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煤而生 因煤而盛│攀枝花小宝鼎的故事

在1965年攀枝花钢铁基地开始建设之前,就在后来的弄弄坪对面,金沙江的另一边,有一个地方,早在清朝就有人在那里从事生产和生活了。

因煤而生 因煤而盛│攀枝花小宝鼎的故事

这个地方就是如今的“小宝鼎”。

因煤而生 因煤而盛│攀枝花小宝鼎的故事

小宝鼎所在的宝鼎矿区,旧时称“那拉箐煤田”,在清嘉庆年间就已有当地乡民开始开采煤矿,练成焦炭,出售到已经兴起冶铜生产的会理、黎溪等地。

因煤而生 因煤而盛│攀枝花小宝鼎的故事

清同治年间(1866年)和清光绪年间(1889年),法国人也曾来实地做过矿产调查。

但最为出名的一次莫过于1939年常隆庆率队的调查,并由此提出了“那拉箐煤田报告”。此后,就不断有地质调查队深入该地频繁调查。

因煤而生 因煤而盛│攀枝花小宝鼎的故事

1958年,“大跃进”时期,为了“大炼钢铁”,会理县公安局和当时管辖该地的云南永仁县谈妥,调遣劳教人员在宝鼎矿区的芭蕉湾开挖小煤窑,建立了“龙树湾”煤矿。

因煤而生 因煤而盛│攀枝花小宝鼎的故事

同期,西昌地区建设了西昌钢铁公司、会理镍矿和拉拉铜矿等众多单位,成立了西昌工业区,为了解决工业用煤,开始筹划在宝鼎矿区开办煤矿。

因煤而生 因煤而盛│攀枝花小宝鼎的故事

1959年,经与云南省协商,西昌工业区在小宝鼎成立了“四川省地方国营宝鼎煤矿”,先期利用会理县公安局“龙树湾”煤矿生产,解决用煤燃眉之急。

因煤而生 因煤而盛│攀枝花小宝鼎的故事

这一年,宝鼎山上一下涌入了近千人,抓生产、搞运输、兴基建、修工棚,热火朝天忙了起来。这个新兴的煤矿,开始壮大兴盛,为西昌地区工业生产绵绵不断输送“工业粮食”。

因煤而生 因煤而盛│攀枝花小宝鼎的故事

1962年,正当宝鼎煤矿30万吨矿井即将投产,公路通畅,职工生活不断改善的时候,四川省对“大跃进”时期上马单位“撤停并转”,宝鼎煤矿也停建了,1500多名职工中只有100人在此地留守。

因煤而生 因煤而盛│攀枝花小宝鼎的故事

1964年,攀枝花钢铁基地建设的先期进入者,宝鼎矿区建设指挥部,决定首先修复废弃的“小宝鼎”煤矿,以解决当时生产建设用煤所需。

因煤而生 因煤而盛│攀枝花小宝鼎的故事

1965年年初,从嘉阳煤矿首批调入200名职工承担修复工作。工人们冒险下井,用桐油灯代替矿灯,以方木代替铁轨,用双手打炮眼,用木质矿车运矿,仅用28天就修复了巷道。3月,正式建井,生产原煤。

因煤而生 因煤而盛│攀枝花小宝鼎的故事

1972年,在原年产量15万吨基础上开始扩建,分两步投产。1978年达到48万吨,1980年核定年产量45万吨。

因煤而生 因煤而盛│攀枝花小宝鼎的故事

1983年,渡口矿务局以小宝鼎矿为顶板管理样板,推动矿区生产技术管理工作。

2002年,小宝鼎矿全面建成了机械化矿井,年产量50万吨。2005年,年产量60万吨。

因煤而生 因煤而盛│攀枝花小宝鼎的故事

如今,当知道了小宝鼎的这些故事后,就忍不住想去实地走走看看。于是搭乘公交41路,从渡口桥出发,在灰老桥位置拐入,由山脚而上,最终来到小宝鼎。

因煤而生 因煤而盛│攀枝花小宝鼎的故事

这趟公交车上没有什么年轻人,有退休大爷们一直在聊天,谈现在的打折购物,也谈曾经小宝鼎的工作和生活,有趣的是有两个闲聊的大爷直到快下车了,才发现原来彼此多年前就认识,只是这么多年不见,容颜已变,竟然没认出来,都不住感慨:岁月恼人啊!

