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建于清朝,建水的十七孔桥比颐和园的更独特(红河建水游17)


都建于清朝,建水的十七孔桥比颐和园的更独特(红河建水游17)

夕阳下的双龙桥显得神秘而迷人

都建于清朝,建水的十七孔桥比颐和园的更独特(红河建水游17)


都建于清朝,建水的十七孔桥比颐和园的更独特(红河建水游17)

都建于清朝,建水的十七孔桥比颐和园的更独特(红河建水游17) 图文:刘国雄

到云南建水游玩,除了建水古城、小火车站,附近有几个古迹值得去看看的,其中之一是双龙桥。

双龙桥,我10年前来过,当时周围就是农村,现在的变化太大了,干净整洁,保护得更好了。双龙桥位于建水城西边3公里,这里有泸江和塌冲河两条河交汇,双龙桥就建在交汇处。因为这两条河蜿蜒曲折得像两条龙一样,所以被叫做双龙桥,感觉是用桥来压着双龙的。

我们2019年年初三下午5点自驾车来到这里,刚好是太阳西下的时候,夕阳映照在桥上,散发着神秘的光芒,河水特别清,桥和桥上的阁楼倒影在水中,清晰可辩,美得迷人。

双龙桥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跟北京颐和园里面的十七孔桥是同一时期建造的,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曾在《仪态万千的我国古代桥梁》专著中,把建水双龙桥列入全国最著名的10余座古桥代表作之中,2006年,这座桥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双龙桥开始建的时候只是在沪江上建了座三孔的石桥,后来因为沪江、塌冲河的河水泛滥,河床逐渐改道、变宽,三孔小石桥变成独居河中,不能横贯两岸了,当地官民又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续建十四孔,与原建的三孔桥首尾相连、合为一体了,因为加起来有十七孔了,所以双龙桥又称为“十七孔桥”。

十七孔桥的桥洞为什么要建十七个孔呢?那是因为看着桥正中的大孔,从桥的两端数过来正好是“9”,而“9”被称为极阳数,是过去封建帝王最喜欢的吉利数字,所以很多地方的桥都建成十七个孔。现在最著名的十七空桥是北京颐和园里面的,桥长150米,特别之处在于桥上的石雕非常精美,每个桥栏的望柱上都雕有神态各异的狮子,大小共计544只。

而双龙桥的桥长148米,跟颐和园的比长度差不多,更特别的是桥上有飞檐式阁楼,原本是3座的,后来其中一边的一座被毁了,剩下了两座阁楼。位于中间大孔上的是主阁楼,高20米,是三层檐的方形主阁,屋檐层叠,檐角交错。这阁楼高大壮观,素有“滇南大观楼”之称。

为了更好的观赏双龙桥,我没有直接过桥,而是沿路走到双龙桥的正面拍摄,顺着夕阳拍摄,再往前走到桥的另一边上桥。在桥的这一边看到有米轨铁路,从建水坐小火车来这里有一站停靠的,可以下来游玩。

走上双龙桥,只见桥身是用巨石砌成的,桥面的石头已被打磨得光滑,特别有历史厚重感。双龙桥是云南古桥梁中规模最大、艺术价值最高的一座多孔连拱桥,它承袭了我国桥梁建筑风格的特点,融桥梁建筑科学和造型艺术为一体,走在上面真是不舍得离开。特别是我在这里正好碰上落日,景色特别迷人,所以我一直等到夕阳西下才离开。


都建于清朝,建水的十七孔桥比颐和园的更独特(红河建水游17)

斜阳西下,河边小草都l亮了

都建于清朝,建水的十七孔桥比颐和园的更独特(红河建水游17)


都建于清朝,建水的十七孔桥比颐和园的更独特(红河建水游17)

拉近来看对岸,河中很多水草

都建于清朝,建水的十七孔桥比颐和园的更独特(红河建水游17)

双龙桥掩映在柳树中

都建于清朝,建水的十七孔桥比颐和园的更独特(红河建水游17)

浮光掠影

都建于清朝,建水的十七孔桥比颐和园的更独特(红河建水游17)

逆光拍摄,明暗分明

都建于清朝,建水的十七孔桥比颐和园的更独特(红河建水游17)

素有“滇南大观楼”之称双龙桥上的主阁楼

都建于清朝,建水的十七孔桥比颐和园的更独特(红河建水游17)

这飞檐式阁楼有三层,可谓楼中有楼、檐外有檐,雕琢精美。

都建于清朝,建水的十七孔桥比颐和园的更独特(红河建水游17)


都建于清朝,建水的十七孔桥比颐和园的更独特(红河建水游17)

沿着河边往左走,来到桥的顺光一面,水天一色啊。

都建于清朝,建水的十七孔桥比颐和园的更独特(红河建水游17)

