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最後的掌舵人,攝政王載灃完美詮釋“兼濟天下,獨善其身”

在歷史教科書中,清朝最後一任攝政王載灃為大家所熟知的形象是"目光短淺,不學無術"的小爺,既無能力,又無見識,只知抱殘守缺,懦弱無為,最終一手葬送了清王朝。

大清最後的掌舵人,攝政王載灃完美詮釋“兼濟天下,獨善其身”

載灃

為什麼會有這種印象呢?

一方面是因為他升遷過快,21歲開始進入朝堂,25歲既成為清朝實際最高權力機構——軍機處的軍機大臣。在一般人看來,載灃的官運簡直是平步青雲,世所罕見。但載灃本人對於這種官運亨通的政治生涯,卻表現得異常消極。對於官場事務,他極少發表見解,建樹不多,態度常常也是十分冷淡。所以給人的印象就是載灃能力不足,不學無術。

軍機處,是清朝時期的中樞權力機關,於雍正七年(1729年)因用兵西北而設立。以內閣在太和門外,恐漏洩機密,於隆宗門內設置軍機房,選內閣中謹密者入值繕寫,以為處理緊急軍務之用,輔佐皇帝處理政務。

大清最後的掌舵人,攝政王載灃完美詮釋“兼濟天下,獨善其身”

軍機處位置

另一方面是來自當時與他交集甚多的人的評價,晚清民國初年著名政治人物徐世昌曾說:大清之亡,不是亡於革命黨,而是亡在一班"小爺們"身上。這些小爺們的帶頭大哥,正是身為監國攝政王的載灃。載灃之子、末代皇帝溥儀曾經說:載灃膽小怕事,難堪大任,無法給予兒子一點保護。載灃之弟載濤評價說:"載灃遇事優柔寡斷,人都說他忠厚,實則忠厚既無用之別名。他日常生活很有規律,內廷當差謹慎小心,這是他的長處。他做一個承平時代的王爵尚可,若仰仗他來主持國政,應付事變,則決難勝任。"

誠然載灃在短短五六年的時間裡,如此迅速的升遷,使得他缺乏從政經驗,官場歷練不足,很難應付清末錯綜的政治局面。但是晚清時期,面臨的是"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莫說是載灃,就算諸葛亮再世也沒法力挽狂瀾了。而且事實上,載灃也絕非課本里臉譜化的那般不堪,100多年後重新梳理歷史,一個更加豐滿的載灃映入眼簾。

1、 出使德國,不卑不亢

1901年,歷史給了載灃嶄露頭角並且一舉成名的好機會。那一年,義和團禍亂北京,到處抓捕、殺害洋人及教民。很不巧,德國駐華公使克林德在義和團運動中被殺,德國政府強烈要求清政府懲兇、賠償,並派親王級別的人物到德國"謝罪"。清廷不敢開罪德國,對他們的要求"照單全收",在新任德國公使的建議下,派年僅18歲的醇親王載灃赴德國"謝罪"。

德國公使之所以指名道姓地要求載灃前往,無非是看中他無比高貴的身份,認為只要派載灃前往,才能體現出清廷的"誠意"。就這樣,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載灃以頭等專使大臣的身份,率團趕赴德國"謝罪"。這實際上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差事:硬不起,軟不得,分寸拿捏的不好還會被人罵成漢奸。

清朝的宗室男性爵位分為十二等,分別是親王、郡王、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不入八分鎮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奉恩將軍。載灃作為由慈禧胞妹撫養長大的皇子,自幼受到慈禧寵愛,8歲即承襲醇親王爵位,身份即使在皇室中也十分尊貴。

到達柏林後,載灃被要求在覲見德國皇帝時使用跪拜禮。這並不符合歐洲的常規禮數,顯然,德國是在有意羞辱載灃,同樣是在羞辱載灃所代表的大清國。

大清最後的掌舵人,攝政王載灃完美詮釋“兼濟天下,獨善其身”

