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寧鄉:棠甘山的河


湖南寧鄉:棠甘山的河


棠甘山山高,自然水多。水往低處流,於是山溝就成了河。大溝亦大河,小溝亦小河。

小河有塔山河、油嘴衝河、狗骨潭河,當然,還有好多名姓不詳的小小的河。這些河是小,小得不能飄舟,小得三、五步就能淌過。雖小,卻也能田園飽溼。即使是乾旱季節,太陽把石頭曬得爆裂,也不缺河中那一灣照映青山的水。

大河就是棠甘山河了。說大?當然只能在棠甘山溝裡稱得上大,也只有在山洪暴發時,才稱得上大。昨晚就下了這樣一場雨。那雨說下就下,那水也說漲就漲。好像銀河缺口,頃刻間,排山倒海。那個狂,感覺就像爺爺故事裡的水漫金山,似乎要平了山莊,硬把山溝成大河。易漲易退山泉水。還好,雨還在山峰上流連,水早就淡了那份囂張。次日的又一輪陽光下,柳綠依舊,水潺依然。唯有不成的,就多了些亂石重疊。

湖南寧鄉:棠甘山的河


我在棠甘山河邊住,聽著這河的聲,喝著這河的水,也在這條河的美麗傳說中淌遊。

山內山外,山一樣,水一樣,眾家如是說。可棠甘山的山就不同了,棠甘山的山,既是高山又是神仙居的地方。瓦子寨的梅王將士,祝融峰下華嚴寺裡的先僧,都是上千年的故事,不是神仙也是神仙。山不在高,有仙則靈。山靈了,水自然也靈。棠甘山的河雖沒現身過自然界的龍、也沒有過有關龍的傳說,但有朝野的龍,在棠甘山曾經風過、雨過。如遠古的某年,有誰誰的,血洗湖南時就涉及到棠甘山。

故事是這樣傳的:一三六四年,明太祖朱元璋部大將徐達,與陳友諒及元殘部在長沙激戰數天,後陳友諒兵敗南逃,徐達奉命一路窮追,追至瓦子寨腳下的棠甘山,正準備對附近山頭圍捕。陳部為躲避殺戮,連夜殺數十頭牛羊,血灑油嘴衝河,製造假象,以此迷惑對方耳目。陳部有幸躲過一劫後,沿雪峰山山脈往西散處。以致於後來西南方向多匪多寇之說。這就是帝王之間的龍爭虎鬥,這就是這條河流淌至今,還在流傳的故事。

湖南寧鄉:棠甘山的河


棠甘山河既匯流著油嘴衝河的水,也納塔山河的水。塔山河跟油嘴衝河一樣,同樣流淌著遠古文化之氣息,只是沒油嘴衝河那樣血雨腥風。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這話說的,好像就是塔山河。塔山河雖沒有龍,但有很多蛇、很多大蛇。或許是山之神兮,或許是有最好的自然條件,而好生蛇。在我的記憶裡,就有關於蛇的傳說。有一村夫,平日裡膽子也夠大,習慣了在山上白天黑夜的轉。不過,最終還是攤上了事。某日月夜深歸,進屋一聲長嘆,然後癱坐在地,全身發抖,豆大的汗珠像淋了一場雨。他說遇到了蛇,與人比高的蛇,然後倒頭昏睡。第二天,又說是遇到了龍,好大一條龍,那龍頭長角,嘴噴霧,尾擺風生起。第三天,不吃不喝也不說。最終沒熬過半月,走了。到底是龍還是蛇,無從考究,只留一番熱議。

湖南寧鄉:棠甘山的河


塔山河總有說不完的故事。如今的山頭又添輝煌。由三一重工承建的風力發電項目正式啟動。試想那山頭悠悠轉動的風葉,何嘗不是一條飛舞的巨龍?屆時山巔之上狂龍聚首,伴隨棠甘山的風、棠甘山的雨,舞動那一方天空,造福萬千百姓。棠甘山兩岸也將更加美麗、繁榮。

風一程,雨一程。棠甘山的河,流的都是年華,流的都是故事。河歸何處?不知道。只知道河隨水彎,水隨風向,流向遠方。遠方,就是那太陽滾落的地方。

湖南寧鄉:棠甘山的河

作者簡介:張貽謀,暱稱:棠甘哥,寧鄉市龍田棠甘山人。系寧鄉市詩散文協會會員。愛好文學,也愛寫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