為;親子之間和愛友善,關係親密有間。

在這種教育方式下,孩子內心充滿感恩與感激,遇事獨立思考尋找解決辦法,懂規矩講理,會有小情緒但因為父母的溫柔也會很快過去。

哪個教育對孩子作用大?家庭教育最關鍵,父母4點提升孩子競爭力

不要做“不確定”父母,家庭教育是放眼未來的教育

教育方式並非不是這樣就是那樣,每個孩子個體就存在差異化,家庭教育的方式也要隨著時代進步,從最早的“棍棒底下出孝子”轉換到“同情同理心”,再到“溫和而堅定”,等等,教育可持續性發展,但最終是面向未來,提升孩子未來的競爭力。

前段時間,我翻看由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CEO周成剛所著《由東向西看教育》一書,深有感觸。這本書是周成剛利用6年時間遍訪世界名校的一些教育感悟,書中主要從五個方面進行講述,不管是世界名校的教育啟示,還是榜樣的力量,甚至周成剛自己的教育觀念等,對我們父母來說都有很大的借鑑意義,如書的在封皮所寫“在不確定的未來,如何擁有確定的競爭力”,我相信這也是作為任何一位父母都在思考的問題。

各位父母不妨從以下4點進行關注、思考:

1.孩子全方面素質提升

教育中,我們常說“高分低能”,孩子在傢什麼都出色,但真正到了外面的世界卻如同一張白紙,不會交際,不會溝通,環境複雜點就不知道該怎麼辦。

周成剛在書中說“孩子變得越來越’宅‘,家長變得越來越全能”,這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不是孩子們不好,是孩子只擁有內在的技能缺乏外在的技能,只能是面對著體系內的一些內容,卻無法保證在出現環境變化時候應對。

孩子以後面對的是一個比現在更加高速更加與眾不同的世界,他們需要面臨著更多的挑戰與機遇,如果僅僅是修煉內在而不能完全的展示出自己的個性及與眾不同,將來要面對著更多的困難。

父母一定要將孩子的全方面素質進行提升,既讓他們擁有強健的體魄,更要擁有臨危不亂的氣勢。孩子全方面素質的提升並非一朝一夕,需要的是父母與孩子日常對於這些行為的堅持,這樣孩子才能夠在未來中利於不敗之地。

哪個教育對孩子作用大?家庭教育最關鍵,父母4點提升孩子競爭力

2.不功利不短視,看中孩子潛力

每個人都擁有者無窮的潛力,教育在家庭中的作用就如同挖掘機,一點點的將孩子的能力挖出來,一點點的讓孩子展現出來,並且通過這種展示,孩子可以更容易的發現自己的長處與短處,有助於更好的前進。

很多父母將“XX決定孩子的一生”之類的話掛在嘴邊,對著孩子也是一通的歪理連篇,並且還一個勁的加強孩子的這個方面。真正的情況並非如此,這些杜撰的話語全來自於父母自己的小心思小想法,自己的一些所謂的思考思索,並不能完全與孩子真正的教育相關聯。

孩子自身就是一個“潛力股”,父母不能僅僅看到當下的成長,功利性的幫助孩子各種選擇,這是一種短視的表現,目前來看,孩子處於一種上風或者滿足父母的“面子”,長久來看並不利於孩子的整體發展。

現在孩子生長背景與之前不一樣,他們本身具有的潛力需要深層挖掘,才能夠真正的發揮出孩子們應該有的能力和力量。他們可以很輕鬆的學會編程,可以很自覺地尋找自己想要的東西,也可以很意外的創造小驚喜……這些潛力的徵兆,家長們是否看到了呢?

未來要求的並不僅僅是一個健康完整的孩子,還需要一個會變通,會思考,能夠隨時調整自己能力的“潛力股”孩子。

3.順應孩子成長規律

我有個高學歷高知家庭的朋友,她在孩子還未出生的時候就已經規劃好了一條成長的路線,比如什麼時候開始看書,什麼時候開始寫字,什麼時候學習其他技能,甚至包括孩子就業等等,這條成長路線直接貼在他們家的大客廳牆上,每達到一個就做上標記,甚至沒達到也要寫上計劃與目標。

當時我就問她怎麼這麼設計,她說要看到未來,要知道孩子未來的發展方向,這樣才能更好的針對性引導。是不是感覺說的很有道理,連未來都想到了,可是這裡面有個變量,就是生活環境的變化,現在孩子普遍的智商都要高,接觸的外界也要多,自然瞭解的內容也不一般,怎麼可能按照這條路線行走呢?

這應該是很多父母曾經選擇的一條路線,為孩子設定一條路線,比如考大學,比如出國留學,比如必須讀金融專業,等等,不顧孩子真正的能力,也不顧孩子現在的狀態,只是一門心思的想要孩子走向國際化。

哪個教育對孩子作用大?家庭教育最關鍵,父母4點提升孩子競爭力

孩子的成長有自己的規律性,教育當然也有自身的規律,每一個階段有每一個階段的重點和關鍵,不是不考慮未來,事實上,考慮未來也需要在打好現在基礎的前提之上才可以。

4.放開侷限,面向未來

昨天與一個混血寶寶的媽媽聊天,媽媽是中國人,爸爸是法國人,目前選擇在深圳暫住。我提到了她家寶寶是以後出國的嗎,她說不管是否出國,作為一個混血寶寶,至少文化基礎要打好,國內各方面環境都不錯,也很適宜,暫時並不考慮出國,如果以後有機會也要在高中之後,主要是看孩子意願。

這個媽媽眼光看得很遠,她知道作為一個混血寶寶想要真正的立足,需要雙方的一個文化基礎,這是他們最基礎也是最關鍵的一點,其他就要看孩子自己的天賦潛力發揮情況,如果願意並不反對出國留學。

前段時間,電視劇《帶著爸爸去留學》掀起一股留學議論潮,《小別離》裡面父母為高考孩子制定留學計劃也是戳中心理,父母在用自己所能夠給予的方式傳達著對未來的看待,依然具有侷限性。

這種侷限性存在於自身根深蒂固的思維方式,存在於不能與這個變化的世界完全同步中,侷限性會限制家長的眼光,同樣也會束縛住孩子的未來。

孩子是未來的孩子,父母有的時候“以不變應萬變”反而是一種更好的方式,孩子自由發揮,家長多多瞭解政策,雙方互相面向未來。

哪個教育對孩子作用大?家庭教育最關鍵,父母4點提升孩子競爭力

孩子成長分階段,教育方法更是不同,孩子不管是經歷豐富,還是內心充足,他們都會擁有自己不一樣的人生,擁有自己不一樣的生活,而家庭教育提供給他們的就是基石的作用,維持著孩子穩定、持續的發展。

 【文/布丁媽媽私享會】勵志職場辣媽,多平臺邀約原創作者,專注孕產、親子、育兒,親子閱讀踐行者,健康育兒倡導者,用愛分享育兒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