載灃出使德國

作為大清國首個出訪西洋的親王,18歲的載灃展現了與其年齡不符的成熟,有理、有利、有節,力爭將跪拜改為鞠躬,令本想羞辱中國的德國皇帝也改變了態度,對他稱讚有加,認為他"慎重外交,不辱君命"。

不僅如此,載灃還謝絕了國內各級官員預備的高規格迎送禮儀,其簡樸務實的作風贏得西方在華外交官和國際輿論的一片讚賞。

2、 大刀闊斧,集中權力

1908年11月,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先後死去,溥儀即位稱帝,作為溥儀生父的載灃則成為中國實際的統治者,當時載灃年僅26歲。

載灃接手時的大清王朝,內廷宗室矛盾重重,朝堂朋黨紛爭,外部列強凌辱,可以說是大廈將傾,危如累卵。被後世認為"性格懦弱,才疏識短,難當大任"的載灃,登上監國大位後卻一反素日毫無主見的模樣,展示出了嫻熟的政治手腕。上任之初,他肅清皇室異己,聯合立憲派打擊極端保守派鐵良和激進立憲派端方。緊接著,載灃就開始琢磨著如何除掉當時的權臣——袁世凱。

大清最後的掌舵人,攝政王載灃完美詮釋“兼濟天下,獨善其身”

袁世凱

對於清王朝來說,袁世凱的存在一直是一個巨大的隱患。袁世凱手握重權,掌管新軍,在朝中結交慶親王奕劻,又有一些列強做他的強硬後臺。載灃察覺到袁世凱的野心時,其羽翼已經豐滿,載灃對此十分憂慮。當然還有他自己的私心,載灃懷疑光緒帝之所以被幽禁而死,是拜袁世凱當年"出賣"維新派所致。於公於私,載灃上臺執政後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除掉袁世凱。相傳,載灃胞兄弟光緒帝留有"殺袁除恨"遺詔,隆裕太后曾面諭載灃殺袁為先帝報仇。載灃手中握有諭旨,又有太后相助,急欲除袁。

載灃與湖廣總督張之洞密商此事,張之洞力勸載灃:"現今還在國喪之中,不宜殺戮舊臣。"張之洞還提醒載灃,袁世凱舊部遍佈於各鎮新軍之中,輕言殺袁,恐會引起軍隊混亂。

大清最後的掌舵人,攝政王載灃完美詮釋“兼濟天下,獨善其身”

袁世凱小站練兵

就在載灃猶豫之際,袁世凱果斷嗅出潛在的危機,急電親信段祺瑞率兵入京,以幫助朝廷平息南苑兵變為由,對朝廷進行軍事威脅。載灃自知不能採取強硬手段,便放棄了殺袁的念頭,以"現患足疾,步行維艱"為由,將袁世凱"著即開缺,回籍養痾",將袁世凱攆回河南彰德。

在完全掌握權力後,載灃開始大刀闊斧地改組軍事機構,將軍權一步步從地方督撫手中集中到中央地陸軍部,再由陸軍部集中到以他為核心的皇族手中。載灃多次強調:"欲使皇室強盛,必先集中兵權;欲使國家富強,必須重視武備。"

1911年,中國東北爆發了罕見的鼠疫,造成6萬人死亡,疫情蔓延一日千里。載灃果斷採取了一系列開明得力的舉措,如公開信息、積極效法借鑑西方科學防疫方法等,迅速撲滅了疫情、引來了全世界的一致讚譽,被經歷過"黑死病"浩劫的西方諸國視為一個奇蹟。

通過這一系列相當有魄力的舉動,26歲的監國攝政王載灃樹立起了個人權威,基本上握緊了清王朝的大權,其政治手腕之高明可見一斑。

3、 順應潮流,預備立憲

載灃趕走袁世凱之後,自以為再無威脅勢力,遂放開手腳,實施各項改革,以期重振國運,挽救垂死掙扎中的大清。載灃於宣統元年(1909年)二月,下詔重申,令各省"切實籌辦憲政",務必在當年成立,這種強硬的立憲姿態來源於載灃三年執政的政治理念。載灃在當攝政王期間屢發上諭,重申立憲的九年籌備期為"期在必行",後來又改為五年。他告誡"內外諸臣斷不準觀望遷延,貽誤事機",並且嚴懲翫忽憲政的升允、毛慶藩,以示他推動立憲之決心。現代的很多歷史學家認為,當年載灃立憲改革是真誠的,信念也是堅定的。