因煤而生 因煤而盛│攀枝花小宝鼎的故事

走在小宝鼎,因为不了解采煤,也因为第一次来,所以看到许多事物都感到很新奇。经过平硐,会想象着里面是什么样的情景。

因煤而生 因煤而盛│攀枝花小宝鼎的故事

看到废弃的矿灯房,也会想到当初还在用时的场景。

因煤而生 因煤而盛│攀枝花小宝鼎的故事

看到职工澡堂如此大,也好奇在门口打望了好一会儿。

因煤而生 因煤而盛│攀枝花小宝鼎的故事

因煤而生 因煤而盛│攀枝花小宝鼎的故事

就连食堂都去参观了一下。

因煤而生 因煤而盛│攀枝花小宝鼎的故事

身边不时有井下出来的工人经过,他们脸上和工作服上布满的黑点,也体现出这份工作的艰苦。从墙上挂着的“矽肺病”防治的宣传资料不难看出,这个职业存在的高风险性。

因煤而生 因煤而盛│攀枝花小宝鼎的故事

因煤而生 因煤而盛│攀枝花小宝鼎的故事

因煤而生 因煤而盛│攀枝花小宝鼎的故事

也因此,由衷佩服这些如今还在从事这项工作的人,更佩服从三线建设时期开始,那些在更加恶劣生产条件下一干就是许多年的老一辈煤矿人。

因煤而生 因煤而盛│攀枝花小宝鼎的故事

有关于生活的设施,山上也基本都有。

紧挨着小宝鼎矿办公楼,建有广场、花园,还有菜市场和商店、药店,是整个片区最为热闹的地方。

因煤而生 因煤而盛│攀枝花小宝鼎的故事

不过一到菜市场里的一收摊,就很难看到几个人了,整个片区顿时就静了下来。

因煤而生 因煤而盛│攀枝花小宝鼎的故事

因为年轻人少,孩子也少,所以当初还算比较大的学校,如今也变成了一个校区。这个学校曾经也被称为“渡口市四附三信箱子弟校/渡口市煤炭指挥部小宝鼎煤矿子弟学校/渡口市矿务局第十二中小学校/攀枝花市小宝鼎子弟学校/ 攀枝花市矿务局第十二中小学校/攀煤(集团)公司第十二中小学校”

因煤而生 因煤而盛│攀枝花小宝鼎的故事

看到了卫生所,却没有找到曾听说过的“小宝鼎职工俱乐部”,那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攀枝花建起的为数不多的职工俱乐部之一,也许早已不在了吧!

因煤而生 因煤而盛│攀枝花小宝鼎的故事

走在生活区,虽然看到这一轮攀枝花的棚改在这里也有体现,但平房、老式砖房、红砖房还有不少,许多老年人仍然生活在其中。

因煤而生 因煤而盛│攀枝花小宝鼎的故事

因煤而生 因煤而盛│攀枝花小宝鼎的故事

感慨万千的同时,我不禁想到:因煤而生、因煤而盛小宝鼎,经历过辉煌,也经历过改革的痛,在如今供给侧改革不断推进的将来又会怎样呢?

因煤而生 因煤而盛│攀枝花小宝鼎的故事

和攀枝花许多产业一样,在吃完了“资源饭”后,又将走向何方呢?

希望,都能好好的吧!

因煤而生 因煤而盛│攀枝花小宝鼎的故事

如果你也有关于攀枝花小宝鼎的故事,欢迎评论区留言,一同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