桥上的人在看风景,殊不知,他们也是我眼中的风景

都建于清朝,建水的十七孔桥比颐和园的更独特(红河建水游17)

河边有人在卖一些“古董”

都建于清朝,建水的十七孔桥比颐和园的更独特(红河建水游17)


都建于清朝,建水的十七孔桥比颐和园的更独特(红河建水游17)

桥的正面已经有条路,摆摊的很多

都建于清朝,建水的十七孔桥比颐和园的更独特(红河建水游17)

这边也适合拍照

都建于清朝,建水的十七孔桥比颐和园的更独特(红河建水游17)

夕阳下,长桥横卧

都建于清朝,建水的十七孔桥比颐和园的更独特(红河建水游17)

倒影清晰

都建于清朝,建水的十七孔桥比颐和园的更独特(红河建水游17)


都建于清朝,建水的十七孔桥比颐和园的更独特(红河建水游17)

主阁阁在这边看更显壮观,三层檐的方形主阁,屋檐层叠。檐角交错。

都建于清朝,建水的十七孔桥比颐和园的更独特(红河建水游17)

走到这边的桥头,看到了米轨铁路

都建于清朝,建水的十七孔桥比颐和园的更独特(红河建水游17)


都建于清朝,建水的十七孔桥比颐和园的更独特(红河建水游17)

米轨铁路桥

都建于清朝,建水的十七孔桥比颐和园的更独特(红河建水游17)

铁道口

都建于清朝,建水的十七孔桥比颐和园的更独特(红河建水游17)

从建水小火车站到这里有一站停靠

都建于清朝,建水的十七孔桥比颐和园的更独特(红河建水游17)


都建于清朝,建水的十七孔桥比颐和园的更独特(红河建水游17)

走到桥边,可以清楚的看到桥的造型

都建于清朝,建水的十七孔桥比颐和园的更独特(红河建水游17)

桥两边都有尖头的石墩,据说是减轻水的冲击力的

都建于清朝,建水的十七孔桥比颐和园的更独特(红河建水游17)

日落双龙桥

都建于清朝,建水的十七孔桥比颐和园的更独特(红河建水游17)

桥头古韵

都建于清朝,建水的十七孔桥比颐和园的更独特(红河建水游17)

我在桥头看落日

都建于清朝,建水的十七孔桥比颐和园的更独特(红河建水游17)


都建于清朝,建水的十七孔桥比颐和园的更独特(红河建水游17)

桥上这颗古树造型优美

都建于清朝,建水的十七孔桥比颐和园的更独特(红河建水游17)

河的另一边

都建于清朝,建水的十七孔桥比颐和园的更独特(红河建水游17)

古树古桥

都建于清朝,建水的十七孔桥比颐和园的更独特(红河建水游17)

双龙桥上,看来时的路

都建于清朝,建水的十七孔桥比颐和园的更独特(红河建水游17)

这边的桥墩一样是尖头的

都建于清朝,建水的十七孔桥比颐和园的更独特(红河建水游17)

主阁楼

都建于清朝,建水的十七孔桥比颐和园的更独特(红河建水游17)


都建于清朝,建水的十七孔桥比颐和园的更独特(红河建水游17)

落日美景

都建于清朝,建水的十七孔桥比颐和园的更独特(红河建水游17)


都建于清朝,建水的十七孔桥比颐和园的更独特(红河建水游17)

主阁楼廊道

都建于清朝,建水的十七孔桥比颐和园的更独特(红河建水游17)

文物保护单位

都建于清朝,建水的十七孔桥比颐和园的更独特(红河建水游17)

主阁楼里好休息

都建于清朝,建水的十七孔桥比颐和园的更独特(红河建水游17)


都建于清朝,建水的十七孔桥比颐和园的更独特(红河建水游17)

以前,双龙桥是人马通道

都建于清朝,建水的十七孔桥比颐和园的更独特(红河建水游17)

桥头小的楼阁为重檐攒尖楼阁,檐角高翘

都建于清朝,建水的十七孔桥比颐和园的更独特(红河建水游17)

落日光影

都建于清朝,建水的十七孔桥比颐和园的更独特(红河建水游17)

下了桥,发现太阳落山了

都建于清朝,建水的十七孔桥比颐和园的更独特(红河建水游17)


都建于清朝,建水的十七孔桥比颐和园的更独特(红河建水游17)

追着太阳走,看到桥边有个湖,跑过去拍,没到湖边,先抢拍一张。

都建于清朝,建水的十七孔桥比颐和园的更独特(红河建水游17)

在湖边看着夕阳落山

都建于清朝,建水的十七孔桥比颐和园的更独特(红河建水游17)

天都变红了,很美

都建于清朝,建水的十七孔桥比颐和园的更独特(红河建水游17)


都建于清朝,建水的十七孔桥比颐和园的更独特(红河建水游1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