只不過立憲的最終結果卻是令人失望的,以皇族和旗人為主的內閣名單一出來,就連一直鼓吹君主立憲制的立憲派都拋棄了大清王朝,轉而投向革命派的懷抱。

大清最後的掌舵人,攝政王載灃完美詮釋“兼濟天下,獨善其身”

皇族內閣

立憲派是指20世紀初期隨著“新政”和“預備立憲”而崛起的資產階級上層及其政治代表所組成的政治派別。一開始,立憲派鼓吹君主立憲,以《新民叢報》為陣地,與資產階級革命派論戰。清政府“預備立憲”騙局暴露後,一部分立憲派傾向革命,有利於革命形勢的發展;立憲派領導的四川保路運動發展成武裝鬥爭,為武昌起義的勝利創造了條件;武昌起義後,立憲派策動南方各省獨立,使清朝統治土崩瓦解,順利掌握了多數省的政權,立憲派促使湖北軍政府參加南北和談,推進了國內統一;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後,立憲派在革命隊伍內部向革命派進攻,迫使革命黨人接受了和談條件,推選袁世凱建立北京政府,中國實現暫時的統一與穩定。

四、審時度勢,迴歸平淡

載灃的一劑劑"猛藥"非但沒有拯救大清,反而把這個沉痾在身的"病人"直接送上"死亡之旅"。在載灃執政的第四個年頭,武昌起義爆發,革命風潮波及全國,半壁江山迅速變色,清廷岌岌可危。

面對這一嚴峻的局勢,載灃無力迴天,慶親王奕劻趁機保舉之前被載灃趕出京城的袁世凱。為形勢所迫,載灃只好任命袁世凱為湖廣總督,但老謀深算的袁世凱並不為所動,反而向清廷提出了苛刻的條件。陷入政治困境的載灃只得接受袁世凱的籌碼,解散皇族內閣,辭去"監國攝政王"職務,任命袁世凱為內閣總理大臣,將軍政大權全部讓給了袁世凱。

至此,載灃徹底交出了自己的權力,但是載灃並沒有像其他人所想的心情低落,神色暗淡,反而是安慰他的嫡福晉說:"從此就好了,可以回家抱孩子了。"

大清最後的掌舵人,攝政王載灃完美詮釋“兼濟天下,獨善其身”

中年載灃

載灃的話並非客套,而是他真真正正得放下了權勢,心安理得地過起安逸平和地生活。

而後發生的事實也證明,能做到如此通透的載灃並非庸碌之輩,而是具有超人的政治判斷力。1915年,袁世凱復闢稱帝,載灃只說了兩個字"胡鬧"。83天后,袁世凱一命嗚呼。1917年,張勳復辟,載灃還是從頭到尾都未參與,雖然很多皇族貴胄勸他重掌大權,但載灃還是兩字評語"胡鬧"。果不其然,復辟醜劇只維持了12天。

後來,溥儀在日本人的哄騙下潛逃東北,載灃認為"凶多吉少",持反對態度。日本人在東北建立偽滿洲國後,溥儀多次請載灃過去,但均被拒絕。日本人也屢次遊說載灃遷往長春,以此增加在東北的統治合法性。深明大義的載灃毫不動搖,堅決反對分裂祖國的行徑,始終過著平淡的生活。此事充分體現了載灃的民族氣節和超群的政治魄力。

可以說,載灃的一生,所追求的是恬靜安逸的普通人生活,他沒有強烈的權力慾和支配欲,相較之下,他更注重生活。載灃很喜歡白居易的一篇詩句:"蝸牛角上爭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隨富隨貧且隨喜,不開口笑是痴人。"放下權勢和負擔之後,載灃真正實現了自己的追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